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散文【篇一:南京夫子庙散文】南京的夫子庙坐落在内秦淮河边。
从南京南站坐地铁到夫子庙只要2元钱的车资。
我去夫子庙也不是一两次了。
以前常来南京夫子庙逛花鸟市场。
一盆盆山水盆景和放在博古架上的微型盆景,着实让我留恋忘返。
南京的夫子庙是六朝古都金陵的名胜古迹。
暖阳高照下的阳春三月,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古色古香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雕花漏窗阁楼,酒旗飘逸,牌楼伟岸,评弹雅韵不时地从楼宇茶馆中飘出,丝丝入耳。
人,在古建筑里穿行,仿佛好像是通过时间机器,回归于明清古典妖娆的年代。
走在弯弯曲曲灰砖青石板的东市西市弯弯曲曲的小街弄里,笃笃笃,女子高跟皮鞋敲击着青石板的路面,好像迎面,走来一位,面如桃花,肤如凝脂,秀色可餐,美丽水淋窈窕的,穿着花色旗袍,手里握着撑开着杭城西湖丝绸花伞来遮荫,有着窈窕身材的江南女子。
高跟皮鞋碰撞在这青石条的路面发出有节律的声响,清丽的足的跫音足以让人对古典浮想联翩了。
夫子庙大成殿墙外的东西市场,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小店铺里,经营出售古玩玉器,文人书画、香袋玉佩,等工艺品。
店里的店娘,也一概都是年青艳丽妩媚的女子。
她们或穿着旗袍;或穿着江南农家特有的蓝靛衣裙,让人有一种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自然的亲和力和亲近感。
呵呵,这些店家啊,过于精明用美女做包装,来吸引过往的男女游客的眼球,可真懂得买卖心理学啊。
夫子庙积淀着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据说夫子庙始建于北宋景佑元年即公元1034年,是由东晋学宫扩建的。
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几经战乱兴废,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建筑是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的建筑,1937年又遭侵华日寇的焚烧,损毁严重。
1984年南京市和秦淮区政府,几度拨款,精心修建,现在夫子庙面貌焕然一新。
那古建筑群内的历经人间沧桑的古树见证了这一历史。
南京夫子庙是祭祀我国思想家、教育家著名的孔子的庙宇。
把孔子作为思想教育家的偶像来崇拜,也是用心良苦啊!可是当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鼓吹下和追腐利逐,利欲熏心,相互竞争不择手段捞取金钱的情况下,以孔夫子、孟夫子等一手创建的儒家思想,传统美德丧失殆尽。
人们见钱眼开,见利眼红,恨不得像乌眼鸡似得我吃了你,你吃了我。
暖风熏得游人醉啊,秦淮风月忆犹在?!包养小三,以此为荣。
烟柳粉脂,金粉世家,豪门特权,巧取豪夺,必然落得锒铛下狱,遗臭万年。
这倒是应了陈毅元帅的那句名言:莫伸手,伸手必会捉。
顺意民心的领导,敢于捉拿人间的妖魔鬼怪的行动,树立正气,为民谋福利的必然为民拥护。
而那些满面油光,摇头晃脑,口是心非,油头粉面,习惯于见风使舵,拍马溜须,巧取豪夺的大小官吏,处处推卸责任,故意设置各种繁文缛节门槛章节,思维僵化古板的大小官僚,不厌其烦的解说着自己墨索里尼那种,现在有理,将来有理,总是有理的种种充满着封建固化思想的古板教条主义的理由,而目空一切,不肯礼仪下士。
使得道家变得道貌岸然,使得儒家思想,在现在版的拜金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实用主义者的眼里,批驳的衣钵无存,体无完肤。
儒释道三家都成了现在捞钱的虎皮,孔孟之道,礼仪仁慈,释家的随缘劝世说,成了新的迷信和进入庙宇拜佛的门票香火券大发其财的主题词,道家倒是硬撑市面,也被虚假说演绎成了道貌岸然的代名词,一切文化内涵都成了捞取金钱的招牌。
偷梁换柱,偷换概念,传统文化思维威风扫地,踏上了金钱和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一只现实主义急近功利浮躁不安散发着铜臭味脚廯的封建官僚堕落颓废的大脚丫,传统文化教育理论遭受空前的强奸奸污而已成了昔日黄花,混入人渣们脏水抛弃在臭水沟里。
人混沌而混沌,难辨是非。
时间上的拨乱反正,在新的领导层中慢慢地展开。
社会思想道德的毁,在于一旦;荣,恐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我望着黄墙琉璃红瓦的夫子庙大成殿感慨颇多。
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过多无益于养生。
作为平民百姓的我,身无几分银,还是不生病,自我嘲笑,找乐趣为好。
乐者、知足者长寿也。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养生的根本在于养神啊!当年的孔子大人,饿着肚子如丧家之犬游说列国,三个月不知肉的滋味。
可见贫与富,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靠拍马溜须,阿谀奉承,巧取豪夺,偷鸡摸狗,贪污腐化大富大贵的,只是被现代的大些所谓的大人物和成功人士,炒作的如楼市房价那般离奇,而被捧为精英。
可见人渣和精英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价值观下,有着不同的概念,可以偷换,可以互为阴阳,颠倒黑白。
看来我们的理论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修炼积淀,还是多么的脆弱,经不起拜金主义金钱欲望的不堪一击,被轻而易举的抛弃,只是成了一层糊窗纸而已。
细细思来,就是在这六朝古都金粉世家,烟柳粉脂之地,秦馆楚楼,花船艳女,秦淮有八艳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
居然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比起那些儿道貌岸然,龌里龌龊的所谓堂堂七尺须眉男子来的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泾渭分明。
我来到坐落在秦淮河畔古色古香飞檐翘角的明清建筑楼宇的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前,缅怀故人秦淮名妓李香君女士对杨友龙那种屈服于权势,阿谀奉迎的心态,表示鄙视,对虽是身陷花街柳巷,是非曲折经纬分明,态度决断,敢说敢为,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的弱才女小女子李香君的气度,啧啧称赞,敬佩不已。
她的行为足以让世上所有的所谓的须眉男子,猥琐的无地自容!清初大戏剧家孔尚任以此为题材,创作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一曲《桃花扇》演绎塑造了,明末悲壮秦淮河边的才女小女子李香君高大伟岸的形象!可歌可泣,芳名永存,夫子庙前秦淮河边有一堵红墙壁的大壁照,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
高10米,长达110米,气势蓬勃伟岸,为全国壁照之最。
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的序幕。
壁垣顶为圆筒青瓦,壁脊鸱尾相衔接。
四角楚翘,古色古香。
天下文枢坊顶有天楼建筑,斗拱飞檐,青瓦为脊,坊柱丹红,坊额刻有天下文枢青底金字。
据说文枢坊是步入文庙大成殿的第一道门。
是仿孔庙金声玉振坊建造的。
它与后面的棂星门相对应,用于古时帝王出巡朝圣祀孔。
中间的高门是帝王的御道,两边才是大臣随从的通道。
天下文枢坊气势轩辕,庄严肃穆。
两边门柱刻有有楹联。
流芳百世,永传史册!夫子庙大成殿秦淮河畔广场前西边有飞檐翘角的六角形古朴大方的聚星亭从外表看重檐翘角似乎是一座两层的亭阁,其实那是双重飞檐制式,只是一层楼宇的亭阁。
亭阁取意: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也。
向西不远前,有文德桥。
为汉白玉桥梁。
桥以儒家提倡:文章道德,取其桥名。
桥朝向同子午线相一致,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子时十分,皓月当空,凭栏俯视,桥下秦淮河水,在桥的两边,分别可以见到,桥的影子,把河中的明月分成两半,这就是文德分月的景色。
我想倘若,在这午夜时分,在静悄悄的明月下,望着秦淮河文德桥水光潋滟,半月荡漾,白天喧嚣,消失殆尽。
在幽雅恬静中,在古琴曲悠悠中,心情也会舒展开来。
站在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边,对岸粉墙黛瓦中的秦淮人家的照壁上,一溜红红的灯笼,喜庆般的垂挂而下。
古色古香的游船,在船桨的欸乃声中,咿咿呀呀,满载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畅游在十里荷花,歌舞声色,纸醉金迷,粉脂香飘,娇娘声浪,秦淮河岸的琴韵里。
秦淮河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热闹里,明远楼、青云楼等。
最为重要的是依旧夫子庙为依托的江南贡院,是当时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地方。
贡院考场门口,有身穿盔甲,头戴红璎珞军帽的军士把门,严肃警卫着。
功名利禄的贡院考场,古今往来,有多少少年,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穷经酷首,苦思冥想,考得白了少年首,空悲切。
我从江南考场的贡院,想到现在的高考。
相同之处,也令我嘘唏不已。
秦淮风景带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的斜阳依旧照在大富大贵的投机者的身上。
沿河秦楼楚馆,妓院歌楼,商贾大家,歌舞声色,南来北往,熙熙攘攘。
哺育孕育了秦淮边有名的小吃美食。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故居、瞻园、白鹭洲公园,以及柳浪夹岸的古时地桃叶渡至镇淮桥秦淮河上游的风光,古韵犹存。
魁光阁和聚星亭遥遥相望,互成犄角。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这魁星,象征着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代考试夺魁的象征,被历代学子奉为科举神灵。
烟柳桃花,金粉粉脂,旧时王谢堂前燕,秦淮河上歌妓花船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楼阁,吟唱着靡靡之音,在历史上迷醉过多少王孙公子我不得而知。
但是那些性格刚烈,是非观点分明,正直的,不畏强权,为国为民族奔走呼号的美艳靓丽,光彩照人的名妓,却流芳百世。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在我看来颇有冤枉那些秦淮女子了。
其实那些隔岸犹唱后庭花的女子,是被那些龌里龌龊猥琐的有权有势贪生怕死,见风使舵的须眉男子,无可奈何胁迫所为造就的缘故罢了。
人们不去指责谴责得罪那些胁迫妓女女子猥琐卑鄙的小人官僚强权拍马溜须的土豪财主龌龊的须眉小人男子,却把一盆脏水泼在了无权无势靠卖身过日子的小女子,可见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是非观到了令人之昏的地步。
悲夫!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好像是对当今社会的总结和精辟的点评。
历史的轮回就是无情的回归吗?值得深思啊!人类你成为人类,并非是野兽啊!竞争是野兽派的特征,人们在利益面前,迷了路,失去了自我,一叶障泰山,变得熟视无睹了!望着水波潋滟,碧波荡漾的十里风光无限美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不胜收的秦淮河,遥想当年朱自清、俞平伯坐在咿咿呀呀灯影光晕中的秦淮河。
使人激发起更多的古往今来对历史现实的无穷的想象力。
而是对古时的王谢,今世追腐逐利性情中的人作比对的理性思索。
浮躁笼罩着人的心头,对金钱欲望的渴望、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而将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历史文化道德是非抛弃殆尽,并且还像秃子那样忌讳人们说:你秃!像皇帝的新衣那样加以美化!人生价值观的问题,在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里预言的人性的沦丧。
呵呵,我望着秦淮河边的夫子庙和江南最大的贡院考场,以及金粉世家,秦楼楚馆,歌舞声色,粉脂香浓,风月繁华的六朝烟柳之地。
对历史的遥想思索尤其深刻!当然秦淮河风光带,还包刮中华门古城堡城墙、雨花台等景观。
发稿於2014年27日晚10点30分,上海西部龙柏新村家中。
摘要:岁月悠悠,六朝脂粉的余韵萦萦,弥漫在秦淮河边。
千百年来,夫子庙仿佛秦淮河边的皇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离开夫子庙、秦淮河,夜幕已降临,华灯初上。
然而我魂似梦牵,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又置身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美丽的杭州令人流连忘返,离开杭州却也是出自旅游的日程安排,经过4个多小时的旅途我们到达南京,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经过乌衣巷,穿过文德桥,就来到了秦淮河畔。
寻找夫子庙的乡情【散文】王加清记得南京夫子庙有个花鸟虫鱼市场,每当我到夫子庙游玩,总喜欢到那里赏花观鸟摸鱼儿。
就好象乡下人进城,看到什么都好奇,瞧到哪里都新鲜。
夫子庙,到哪都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十多年前,我经常往返于南京夫子庙,一般都乘公交车到北门站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