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班级经营
上课开始了。女教师布置了作业,用具齐全的学生在着手画画。 女教师轻声地询问那些没有铅笔或者没有纸张的学生,想方设 法使所有的学生都有用具。接着她就声明,如果哪个学生健忘 而再无理取闹,这将会给全班带来许多麻烦。教室里秩序井然、 鸦雀无声。女教师在课桌间往返巡视,偶尔用一两笔轻线条修 正学生的图画„„“真棒!了不起!”一个学生总结似地说。 女教师严肃地说:“要学习画画!画画会给多少人带来真正的 欢乐!”在这堂课上,她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从事各种职业的人, 他们的图画画得很好,有的甚至参加了画展,把自己大部分业 余时间都用在画画上;她向学生介绍许多伟大的画家开始学画 时也跟他们现在一样;她对学生说明不是所有的人一开始学画 都万事如意的。最后,女教师告诉学生:“本学年结束要举行 学生画展,进行图画比赛,每班选出一个代表参加学校评选委 员会。” 在办公室里,班主任幽默地对新来的女教师说:“你一见面就 批评学生,可是学生却都说:‘就是这位女教师!她第一次来 上课就知道我们大家的名字,真了不起!图画也画得真 好!„„我们就希望这样!’”
Vander Ven(1988)以 Bronfenbrenner (1979):
大系统:社会文化 外系统:社区文化 中系统:学校文化
小系统:班级人、事、物互动 教师 班级经营 学生
总结:班级管理理念的变迁
1、由“纠正”转向了“预防”,即强调 “预防胜于治疗”、“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注意采取措施,预防不当行为的发生 2、由着重处理学生不当行为,进而强调通 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强调运用班级群体动力、 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同时重视家庭、 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
班级经营的功能
维持良好班级秩序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第一章 绪论
导言 班级经营的概念 班级经营的特性与功能 班级经营研究的现状 班级经营的具体内容
班级经营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班级经营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班级经营的具体内容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基本原则 班级常规管理—班级经营由此做起 课堂教学、学习指导与作业管理—教学中的 班级管理 班级环境管理(硬环境) 班级文化的创建(软环境) 班级人际关系的管理 班级思想品德教育与操行评定
案例分析
新来的美术老师到六年级一个难以管理的班级任教。 教务主任关心地告诉她:“这个班级纪律十分糟糕。” 上课铃响了。女教师走进教室,而学生好像没有发现 她似的。坐在中间一排最后一张桌子旁的两个男生正 在谈笑风生;几个学生聚集在窗口旁边不知在干什么; 教室里充满着欢笑声和吵闹声。女教师沉默了片刻, 然后以坚定的、不可违抗的语气说:“站起来, ×××,×××!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且她 还收缴了三个学生的考勤簿。于是,教室里渐渐开始 安静下来了。这时,她就叫某一学生站起来,叫另一 个学生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全班学生都感到十分奇 怪:“新来的女教师怎么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连谁 坐在哪个座位都一清二楚?”但是女教师并不理会学 生内心的问题,仍然不快不慢地说;“难道你们就这 样准备上课的?”安静下来的学生这才默默地开始准 备上课。胡闹的情绪顿时消失了。
班级经营的特性
班级经营与企业经营有哪些不同?
对象的特殊性
兼具教育、辅导、引导、规范的工作,管理 方式要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避免照 搬套用成人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同时性
库宁(Kounin,1970):
洞悉(witness),要让学生知道,教师就像后 背上长了眼睛一样 兼顾(overlapping),同时可以处理两个或两 个以上问题
你觉得这位新来的女教师这节课教学成功的 诀窍是什么? 总结一下,这位教师在班级经营方面都采取 了哪些具体的策略与方法?
拓展阅读
李镇西博客. 情不自禁, /user1/lizhenxi/
在师生合作的前提下,教师通过适当 的班级管理策略,有效地处理班级中 的人、事、物等各种事务,培养学生 的良好行为,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情境 与健康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以达成 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
第一章 绪论
导言 班级经营的概念 班级经营的特性与功能 班级经营研究的现状 班级经营的具体内容
网络教学平台
/classmanagement/
可下载教学相关材料 班级经营论坛可进行信息共享,展开更进一步的讨 论。由于垃圾帐号及信息过多,仅在开学第一周开 放注册,随后关闭注册。请使用自己的学号做为用 户名注册,以方便辩认和统计论坛参与情况,不用 学号注册的帐号将会被删除。
班级经营的概念
又称 “班级管理”,英文是“classroom management ” 人们对“管理”常会联想到军事管理、严格 管制、行为控制等负面的意义。此外,随着 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环境扩大,班级管理经营 活动的范围也日益增多而且复杂,所以“班 级经营” 就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名词。
班级经营的概念
第一章 绪论
导言 班级经营的概念 班级经营的特性与功能 班级经营研究的现状 班级经营的具体内容
引导案例:一个新老师的无奈和困惑
刚做老师一个月,对于学校的生活还算适应,但是对于学生真 有种无奈的感觉,不是说学生很差,而是无奈于学生的行为习 惯和态度。作为一个“副课”教师,我只是希望在教学中认真 上课,和学生良好互动,在课后可以和学生平等交往。但是一个 月下来感觉很累,主要在于学生的课堂纪律。你让学生发言, 他们无人举手,而你在上课,他们却在私下里说话,或者高声 喊叫。你在强调班级纪律的时候,他们都在很认真地听,可是 一转身,又在那里闹了。使眼色,点名,甚至罚站,没有效果。 该吵的还在吵,站着都继续动,难道真的要狠下心来要凶一下 才会有效果吗?难道真的就讲不通道理了吗?我曾经问过全班这 个问题,为什么课堂上会有那么多的声音,有学生回答说课堂 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我又问是每节课都有吗?学生说是 的,我再继续问那是不是所有课都这样,学生回答说“主课” 不是的。
班级经营
课程概要
课程目标
掌握班级经营的基本理论 学习班级经营的策略与技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 第四章 班级常规管理 第五章 课堂教学管理 第六章 学习指导与作业管理 第七章 班级环境管理 第八章 班级人际关系的管理 第九章 班级文化的建设 第十章 偏差行为与偶发事件的处理 第十一章 班级思想品德教育与操行评定 第十二章 做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者
什么是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它是学校按照 培养目标,把年龄特征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 生组合起来,分成不同的级别,再分成具有 一定人数的班,以便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 的组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班级团体的特性
班级具有团体的一般特性:
1、互动性(interaction) 2、结构性(structure) 3、目标性(goal) 4、凝聚性(cohesiveness) 5、发展性(temporal change)
班级团体的特性
班级的独特性质 :
1、班级是心理团体:情感结合的成分大于利益 的结合。 2、班级是社会系统: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必须 不断互动与调适,一方面顾及个人的需求与发 展,一方面也需建立达成教育目标的共识与规 范。 3、班级是群体动力系统:师生、学生相互之间, 会通过团体动力的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其社会 行为。
(二)国内研究状况
台湾地区:起步于20世纪80 年代末90 年 代初(张秀敏,1998)。 中国大陆:研究起步较晚,班级经营长期被 限定在教育学中的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的内 容之中。班级经营的地位长期被研究者和实 际工作者所忽视。
第一章 绪论
导言 班级经营的概念 班级经营的特性与功能 班级经营研究的现状 班级经营的具体内容
公开性
Lortie(1975):“教师在教室里,就好比在鱼 缸里一样,学生通常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师是 怎么对待别的学生,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无法逃过众目所视!”
案例:镜子
记得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还 在晨读,书声琅琅。我刚到了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 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刘 小枫,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 到有人在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 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一副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 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使我陷入了深思。 平时,一些看起来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 视,结果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课上,有的 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把粉笔往讲台上一扔, 没有轻轻地放回到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桌子要同学们 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 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十分 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清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 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美国班级经营研究取向的转变
1.咨询取向:1960至1970年之间。重点 在于教师对个别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理,班级 经营等于教室纪律的管理。
美国班级经营研究取向的转变
2.行为主义取向:70 年代中期教师的管 理策略以行为改变技术为主,处理学生的不 当行为。教师如能适当的使用行为改变技术, 则能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
立即性
Gump(1967)和Jackson(1968)曾估计, 小学教师在一天之内,至少必须和学生进行 500次的交互作用。 Sieber(1979):在一年级和五年级的班级 中,教师平均每小时对学生进行15.89次, 如赞美或责骂等与教学有关的行为,也就是 等于每天87次。
不可预测性
很难预知在哪一天的哪一个班级,学生会发 生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