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

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

《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编制计划及框架编制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建管处杭州交通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四月《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编制计划一、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现状自从1984年12月第一条高速公路破土动工以来,全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实施一路一公司的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的投资主体不同,组成人员也不同,随之管理方式、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使得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于百花齐放的态势。

浙江省高速公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至今,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建设,紧跟中央的要求,实施项目法人负责制。

现在浙江省的高速公路处于各投资主体的管理之中,呈现诸侯割据的状态。

随着投资主体成立的时间不同,建设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现在项目法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管理依据是一个个文件明确一个个内容的管理要求,每条高速公路都承担地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建设时间是一定的,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出现管理能力薄弱的项目法人,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由于建设管理的缺乏系统性而引起工期的紧张和资金的短缺,从而导致各种管理无法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去实现,导致某些应急问题的出现,从而增加高速公路现场管理安全风险、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形成。

高速公路各项建设管理内容之间实际上是相互穿插、相互关联,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管理纲领,引导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从而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使得整个建设过程处于有序管理中,因此,编制本规范已非常必要,同时通过本规范的编制可以给缺少经验的建设单位提供一个依据性的文件,也给建设管理单位自身完善管理的一个途径,也给建设管理的主管部门提供一个监督检查的依据。

二、工作基础本管理规范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建管处和杭州交通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编制。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建管处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单位,制定并监督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

杭州交通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多个项目和多年建设管理经验的专业建设管理单位。

本项目由厅建管处亲自负责本规范的编制,具体由专业建设管理单位进行,确保该规范与实际建设管理相吻合的同时,也为行业管理明确方向。

三、工作思路1、理清建设管理的工作内容,收集所需要的文件,并根据文件形成《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的框架。

2、学习文件,根据确定的框架,完成各项建设工作的要求,形成《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的初稿。

3、邀请专家对《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的初稿进行评审,形成《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的征集意见稿。

4、向建设管理有关单位征集意见并进行修改《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评审稿,征集意见单位分布为的行业主管部门、正在实施建设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5、邀请专家《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评审稿进行评审并修改,形成《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正式稿),由建管处发布,全省推广应用。

四、编制人员及分工编写小组组成:省交通运输厅建管处:邵宏、项柳福、袁迎捷、范芳、章程。

杭州交通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吕常新、赵玉贤、翟洪刚、吴鸣明、黄森炎、邱灶松、吕媛媛姚峰徐宏伟五、编制计划:框架评审:4月初稿形成:6月征集意见:8月审查会:10月发布:年底2013年4月18日《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框架结构(2013年4月18日)目录1 总则2 术语3 一般规定4 工程前期及施工准备阶段资料及管理工作准备勘察设计管理4.2.1 初步设计4.2.2 施工图设计4.2.3 专题技术设计4.2.4 科研招投标工作4.3.1 公开招标。

4.3.2 邀请招标。

4.3.3 招标纠纷的处理。

4.3.4 合同签订。

用地及征地拆迁4.4.1 用地的审批。

4.4.2 征地拆迁。

各类施工手续的办理。

建设管理会议。

驻地及场地的标化建设4.7.1 驻地建设。

4.7.2 场地建设。

4.7.3 需单独招标的大型临建工程。

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4.8.1 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4.8.2 建设过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5 施工阶段参建单位的管理5.1.1 监理管理:5.1.2 施工单位5.1.3 设计现场服务及技术服务管理。

进度计划管理5.2.1 项目总体计划。

5.2.2 项目年度计划。

5.2.3 项目季度计划。

5.2.4 计划修订。

5.2.5 协调工作。

项目质量管理5.3.1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5.3.2 专项检评标准。

5.3.3 重大施工方案。

5.3.4 首件检查验收。

5.3.5 巡查。

5.3.6 抽查。

5.3.7 核查。

5.3.8 迎检。

5.3.9 设计变更5.3.10 质量事故处理。

5.3.11 “四新”成果的应用。

安全管理5.4.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5.4.2 重大危险源。

5.4.3 安全专项方案审查。

5.4.4 日常检查管理。

5.4.5 安全费用使用及管理。

5.4.6 迎检。

5.4.7 安全事故处理。

造价控制5.5.1 概算控制。

5.5.2 施工预算控制。

5.5.3 招标限价控制。

5.5.4、方案变更估算费用控制。

5.5.5、跟踪审计及工程决算。

合同管理5.6.1 核查工程量清单。

5.6.2 工程变更。

5.6.3 计量及支付5.6.4 价格调整及计日工5.6.5 人员及设备监督和变更5.6.6 分包审批。

5.6.7 工程暂停、复工和延期5.6.8 索赔5.6.9 农民工工资管理5.6.10 工程保险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

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

其他管理5.10.1 检查、考核。

5.10.2 信用评价。

5.10.3 廉政管理。

6 验收及交付使用。

中间交工验收及交工验收6.1.1 中间交工验收。

6.1.2 交工验收。

6.1.3 收费申请缺陷责任期6.2.1 缺陷责任期的期限。

6.2.2 缺陷管理。

6.2.3 缺陷责任期终止6.2.4 最终支付及保留金的返还、竣工验收6.3.1 竣工验收条件及七项专项竣工验收6.3.2 申请及配合组织竣工验收、工程移交6.4.1 资料移交6.4.2 工程实体移交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管理规范(框架)(2013年4月18日)1 总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行为,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明确建设单位的工作内容,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项目工可批准后、建设单位开始备案至项目竣工验收、工程移交为止全过程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不包括后评估阶段。

1.0.3 建设管理机构应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文件开展工作:1.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2. 国家和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3. 监理合同及其他技术服务合同。

4. 施工合同。

5. 工程前期有关文件。

6. 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

7. 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的函件。

1.0.4 工程项目合同必须明确双方职责与权限。

1.0.5 建设管理单位应依据本规范第条规定,按照合同约定的职责与权限,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费用、进度实施监督管理。

1.0.6 建设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规,创造合法、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

1.0.7 依据文件A 浙江省人民政府第300号《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起施行)B 交通运输部令2011第11号,《关于修订“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的决定》(2011年11月30日)C 浙交〔2005〕371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的通知(2005年12月7日)D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70号《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10年4月14日)2 术语2.0.1 业主代表2.0.2 建设管理机构2.0.3 建设管理计划2.0.4 建设管理大纲2.0.5 检查3 一般规定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包括组织机构基本要求、审批等规定。

建设管理人员配备:包括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资格、经历要求和数量的基本规定。

职责划分:包括职责划分的基本规定及要求。

建设管理主要职责:明确建设管理单位的主要职责。

建设阶段划分:明确划分为工程前期及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包括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实施两个阶段)、验收及交付使用阶段。

4 工程前期及施工准备阶段资料及管理工作准备4.1.1 收集规范文件。

收集、配备现行有效的规范文件(现有文件、标准、规范清单)收集国家、行业、地方管理性文件(形成文件汇编)等内容的要求。

4.1.2 了解项目建设要求。

熟悉规范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的要求。

4.1.3 调查施工环境条件。

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踏勘的要求。

4.1.4 编制建设管理大纲。

明确标段划分、总体计划、建立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项任务目标。

4.1.5 建立建设管理制度。

明确建立制度的基本规定。

勘察设计管理4.2.1 初步设计1、初测初勘。

组织初测初勘方案审查及成果验收。

2、委托第三方审查。

委托咨询单位实施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形成初审报告。

3、专家审查。

专家审查的相关工作。

4、报批。

履行报批程序。

4.2.2 施工图设计1、详测详勘。

组织详测详勘方案审查及成果审查。

2、委托第三方审查。

委托咨询单位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形成初审报告。

3、专家审查。

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

5、报批。

履行报批程序4.2.3 专题技术设计1、委托第三方审查。

委托咨询单位技术设计的审查,形成初审报告。

2、专家审查。

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

3、报批。

履行报批程序。

4.2.4 科研1、立项。

立项的要求。

2、研究。

研究的要求。

招投标工作4.3.1 公开招标。

包含施工、设计、监理以及其他属于公开招标范围的单位的选择,明确招标文件编制、审查、报备、开标、评标、决标等工作的要求。

4.3.2 邀请招标。

除公开招标外的单位选择,明确邀请招标的要求,包括邀请、开标、评标、定标等要求。

4.3.3 招标纠纷的处理。

异议答复、配合调查的要求。

4.3.4 合同签订。

合同谈判、签订、登记的要求。

用地及征地拆迁4.4.1 用地的审批。

永久用地的报批和临时用地的协调。

4.4.2 征地拆迁。

征迁和临时用地审批工作的基本要求。

各类施工手续的办理。

施工许可及其他各类行政许可的办理,相关的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的办理。

建设管理会议。

组织召开第一次建设管理例会,明确建设管理例会的性质、内容、频率;组织设计技术、安全、质量监督交底会。

明确设计技术交底、安全、质量监督交底会的相关要求。

驻地及场地的标化建设4.7.1 驻地建设。

建设要求及验收。

4.7.2 场地建设。

建设要求及验收。

4.7.3 需单独招标的大型临建工程。

方案的设计、审查及验收。

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4.8.1 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4.8.2 建设过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5 施工阶段参建单位的管理5.1.1 监理管理:1、进场验收。

对监理单位进场时人员、资格、设备等进行核查的相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