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 字本文是关于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 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 字篇一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父女两人。
女儿不仅漂亮,而且非常聪明。
这天,父亲有事要到远方去,留下女儿和一匹白马。
这马长得非常健壮,跑起路来日行千里,像风一般地快。
更奇特的是,这匹马十分通晓人性,它懂得人的话语。
大家都说这是一匹“神马”。
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
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这匹马跟女儿做伴儿。
每逢她感到孤独时,就跟马儿说说话。
马虽不会言语,但它会点点头、甩甩尾,表示出很亲热的样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却一直不见回来。
女儿非常想念父亲,更担心父亲在外遇到什么变故。
一天,她半认真半玩笑地对马儿说:“马儿呀,你懂我的话吗?如果你能去把我的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
”谁料姑娘的话音刚落,这匹马便脱缰而去,一溜烟不见了。
原来父亲在远方生了病,正犯愁怎样才能回去,却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马奔跑而来,心里十分惊喜。
父亲因思女心切,顾不得多想什么,就跨上马背,骑马往家中奔去。
到家后,久别的父女相聚,自然格外高兴。
父亲觉得这匹马立了很大的功劳,就特别添草加料,精心喂养。
但使父亲觉得奇怪的是,精草细料不少,但马儿却一口也不肯吃。
每当见到女儿出入时,这匹马不仅会引颈长鸣,而且更是跳跃不止,发出或喜或怒的声音。
父亲偷偷地问女儿是怎么回事。
于是,女儿就把她对马说过的话,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感到十分不安,沉思了一会儿,便低声嘱咐女儿说:“记住,这件事千万不可张扬出去。
如果让人知道我将女儿嫁给了一匹马,那像什么话呢?你暂时不要出房门,也不要到马跟前去。
”第二天,父亲便在马棚周围,装上了弩箭,趁马不防备,把马射死了。
然后,他剥掉马皮,把马皮挂晒在院里的一块大石头上。
一天,女儿正跟邻家的女伴在院子里玩耍。
她看到晒在石头上的马皮,心中十分不安,特别是想起父亲远走他乡的那些日子⋯⋯心里非常难过。
想着想着,她伸手抚摸了一下马皮上的鬃毛,这时意外发生了。
马皮突然掀开来,像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
在一旁的女伴们吓坏了,急忙去告诉她的父亲。
当父亲赶来时,女儿和晒在石头上的那张马皮,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原来,神马皮卷走了可爱的姑娘,径直往西南方飞去。
在遥远的西南方,有个叫大踵的地方,那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满山遍野都是桑树。
但到了那里以后,披了马皮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原形,变成了有着马头形状的、爬在树上的蚕。
她不吃别的东西,只吃桑树叶子。
后来,她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蚕神。
面对这场遭遇,姑娘有说不出的苦处,她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挂念着自己的父亲和女伴。
每当这个时候,她会不断地从口里吐出长丝,寄托着她悠长不尽的思念。
每逢春天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跪在桑树枝杈上,口里不断地吐出又白又亮的长丝。
人们都亲热地称她蚕神姑娘。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 字篇二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
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
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
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
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
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
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
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
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
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
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
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
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
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 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 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 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
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
俗话说,救兵如救火。
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
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
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
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
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 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
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
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
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
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楚汉相争的第4 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垓下之战”。
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
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
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
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
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
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
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
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
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
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 ”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
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 ”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
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
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 ”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
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
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 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
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
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桥林民间传说: 项羽北征并未带虞姬随军,后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顺江而上在行至"石碛镇"(今桥林),惊闻"籍(项羽)兵败乌江,宝马赠亭长,头胪送故人",虞姬伤痛欲绝,拔剑自刎于石碛桥头. 后人感怜其与霸王之情谊改"石碛镇"为"失姬镇"。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600 字篇三川西平原上有一条河,河边上有一个村子。
很久以前,这里发生大旱,灼热的红太阳直晒得土地龟裂,堰塘见底,树木、禾苗通通枯死。
在这个村子里,住着一户姓聂的贫苦人家,老母亲聂妈妈带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聂郎苦度光阴。
旱年粮食无收,只得靠聂郎天天上山打柴、割草过活。
聂郎不仅在家听娘的话,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处得也像是自家的兄弟姐妹一样,所以,全村的人都夸他是一个好孩子。
有一天清晨,鸡才叫头遍,聂郎就背起背篼上赤龙岭去割草了。
他走得很快,因为昨天他听小伙伴长生告诉他,说财主周洪家新得了一匹雪花马,因为喜欢,每天要买许多最最新鲜的青草来喂它。
聂郎真想多打点草,好去换点粮食给母亲吃。
赤龙岭脚下有一条化龙沟,发春水时不仅沟里有鱼虾,岸边更是长满了绿色的水草。
可现在呢,却旱得成了乱石坝,什么都没有了。
正发愁间,聂郎忽然觉得眼前白光一闪。
“嗨,是一只小白兔呀! ”聂郎边说边追——他知道小白兔是要吃青草的,跟着它的踪迹,说不定能找到最嫩的青草。
果然,在一座土地庙的背后,聂郎割到了一背篼最最新鲜的嫩草。
第二天,聂郎又去那儿割草。
好奇怪啊,头天割过的地方,又长出了一片嫩嫩的青草。
聂郎就想将这片青草搬回家去种。
他先将土刨松,然后又将草连根拔起。
没想到那草根底下竟神奇地汪着一捧清水,那清水里又泡着一颗亮晶晶的宝珠。
聂郎高兴坏了,他小心地捞起珠子,将它藏在了怀中。
回家时天已黑透,娘正在厨房煮苞谷稀饭。
还没等他从怀里取出珠子给娘看,原先黑暗的厨房便霎时被照得雪亮了。
于是娘告诉聂郎说:“儿啊,这说不定是个宝物,你快把它放到咱家的米缸里去吧! ”第二天一早,聂郎去看珠子。
刚揭开米缸盖,他便激动得大声喊叫起来了:“娘,快来看,咱家的米缸又满了! ”真是颗宝珠啊! 从此之后,将它放在米上米涨,放在钱上钱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