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同步测试试题:古诗文阅读优化卷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同步测试试题:古诗文阅读优化卷

古诗文阅读优化卷(一)(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唐]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

②薄(bó):草木丛生的地方。

1.__暮禽相还__凄清悲苦__2.示例一: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此时仕途不顺,政治失意,产生了归隐的心理,而归隐后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生活,传递出了诗人安然闲适的心境。

诗人选择“归”,纵然有一些失意无奈,但更是其豁然洒脱、宁静淡泊、热爱自然的人生选择。

示例二:《归嵩山作》中诗人因被贬而选择了“归”,在归去的路上心情经历了由悠闲到伤感,最终释然的过程。

而《竹里馆》中,也可看到诗人归隐后的生活,虽然有孤独寂寞,但更多的是心境的澄净恬淡。

由两首诗可知,“归”正体现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二)(2019年温州市外国语学校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有人说,结尾句中的“不”应该改为“正”,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全诗阐明理由。

__我不赞同。

夕日欲颓,落霞绮丽,远山一抹,宛如美人的翠黛,河畔的青草绿绿的,嫩嫩的,诗人由望景而望乡,望景怀乡,望景怀人,本是常情,但是诗人越是反意说之,“不是”,正是突出思乡之情深切。

正如辛弃疾《丑奴儿》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一样的道理。

__(三)(2019年温州市绣山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阆水①歌[唐]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③,阆州城南天下稀。

【注释】①阆水:即嘉陵江。

②水鸡:水鸟名。

③可肠断:此处以“可肠断”写“阆中胜事”,如同以“恼杀人”赞“韦曲之花”,反弹琵琶犹有味。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1.首联以“石黛碧玉”回答“嘉陵江色何所似”,这体现了嘉陵江水怎样的特点?__水浅处如碧玉一般之淡青色,水深处如画眉墨一般之青黑色,相依相融。

__ 2.借助注释③,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品析尾联中“可肠断”所蕴含的情感。

__“可断肠”此处极言其美得可爱。

诗人先写嘉陵江色青绿相融,日出阆中,斜照水面,春回沙际,映水倍妍。

儿童划桨经过,水鸟来去,美不胜收。

最后一句诗人又盛赞阆州城南天下稀有,因此此处“断肠”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

__(四)(2019年杭州市城区6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南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1.本诗分别通过“瓦雀”“杨花”等意象营造出诗人的“闲”情,但仔细品读,“闲坐小窗”之“闲”是一种悠闲喜悦。

同样是写杨花,“杨花落尽子规啼”营造的是__无限悲凉感伤__的意境,本诗写的却是__悠闲欢快(意近即可)__的氛围。

2.请你赏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中的“行”“入”二字。

__这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

“行”写出了麻雀漫步书案的情态,“入”写出了杨花飘入的轻柔,从而写出了环境的安静,写出了读书人的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和悠闲喜悦的心情。

__(五)(2019年绍兴市柯桥区模拟)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南宋]辛弃疾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稻田[唐]韦庄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①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释】①稏(bà yà):水稻的别称。

1.以上两首诗词都写了__农村__风光。

2.结合诗句分析两首作品中作者的心境的异同点。

__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与开怀,但韦庄的《稻田》呈现的是一种满足,而辛弃疾的《满江红·山居即事》还有一种报国无门的微微的遗憾。

__春光好[唐]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①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注释】①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1.欧阳炯笔下的初春最显著的特征是__生机勃勃__,《夜泊钱塘》末句“微吟寄短愁”的“愁”指的是__羁旅(思乡)__之愁。

(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2.两首诗词中各有一个“迸”字,请分别加以赏析。

__“笋迸苔钱嫩绿”一句写笋使劲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突出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

“离心迸落叶”一句中的“迸”让人觉得叶离母体是有一种强力所致,而这种力量来自“离心”,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

__落花[唐]严恽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暮春__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__喝酒赏花__的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__第一首,通过诗人面对落花饮酒,一边与花对话,又仿佛自言自语似醉非醉的行为,委婉地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伤怀、落寞、抑郁之情;第二首,诗人通过“醉流霞”“倚树沉眠”“客散酒醒”“赏残花”等行为和神态,写出他的孤独寂寞,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花痴迷喜爱的感情。

__(八)(2019年绍兴市柯桥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晏子治东阿①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②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③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④,便⑤事左右⑥,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⑦。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⑧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⑨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 【注释】①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

②数(shǔ):责备。

③诛:责罚。

④内(nà):同“纳”。

⑤便:逢迎。

⑥左右:近臣。

⑦辟:同“避”,退避。

⑧强:尽力。

⑨与(yù):参与,干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改道易.行__改变,更换__(2)景公许.之__答应,许诺__(3)下席而谢.之曰__道歉__(4)子之.东阿也__的__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皆以美于.徐公C.管夷吾举于.士D.万钟于.我何加焉命题考向: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解题思路:A项介词,在;B项介词,表比较,比;C项介词,从;D项介词,对,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限标两处)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__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__5.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__①评价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

②官员治理一个地方,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政清廉。

__参考译文:晏子治东阿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是可以的,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施加严厉的责罚。

”晏子回答说:“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

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增加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对方身边的)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

在这个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

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晏子说罢拜了两拜就退避了。

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尽力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九)(2019年温州市绣山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秦以连横说秦惠王(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滕履蹻①,负书担橐②,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③,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④。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有删改) 【注释】①羸滕履蹻(qiāo):扎系藤蔓,足穿草鞋。

②橐(tuó):袋子。

③摩燕乌集阙:摩,登上。

燕乌集阙,宫阙名。

④关不通:函谷关内和关外的交通隔绝,指秦兵不能出函谷关。

1.“迁移课内”是理解文言词义的重要方法。

请运用该方法解释选句中的加点词。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限断四处)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3.结合下列句子和文中相关内容,简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