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经典】癔症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转换症状特点:1、由生活事件和情绪诱发
2、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3、不能会议印发的生活事件和他的情绪 4、抱泰然处之和漠不关心的态度 诊断标准:1、对疾病表现漠不关心,很少表现焦虑不安 2、功能障碍有选择性的特点 3、功能障碍无法明确找到特定疾病的其他症 状 4、症状可在催眠暗示下转移或消失
案例:癔症集体发作
• 2002年阴历十月初一晚,某中专学校二年级几名 女生上街,见路边有人给已故的人烧纸钱。回宿舍 后讲给同宿舍其他同学听,有的同学称当日是鬼 节,所有的鬼聚在一起过节;有的同学讲鬼故事, 大家都感到恐惧;有一同学称对面楼上曾死了一 名女生,是气氛更加慌恐不安。第二天早晨,有 一同学称头痛、恶心、乏力、站立不稳、四肢阵 发性抖动,恐惧害怕,称自己看见鬼了,被鬼缠 住了,随之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数分钟后, 另两名同学也出现类似症状,随后又有四名同学 相继发病,均称有鬼。体格及化验检查未件异常, 考虑为癔症集体发作。
(五)多重人格
是重大创伤后的极端解离反应,病人表现出两种或多种完 整系统的不同人格,每个人格系统都具有不同的成型的情绪和 思维过程,各自代表一个独特的、相当稳定的人格
(六)刚塞尔综合征
特点:1、不能回答最简单的问题 2、处于意识朦胧状态 3、起病有明显的精神创伤诱因 4、突然出现,突然恢复
(七)癔症性附体障碍:文化落后,宗教迷信思想
• 上述案例有以下特点: • 1)与心理因素有关,看见给死人烧钱,讲 鬼故事,精神紧张、恐惧; • 2)与所处环境有关,由一女生死亡加深联 想; • 3)发病者பைடு நூலகம்为独生子女,农村女生较多。 首发者来自农村,与其从小受迷信观念影 响有关; • 4)7名同宿舍女生相继发病,症状相似; • 5)给予药物暗示、心理治疗和宣传教育, 病情很快缓解。
第十二章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癔症
(一)情感爆发:常见发作形式 (二)意识朦胧状态 1、梦游症(或睡行症) 2、癔症性漫游(神游症) (三)癔症性遗忘 定义:指对曾经是或仍然是创伤性或应激事件有部分或完全遗忘
类型:*局部性遗忘 *选择性遗忘 *全部遗忘 *间断性遗忘
(四)疏离综合征
对自我:“人格解体” 对环境:“非真实感”
1、高度的自我表现欲 2、情感反应强烈而易变 3、高度的按时性 4、丰富的幻想性
(三)精神分析论的解释
根据压抑的原理,癔病的症状实际是无意识之中较原始的“本我” 和“超我”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
(四)行为主义学习论的解释
是获得性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可以用条件反射原理和模仿学习来 解释
四、癔症的治疗
1. 2. 3. 4. 5. 支持疗法 暗示法 催眠疗法 精神分析治疗 药物治疗
所谓的“催眠 图”
(一)运动障碍 1. 痉挛发作(抽搐) 2. 肢体的震颤和肌阵挛 3. 瘫痪 4. 言语运动抑制 (二)感觉障碍
常见形态:*麻痹(麻木) *感觉迟钝 *感觉过敏 *感觉缺失 *感觉异常
(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四)癔症的集体发病
三、癔症的病因
(一)癔症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二)癔症的人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