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资系统

媒资系统

(一)媒资系统的项目背景媒体资产数字化、网络化是当前音像资料管理发展的趋势,目前中央电台、国际台和大部分省级电台都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自己的媒体资产管理(Media Asset Management)系统,实现从数字化生产管理到媒体资产管理的转变,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信息数字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建台60多年来,山东电台保存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的原始音频资料,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原始存储介质质量下降,迫切需要对这部分原始资料进行抢救性的保存和挖掘。

另外,山东电台目前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例如数字化自动播出系统、文稿系统、WEB、Media、资产管理、经营统计数据分析、节目听评、广告监听系统等,基本上都是通过服务器直连盘柜的DAS方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应用管理,存在系统结构落后、存储容量小、存储分散、不利于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等缺点,对我台今后一段时期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台领导安排技术部门分别到中央台、国际台和北京、浙江等几家兄弟台进行学习考察,了解媒体资产管理的技术方案、系统架构以及运行情况。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结合山东电台实际情况,建立基于SOA架构的多层结构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将各个业务系统尤其是播出系统、录制系统、网站音视频点播系统、经营统计数据分析系统、文稿系统等系统的存储集中起来,实现节目资源的系统化管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制播分离打下基础,这对以后新业务的扩展和山东电台的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媒资系统设计原则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关系到我台的安全播出和优质播出,对今后数年内我台的数字化进程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1.安全性:必须在方案设计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系统软、硬件稳定可靠,不能存在单点故障。

2.扩展性:利用面向服务架构的核心思想、体系架构和实现手段,把存储和业务进行抽象,以业界成熟的模型构建核心的数据和服务平台,易于新业务的引入。

3.开放性:按照国际或国内的标准规范定义,提供详细的数据服务和业务服务规范,系统具有优异的开放性。

4.可配置性:从业务流程到工作流以及到界面布局都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简单灵活的配置,较好满足新类型内容管理的扩展需求。

5.适应性:在拥有稳定系统核心下,可以进行简单的模块替换,定制特定的系统,实现对于异构系统、数据库的良好适应。

6.管理性:按照配置记录详细的操作和应用系统层次的日志记录,为接口服务调用提供实时监控和管理。

7.高效性:提供不同程度的粒度接口服务来满足不同效率的需求,从而满足广电一些业务对高效性的要求。

8.松耦合性:由于各个业务系统是在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厂商、采用不同的技术、基于不同的硬件平台开发而成,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媒资系统必然要和这些系统打交道,考虑到历史系统的兼容以及未来系统的集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必须设计得较松。

9.系统接口的透明性和标准性:全面支持SOA架构下,支持通过核心业务‘服务化’并通过ESB来实现各个不同系统的服务的交互和交流,从而实现系统的集成。

(媒资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集成正是在这个总体要求下进行的。

)10.先进性:山东电台本次建设为全新的媒资系统,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软件架构就必须采用适合IT主流技术方向的架构。

比如在软件架构上就不应该再采用90年代的C/S架构,而应该采用业界先进的三层或多层架构。

11.标准性和开放性:山东电台建设媒资系统对技术开发商和技术服务商的持续开发和持续服务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考虑到任何硬件、软件供应商作为一家商业机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山东电台无法承受因为一家供应商出现问题而使整个前期投入无法得到保护的后果。

另外,山东电台的业务系统较多,今后还会有很多新的业务平台,所以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接口也必须建立在标准之上。

12.媒资系统的高效性:建设媒资系统,要求对设备的使用效率最高,从技术手段上要保证使用效率高就需要提高各个站点协同制作的能力。

(三)媒资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山东电台媒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媒资系统的软件设计应达到以下总体目标:1.技术领先,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编程。

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加MS SQLSERVER数据库架构;2.媒资系统必须具备存储管理自动归档功能;3.媒资系统的编目架构必须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自定义编目标准或在总局标准上进行扩展;4.媒资系统必须是全媒资系统,必须具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媒体格式媒资的采集、编目、管理、发布等功能;5.媒资系统必须100%支持广电总局《广播电视音视频资料编目标准》,对音频和视频都必须100%符合该编目标准,对音频编目必须按照总局标准支持两级编目,对视频编目必须按照总局标准支持四级编目;6.媒资系统必须采用三层架构,系统核心业务逻辑必须实现在应用服务器层,客户端必须是瘦客户端方式,采用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和服务器通讯以保证架设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安全物理网闸只需要对简单对象访问协议进行判读和过滤;7.媒资系统应该采用.Net或Java EE等多层架构,业务逻辑采用Webservice提供,必须支持SOA架构,支持标准的ESB总线;8.不允许采用文件夹共享这样的非安全方式访问媒体文件,包括播放文件以及传输文件都不允许采用任何文件夹共享方式;9.媒资系统支持通过物理网闸技术进行内外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且媒资系统供应商必须具有所投物理网闸的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不允许供应商采用第三方物理网闸产品进行投标;10.媒资系统必须要能跨网络部署,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部署在网络的任意地方而不受LAN的限制;11.媒资系统客户端必须要能跨网段及跨网闸部署,其功能及用户操作感受不受部署地点的限制;12.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全部的服务器必须都部署在网闸内,不允许因为有客户端部署在网闸外就将部分服务器部署在网闸外;13.部署在网闸外的客户端必须和部署在网闸内的客户端一样可以不需要任何等待地实时播放媒体文件,而无需将该文件传输到网闸外,以提供好的用户感受及保护媒资不外流;14.媒资系统必须能透明且无缝地和山东电台现有的制作系统接口,用户在制作节目时可以简单地采用鼠标拖放的方式调用媒资系统资源;15.媒资系统必须能透明且无缝的和山东电台经营统计数据分析系统进行集成;16.媒资系统必须包含山东电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模块及与网站后台互联集成,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前台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买卖双方管理、买卖交易管理、后台管理、日志管理、资金账户管理等功能;17.媒资系统必须提供转码服务器系统,必须支持各种音频、视频的转码;18.媒资系统必须提供专门的企业媒体总线(EMB)系统;19.媒资系统必须支持‘在线’、‘近线’、‘离线’等多种存储系统方式,必须提供媒资生命周期内的自动数据迁移;20.媒资系统必须支持主备存储数据容灾和备份功能,支持数据库自动备份功能;21.媒资系统支持的近线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磁带库、光盘库等;22.媒资系统必须提供内置的音频灌录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必须支持高精度采集(24Bit/192KHz,并具有扩展能力),必须内置去噪处理、压限、扩限、频谱调整、样点修复等多种音频处理必备功能;23.媒资系统必须内置强大的音频剪辑模块,该模块必须是媒资软件商自主研发的,具备标准的音频编辑功能;24.媒资系统的音频灌录系统必须具备反相、静音、爆音的自动监测功能;25.媒资系统的音频灌录采集编辑模块必须能支持各种专业音频采集卡,包括但不限于Digigram、ASI、M-Audio、MAYA、Alesis等公司声卡,能支持PCI、PCI-E、USB、IEEE1394等多种接口的音频采集卡;26.媒资系统必须内置强大的视频编辑模块,该模块必须是媒资软件商自主研发,具备标准的视频非线性编辑功能以及字幕、特效等功能;27.媒资系统的音频去噪处理必须是系统内置的且必须由厂商自主研发提供并可根据我台音频资料的实际噪声情况进行调整;28.媒资系统内置的视频灌录模块必须具有视频信号黑场、静帧的自动监测功能;29.媒资系统必须内置CD抓轨模块,不允许采用第三方商业抓轨软件,必须是专门为媒资系统而研发的抓轨模块,必须是内嵌在媒资系统中,且必须提供下列功能:非音频CD自动弹出不识别以杜绝病毒侵入;支持边抓轨边编目以提高效率;支持音乐CD 编目数据自动获得;支持多光驱同时抓轨及编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支持对抓轨音频的反相爆音静音监测;30.媒资系统的流程必须是可自定义的;31.媒资软件的编目字段和编目界面也必须是可自定义的;32.媒资软件的查询界面也是可定义的,且可按用户定义以便于不同用户按自己的需要和习惯配置界面;33.媒资系统具备版权功能,具有和电台现有制作系统进行版权数据记录的功能;34.媒资系统必须能和电台现有制作系统进行接口,以作为制作系统的存档系统;35.媒资系统必须能和电台现有慢录系统进行接口,慢录数据经过筛选后进入媒资系统;36.媒资系统必须能记录查询其他系统如电台现有的制作系统对媒资数据的调用日志和调用次数等;37.媒资系统必须具有专门的技审服务,提供对各种媒体数据的技审报告;(四)媒资系统组成部分按照工作流程和功能不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上载、编目审核、入库、检索、系统管理、转码传输、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版权管理等子系统,简要介绍各部分功能如下:1.上载子系统:上载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待处理的传统介质或视音频信号通过灌录、采集、CD抓轨和慢录等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采集到计算机中。

随着资源类型的丰富和网站视音频直播等的需要,上载系统还将包括卫星接收、远程传稿、视频、图片等功能。

2.编目、审核子系统:把得到的媒体包(资料数字化后的、交换的节目等)通过元数据继承,得到一些简要信息,并通过媒体编辑软件和前端转码工作站对媒体文件进行筛选整理,然后按照广电总局相应规范进行多层多级编目并经过审核后自动转码发布(提供可视化工作流设计,和编目布局及编目项的配制)。

编目系统一方面用于系统数据的加工处理,另一方面则承担着系统数据的再利用。

编目需要100%支持广电总局《广播电视音视频资料编目标准》,具有开放性、易用性等特点,利于节目交流。

3.入库:实现对资料的入库审核并转码成相应的格式。

4.检索应用:媒资系统客户端通过检索查询,在授权的范围内实现对资料的再次应用(提供给录制站使用或是网站发布或者进行对外交流节目等等)。

5.存储管理子系统:存储管理是媒体资产管理的重要功能,应将整个存储系统划分为在线、近线与离线三个存储区。

各存储区将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配置相应的存储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