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高一化学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2)已知:H2与O2化合生成2molH2O(g)时,放出 483.6KJ热量,C与 O2(g)化合生成1mol CO2时,放出393.5KJ 热量,则热稳定性:H2O(g)___<____CO2
3、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热量,下列两个
反应中:
4P(白)+5O2(g)→2P2O5(s)+Q1
第四章 物质变化中的 能量变化复习课
知识点1:溶解过程及其能的变化 知识点2:溶解,结晶,风化,潮解 知识点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知识点4: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5: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溶解过程及其能量变化
1、浓硫酸溶解于水时 A.只有物理过程 B.只有化学过程 C.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 D.无任何过程
例1:将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原电池工 作一段时间后,若锌片质量减少6.5g,在铜片表面产生氢气的 体积(标况)为多少?
2.24L
例2:现有A、B、C、D四种金属,把A,B浸入稀硫酸,产生 气泡都很慢;把C,D分别进入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都很快; 把A,B用导线连接时,A上有气泡产生;把C浸入D的硝酸盐溶 液中,C的表面有D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C>D>B>A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B
4.某个学生利用番茄做成了下列电池装置,其中的电流表指针能发生偏转的是( )
A.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叫风化 B.物质溶于水有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 C.物质状态变化时总伴随能量的变化 D.潮解是指有些晶体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 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
3、在大量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其他条件不变,
再加入10.6g无水Na2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
A.溶液仍然饱和,且浓度不变 B.原Na2CO3溶液连同加入的10.6g无水Na2CO3全 部呈晶体析出 C.析出28.6g晶体 D.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8.6g
4、温度一定时,将a克无水CuSO4粉末放入饱和的 硫酸铜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得到蓝色晶体,且其质量大于a克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C. 溶液的浓度将有所减小,但仍为饱和溶液 D.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三、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下列化学反应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
应的是
( B)
A.灼热的焦炭与CO2的反应 B.铁和盐酸的反应
C. 氧化钙和水反应
D.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
2、 (1)已知:H2与O2化合生成1molH2O(g)时,放出 241.8KJ热量,H2与 S (g)化合生成1mol H2S时,放出20.1KJ 热量,则热稳定性 : H2O(g) __>_____H2S
D.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 程放出的热量。
4.食盐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显著的原因是
A. 溶解时,只发生Na+和Cl-的水合作用
(D)
B.溶解时,只发生Na+和Cl-向水中的扩散过程
C.不产生热效应
D.水合过程和扩散过程放出和吸收的热量近似相等。
二、溶解与结晶,风化与潮解
4P(红)+5O2(g)→2P2O5(s)+Q2
则:Q1和Q2的关系
(B)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判断
四、热化学方程式
(1)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 (2)0.5mol红热的碳和水蒸气充分反应,生成CO和氢气,吸收 65.6KJ的热量。
五、原电池
(c)
2、下列物质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A.水分蒸发
B.水凝结成冰
C.氟利昂液化
D.碘蒸气冷凝
3.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的原因是
( D)
A. 氢氧化钠溶于水,只发生扩散作用
B.氢氧化钠溶于水,只发生水合作用
C.氢氧化钠溶于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 程放出的热量。
1、关于溶解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溶解平衡是个动态平衡,既有溶质的结晶又有 溶质的溶解 B.溶解平衡的本质是结晶速率等于溶解速率 C.当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种微粒的浓度不 再变化,所以溶解过程不再进行 D.一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平衡时,此时溶液为饱 和溶液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锌片
锌片
C
CBΒιβλιοθήκη 锌片锌片D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