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溜煤眼使用措施

溜煤眼使用措施

保安东区溜煤眼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溜煤眼概况1、位置及概况保安东区溜煤眼下巷在+525 水平轨道巷与3#煤东区胶带巷之间第一横贯处开口;开口坐标为:X=104697.1,Y=84705,Z =+543.667;溜煤眼上巷为3#煤东采区轨道巷与南回风巷之间第一横贯,在3#煤东采区轨道巷内开口;开口坐标为:X=104684,Y=84706,Z =+575;溜煤眼上仓口位于3#煤东采区轨道巷与南回风巷之间第一横贯内,直径1.2 米,下仓口位于保安东区溜煤眼下巷内,坐标为:X=104647,Y=84705,Z 上,Z 下仓口=+547,相对高度28 米;为保证溜煤眼的通风,在溜仓口=+575煤眼下巷终点处施工一回风立眼,回风立眼直径0.4 米,坐标为:X=104642.5,Y=84703.5,Z 上仓口=+575,Z 下仓口=+547,相对高度28 米;溜煤眼上巷为矩形断面,净宽4.2 米,净高3.0 米,净断面12.6m2;下巷为直墙半圆拱形,净宽4.0 米,净高3.2 米,净断面11.08m2。

保安东区溜煤眼设计长度194.2 米,包括溜煤眼上巷86 米,溜煤眼下巷52.2 米,溜煤眼28 米及回风立眼28 米。

2、用途保安东区溜煤眼主要用于将保安分区3#煤东区轨道巷与3#煤东区南回风巷的煤与矸石溜至+525 水平轨道大巷与3#煤东区胶带巷之间第一横贯,方便运输。

3、编制措施的必要性为保证安全使用溜煤眼,特编制本措施。

附图一:保安东区溜煤眼、回风立眼施工平、剖、断面图附图二:保安3#煤东采区轨道巷与南回风巷之间第一横贯施工平、剖、断面图第二章机电注意事项第一节设备安装1、轨道的铺设:(1)单轨铺设,使用22Kg/m 轨道,道枕为1200×150×120mm枕木,道枕间距不大于1m, 并且轨枕必须垫实。

行人侧巷帮距离外轨不小于1.0m,非行人侧外轨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8m。

轨道内缘间距为0.6m,轨距允许偏差为+6~-2mm。

铺设要求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接头间隙不超过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超过2mm。

(2)运输沿线要保持清洁无杂物,并且要保证道岔使用灵活可靠。

2、各类管线的布置及要求(1)巷道内风筒吊挂在巷道一侧。

吊挂要平直整齐,不影响运输和行人。

风筒出口到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10m。

(2)风、水管悬挂在巷道右手帮,且用专用管钩吊挂,每5m 一道管钩,吊挂高度不低于0.5m,距工作面不超过30m。

(3)电缆线、遥测线吊挂在巷道的右侧,距顶板的位置不小于0.5m。

电缆敷设不可与风水管在同侧,如必须在一侧,电缆需敷设在风水管上方,距离大于300mm。

吊挂电缆前,由掘进工在巷帮指定位置打深为400mm 的眼,在眼里面插入木锲,接着将电缆钩放入道钉内,将道钉钉入木锲内,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电缆钩挂设在巷道帮壁上面。

专用电缆钩要吊挂整齐,电缆钩间距为1.0 m。

(4)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距离应大于0.1m。

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5)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巷道两侧,如受条件所限,通信和信号电缆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 米以上的地方。

附图三:保安东区溜煤眼运输系统图3、供电设备井下中央配电室电源采用双回供电,两路电源引自保安分区35KV降压站。

KBSGZY-500/6 移变为井下660V 动力专供,KBSGZY-315/6 移变为井下660V 风机专供。

正常运行:由保安分区降压站6KV 间隔的6F02#柜的下刀闸合闸,供保安分区井下中央配电室1#柜运行,负担井下所有风机负荷;由保安分区降压站6KV 间隔的613#柜的下刀闸合闸,供保安分区井下配电室13#柜运行,负担井下所有动力。

联络柜处于断开状态。

异常运行:合联络柜,拉1#柜,负担井下工作面的风机等重要负荷。

附图四:保安东区溜煤眼上巷施工供电系统图第二节机电管理1、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要由机电队防爆检查员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防爆检验合格证后方准入井,开关标志牌、整定牌要真实规范。

2、井下低压馈电开关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两台及以上馈电开关的供电系统,应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必须配套使用(即总开关和所有分支开关必须都装设),带延时的总检漏装置不准单独使用。

3、直接控制低压电动机的开关应具有短路、过负荷、单项断电、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电动机绕组有温度传感元件的,控制开关应有温度保护。

小容量控制开关必须装设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具有软启动功能的控制开关也必须具备上述保护功能。

4、向掘进面供电的开关必须有风电、瓦斯电闭锁保护功能。

5、每个低压配电点(含单台馈电开关)或2 台以上(含2 台)电气设备之间距离不超过5m 的地点要打设局部接地极。

由变电所直接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装设1 个局部接地极。

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要打设局部接地极。

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Ω,初装时摇测一次,以后每季测一次并留有记录。

6、照明、信号综保和带漏电保护的开关设备要有合格的主辅接地极,主辅接地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 米。

7、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潮湿处。

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厚度不小于3mm 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 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 个直径不小于5mm 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 的2 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 个直径不小于5mm 的透孔,2 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8、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²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²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²的扁钢。

连接局部接地极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²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²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²的扁钢。

9、禁止使用无法与接地系统连接的电气设备和小型电器。

10、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每天试验一次。

对具有选择性功能的检漏保护装置,各支路应每天做一次跳闸试验,总检漏装置每周做一次跳闸试验。

新安装的检漏保护装置在首次投入运行前做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

运行中的检漏保护装置;每月至少做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127V 用2KΩ、10W 电阻;380V 用3.5KΩ、10W 电阻;660V 用11KΩ、10W 电阻;1140V 用20KΩ、10W 电阻)。

11、开关保护装置必须经项目部机电负责人联系电气试验室检测调试,严格按照整定值通知单整定,合格后交给运行队组使用,严禁使用队组随意调整整定值,且每半年应调试、校核一次。

严禁使用淘汰设备。

12、井下电气安全应做到“十不准”:(1)不准甩掉开关保护装置。

(2)不准甩掉检漏保护装置。

(3)不准甩掉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4)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

(5)不准用铜丝、铅丝和铝丝等替代熔断器的熔体。

(6)不准对未经检查瓦斯浓度或瓦斯浓度超限的地点进行送电、验电、放电。

(7)不准对有故障的供电线路强行送电。

(8)不准对保护装置不可靠的电气设备送电。

(9)不准使用隔爆型插销开关和失爆的电气设备。

(10)不准在井下拆卸矿灯。

13、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修理应遵守下列规定:①、电气设备必须由专责的电气维修工进行检查、维护、修理。

②、井下电气维修人员必须配带便携式瓦检仪、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和停电牌。

③、在检查、维修前,检测环境瓦斯浓度低于0.8%时方可开盖作业,并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和挂接地线的操作程序。

14、巷道内所有电气设备布置合理有序,开关台台上架,五小电器牌板化。

15、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禁止出现淋水现象。

16、所有设备的电缆线应整齐地敷设在巷道帮壁上,禁止有泥浆敷设其上,严禁电缆盘圈。

17、防爆电气设备必须实行包机管理,每台防爆电气设备(包括五小电器)都必须责任到人,机电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分片包干制”,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包保到位。

18、漏电保护、风电、瓦斯电要每天试验一次,并有相关记录。

如发现漏电装置、两闭锁装置保护失效,应停止掘进,由维护工立即处理。

19、井下隔爆电器设备要完好,杜绝失爆,做到三无,无“鸡爪子”、“羊尾巴”、“ 明接头” 及破口。

20、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线路。

21、机电设备检修时,要将上一级电源总开关及本级电源开关拉闸断电,严格遵守“停电、闭锁、挂牌、验电、放电”的工作程序。

22、检修好后需送电时,送电人员确认无人在电器线路上工作时方可送电,做到“谁停电,谁送电”,严禁约时送电。

23、在检修开关时,必要情况下,要设专人看管开关。

24、机电维护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入井必须配带便携式瓦检仪、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和停电牌。

无证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第三章通风第一节通风系统一、立眼通风系统:在溜煤眼南4 米的位置,施工一直径400mm 的回风立眼,用于回风,回风立眼投入使用前,在回风立眼上口做一直径400mm 高1000mm 的圆筒,防止矸石掉入堵住回风立眼。

进风系统:地面→保安分区进风立井→一水平西石门巷→局部通风机→风筒→+525水平轨道巷与3#煤胶带巷之间第一横贯→溜煤眼下巷→回风立眼。

回风系统:回风立眼→3#煤东采区轨道巷与南回风巷之间第一横贯→3#煤东采区南回风巷→3#煤回风联络巷→3#煤西区北回风巷→保安分区回风立井→地面。

第二节通风方式溜煤眼及回风立眼施工完毕前,在+525 水平轨道巷内其与3#煤胶带巷之间第一横贯开口往东5 米位置设一道风卡,保证保安东区溜煤眼回风立眼的风量不小于300 m3/min(按照集团公司规定,在煤巷、半煤岩巷掘进中工作面风筒出口风量不得低于300 m3/min)。

附图五:溜煤眼通风系统示意图第三节瓦斯安全监控一、为加强工作面瓦斯管理,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瓦斯监控设备。

二、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回风口以里10-15m 处、立眼口5m 范围内,距顶板不大于0.2m、距巷帮不小于0.3m 处,各安装一枚瓦斯传感器。

要求:工作面瓦斯报警浓度为0.8%,断电浓度为1.3%,复电浓度为0.7%;回风探头报警和断电浓度均为0.8%,复电浓度为0.7%。

三、断电范围:当巷道内瓦斯超限时,切断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各测点瓦斯浓度达到0.7%以下时,方可人工对联锁开关送电,严禁联锁开关自动恢复送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