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如何做好科研工作(课堂PPT)

谈谈如何做好科研工作(课堂PPT)


教学效果:教
学效果好,主讲 课程在全国同领 域内有较大影响; 形成独特而有效 的教学风格,在 国内起到示范作 用;学生评价优
秀。
教学艺术与方法:
因材施教,方法灵 活;课程讲授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和调动学生潜在的 能力;积极开展教 学法研究与应用, 科学、合理、有效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效果好,有自己研 制的多媒体课件。
8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做科研
我国教育发展 进入了新阶段,需要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毛泽东同志说过: 教改的问题主要 是教员的问题
500多种教育理论 还不能解决许 多现实问题
教育又好 又快发展
需要
教师专 业成长 的需要
建设中国 特色教育理 论体系的
需要
9
教师为何要做教育科学研究
1.法律法规赋 予的使命
究性
1.选题应以问题为中心; 2.这些问题包括填补当前知 识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识、 找到现象的起因、描述一些 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 正式验证一个假设。 3.问题有热点、难点、前沿 和基本之分,有大小、点面、 新老、虚实之别。
12
第三个问题如何来做科研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老说过:不会搞科研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 13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原则1
建立研究和相关理论的联系
任何科学探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某 种指导整个研究过程的更具普遍性的 理论或框架相联系。科学知识的积累 是通过增加、改善,甚至取代现有的 理论而完成的.
4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 用科学的理论(哲学、 教育学、心理学和社 会学等)与方法,遵 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 序,通过对教育现象 与事实的解释、预测 和控制,探索教育规 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 质及其客观规律。
5
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 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 统地采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活 动 教学研究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 与教学实践活动交织在一起,对其所从事的 教育教学实践及所依据的条件进行思考和探 究的过程
研究性
1.课题成功立项的关键是 选题的质量; 2.许多科学家的成功之处 不在于他们解决问题的能 力,而在于他们选择课题 的能力; 3.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 能性或以新的视角看待旧 问题,需要具有创造性的 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 真正进步!
23
提出重要的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
选题的重要性 问题的选择 问题的陈述 问题的领域 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的可实证研
18
2 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
问题
理论
概括
解 释
验 证
假设
观察
问题
19
3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研究设计
实验法 调查法 实地法 文献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得出研究结果
20
2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申请
教育研究课题来源
社科基金 自科基金 政府部门 社会团体

部 厅校

省 市本

课 课课题题 题题来自21选择重要的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 问题
基本要求 :科学性、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
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 统计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实证研究法、资料研究法等
一般程序 :确定课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 结成果
22
提出重要的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
选题的重要性 问题的选择 问题的陈述 问题的领域 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的可实证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谈谈如何做好科研工作
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科研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处长 张宪立教授、硕士生导师
1
内容提要
1.什么是科学 研究
2.为什么要做 科研
3.如何来做科 研
2
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3
科学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一般是 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 备,为了认识客观事 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 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 究、实验、试制等一 系列的活动。为创造 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 提供理论依据。科学 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 探索、认识未知,
14
1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原则2
使用合适的方法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的好坏只能看其是否恰当有效 地解决特定的问题。针对各种特定的研究 选择合适的方法是重要的。对一系列研究 中的不同部分,通常必须使用十分不同的 研究方法。
15
1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原则3
提供严密明确的推理过程
对已知与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结 论和预测,并详尽描述研究和分析过程 ,建立一条从证据到理论、再从理论到 证据的推理链条,找出研究的局限和偏 见,以便他人评价、分析并重复验证你 的研究,并能说服持怀疑态度的读者。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研究,在 教学研究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6
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高等教育研究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有了明显 提高。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加密切。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7
潘懋元主编的中国第一部 《高等教育学》
潘懋元教授在50年代就倡议 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 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一届 三中全会之后他的倡议得到 全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与支 持。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 独立的二级学科。潘懋元教 授所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奠定了这一新学科的基础。
3.教育教学创 新的要求
2.教师双师 化的要求
4.形成教学风 格的要求
10
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11
教学名师评选的要求
教学成就:主持 重大教改项目, 在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改革方面 取得突出成绩, 作出重要贡献, 获得省部级以上 奖励;发表多篇 高质量的教改教 研论文或出版具 一定影响的教改 教研专著。
16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原则4
进行重复验证和推广研究
任何研究都应该建立在有限地观察 之上,如何将个别发现和研究结果应 用于更大的范围,有必要对研究结果 重复验证并且加以推广,科学知识最 终才得以发展。
17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原则5
发表研究结果接受专业 人士的审查与批评
科研成果必须广泛传播并接受同行专 家的专业审查。不断的、友好的、公开 的学术批评是科学研究事业健康的标志。 科学的客观性来自同行专家广泛接受的 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