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特色之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当初印度的小乘佛教文化演变成了今天的大乘佛教文化,经过许多高僧大德的努力,形成了现在的人间佛教以及人间净土,佛教文化不再是消极避世,而是走向大众,这无疑是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的。
纵观当今社会,由于贪嗔痴三毒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更有甚者迷恋网络、毒品,导致上瘾而无法自拔。
中华民族正在丧失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难以分割的。
很多人们日常用的词语都来自佛教文化,例如“不可思议”、“冷暖自知”等等。
我常常在想“灯红酒绿的放纵,这个社会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所走之路离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渐行渐远?孙中山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我相信也坚信佛教文化能解决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而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更是巧妙地将佛法融入了百姓和统治阶级的生活之中,学习内化了佛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清世事,正所谓“人生如梦,世事如棋”,又如南怀瑾大师所言-----“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还有南怀瑾大师所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这位国学大师给予佛教文化高度评价,道出中国社会以儒家为主流文化的背后隐藏着道教文化,追根寻底却是佛教文化在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很多人表面看起来是一儒生,心里却早已内化了佛教文化,为其所主宰,尽管他可能不了解佛教文化,从未读过佛经或者佛学方面的杂志,但他已经潜移默化地受佛教文化所影响,培养了其佛心,因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所以人人都有颗佛心,都受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所影响,其佛心导致其行为也符合佛教精神。
无论是仗阿弥陀佛之力的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禅宗,都开始关注人活着的世界,而不是寄希望于人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前面提到过的“人间净土”,以及“人间佛教”。
佛教徒再也不是为大乘佛教所鄙视的“自了汉”,而是自度度他之现代佛教徒,很多僧人甚至立下“普度众生”之大愿。
当然光发心普度众生是远远不行的,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推进佛教文化的发展,使它更好地融入当今社会之主流传统文化中,而且要精于修行,察觉自己的恶念并改善它,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三毒。
而目前的寺庙里还是有许多僧人并没有将佛教文化发扬光大,而是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国特色佛教文化要发展,要影响世界,那么必然离不开网络,离不开各种媒介,而当今的中国政治不允许僧人自由四处走动,要经过允许才行(汉地到藏地),不允许高僧大德开坛讲经,甚至百度贴吧里的《出家》《佛教》等有关于佛教文化的贴吧也禁止开放。
无疑障碍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
政府这样做自有他们的考虑,但这无疑是不利于统治阶级更好地统御百姓的,因为佛教文化是善知识,是引导人走中道不走极端的宗教,而其中的精进修行也是积极向上的。
许多高僧大德出家不是因为他们一时想不开看不开某些事,而是确实有慧根想悟道,解脱人生,离情绝欲不再受轮回之苦的。
许多人在大年三十晚上会去寺庙烧香,保自己来年平安。
或者拜财神想来年升官发财。
这个想法是好的,可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
有《观音自拜》的故事说得很清楚,还有俗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也就是说人们拜的不过是石头雕刻而成的佛像,跟自己来年的运势没有半年关系,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
很多人对佛教文化没有半点了解,遇事再去烧香拜佛,这就是俗语所说的----“临时抱佛脚”。
请问你对一个不了解的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又怎能有好的结果呢?但还是有部分人在佛教文化这块做得很好,他们不仅仅是查阅了佛教文化的相关资料,而且还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的思想,以及其内涵,他们去寺院礼佛,拜佛,其实也是拜自己的那颗诚心。
他们把中国佛教传统文化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比如坚守佛教在家居士应该做到的“五戒”(杀、盗、淫、妄、酒)。
而他们由于恪守戒律,得到了许许多多对自身有利的好处,心情也变得开朗愉悦,遇事不再专死牛角尖,人舒坦,心也舒坦。
甚至修学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部分人,还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他们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缘分或者物品,不强留不属于自己的感情,“内外无住,来去自由”。
守的戒律越多,越能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最终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至于最终出家与否,不是最重要的事,因为出家也是种生活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出家人的生活,有些时候有的人在家里修行问道更能体现佛教文化不拘于形式的精髓,而且在家修行能影响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特色佛教文化。
越是看佛学方面的书籍,越能深刻地体会到佛教精神。
人类能走多远依赖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有多成熟,也看人类怎么看待佛教文化,以及是否吸收佛教文化的精髓,真正地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专注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不做任何不利于植物动物和生态健康的事。
希望中国特色佛教文化能影响世界走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