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法律法规培训资料
4、商品房认购书的相关法律问题
(1) 理论上应当属于预约合同。 (2)司法实践中,其法律意义在于约束认购双方在约定时间内 对买卖合同的内容进行诚信谈判。
如因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适用定金罚 则;如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 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二、商品房现售的法律分析
刑事法律 刑事责任 一切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经济法 国家干预、调控市场经济 。
二、民事主体
自然人(年龄+理智)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 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 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成立 (2)合同的生效: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的拘束力。
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
(3)可变更可撤销合同(1年内申请) 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 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不损害国家利益 (4)无效合同
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下列原则处理: (1)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 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2)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 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 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 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 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 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房价 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 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4、合同责任法律问题
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 争议的解决方式
诉讼、仲裁
定金、订金、押金、保证金、违约金
“定金罚则”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 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四、诉讼时效
1、普通诉讼时效:2年
2、特别诉讼时效:
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3)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法人 其他组织
三、合同的相关知识
1、几种合同类型
(1)买卖合同 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 的合同。 (2)借款合同 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3)租赁合同 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 金的合同。 (4)居间合同 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 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4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引进出口合同争议
3、权法律法规
一、商品房预售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1、商品房预售的条件
(1)申请人已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营业执照; (2)已交付全部地价款,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3)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4)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时间; (5)三层以下的商品房项目已完成基础和结构工程;四层以上的商 品房项目,有地下室工程的,已完成基础和首层结构工程,无地下室工 程的,已完成基础和四层结构工程; ; (6)已在商业银行设立商品房预售款专用帐户、签订预售款监管协 议; (7)预售商品房项目及其土地使用权未设定他项权;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房地产法律法规培训
主讲:吴杨婷
二O一O年八月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房地产法律法规
房地产政策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律的基本分类
民事法律 民事责任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律
行政责任
关于行政权利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 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
1、商品房现售的法律条件:
(1)企业开发资质等级证书和营业执照; (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3)土地使用权证书或合法土地文件; (4)旧城改造项目的,拆迁安置已经落实的依据; (5)竣工验收证明; (6)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 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 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 (7)物业管理方案已落实。
2、商品房销售的法律限制
不得采取返本销售或变相返本销售的方式销售商品房; 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变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销售未竣工的商品房。
不得转让的房产:
依法限制产权转移的 权属不清的 国有土地使用权被依法收回的 经行政主管机关公告拆迁的房屋
其他
3、商品房销售时出现面积误差的处理
有约定的,从约定。
2、合同公证、合同鉴证、合同见证的区别
合同公证
指国家公证机关依法证明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的真实性、
合法性的活动
合同鉴证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一种监督管 理制度。 (法律制度) “登记备案” 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预售合同》后需在房 地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即为所称之鉴证)。 合同见证 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目前多为律师)对合同的真 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活动。(一般证明作用)
2、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法律效力
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 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登记备案不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的条件。
3、商品房预售后规划、设计变更的争议处理
预售人不得擅自变更已预售的商品房项目的设计;
对预售的商品房项目的结构型式、户型、使用功能、使用面积和合同 约定的其他事项的设计进行变更时,应当征得相关的预购人同意; 预购人不同意变更,经双方协商达不成补偿协议的,可以索取已交付 的商品房预售款本息,并可以依照合同约定追偿预售人的违约金,合同 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依法追偿已付预售款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 以下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