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品社教案【篇一: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主备课教师:李继香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1、不平静的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以及当今各地区间的一些冲突,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2、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资料,体会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3、开展焦点论坛,提高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苦难,懂得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前提,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难点: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开展有效的讨论,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2、搜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和资源争夺引起的战争和冲突。
3、搜集本月世界冲突时事报道。
第一课时(1)一、图片欣赏,感受世界的?不平静?1、欣赏第1组图片:世界的和美。
(教师收集一些图片,把它们带到了的课堂上)请各位同学认真地看一看——1、欣赏第1组图片:世界的和美。
教师随机给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快乐地欣赏完了这一组图片。
2、欣赏第二组图片:人类的战争。
教师随着图片的呈现,并简要介绍战争的残。
3、请同学们说说看了刚才这两组图片之后的感想。
4、教师小结:我们人类共住一个美好的家园——地球,然而一直以来,各种战争、冲突却时有发生,使得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之中。
(出示课题:不平静的世界)二、阅读填表,了解?一战?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不平静的世界首先我们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去了解那一段历史。
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一课,自由朗读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
1、自由朗读中有关一战的文字材料。
2、课本资料进行整理。
请看大屏幕:(1)学生填表,教师巡回查看学生填写情况(2)汇报交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吗?交流讨论填写过程中的不同点,同时梳理相关内容。
教师补充介绍二战爆发的导火线。
提问: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内容,再填写了这一则表格,你有什么话想说?那你知道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吗?(教师简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掠夺殖民地造成的。
)过渡:一次战争就给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灾害,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真是不计其数,其中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最为空前,也最为残酷。
三、故事交流,感受?二战?的灾害性指名朗读教材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发生的介绍。
1、通过课前调查,你已经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战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哪些战役。
谁先来说一说这些战事?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战事的?2、学生交流汇报。
简单介绍每一次重大战事的名称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涉及的国家。
3、(1)说说收集到的使二战局势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听了之后的感受。
你想对发动战争的希特勒说些什么?(3)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
4、分小组交流,把你所收集的对二战的战局起到重要影响的战事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5、反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把资料进行了整理,有些同学还写了评论,请同学们听一听。
6、自读教材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完成表格的下半部分。
出示以下表格:(2)请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四、数据整理计算,感受战争的残酷1、资料整理:(1)请计算一下,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财产损失与战争费用总计有多少?(2)算一算,如果按我国小康生活水平人均800美元的标准计算,两次世界大战用于战争的费用和财产损失能让多少人过上一年的小康生活?对照体验:从以上我们的计算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估计:战争真是残忍啊!战争真是无情啊!)总结:是啊!战争,自古以来就有。
再加上?一战?、?二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的运用,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五、课堂延伸如果对两次世界大战感兴趣的话可以到网上查询(比如铁血军事),或者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关军事方面的书籍,会使你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2)一、交流时事,导入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各种战争和冲突还时有发生。
教师组织?时事新闻台?,学生简短报道本月世界冲突时事。
二、组织学习,了解原因(1)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
1、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又由何而来?2、学习相关资料和图片。
(2)海湾战争。
1、海湾战争的背景原因2、阅读书本上关于海湾战争的资料。
3、学习交流。
海湾战争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
(3)教师小结: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和资源争夺等都是引起战争或冲突的原因。
三、交流信息,激发情感(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资料,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2)统一认识,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
(3)学生交流关于诺贝尔生平资料和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
四、和平卫士,实践延伸1、讨论:面对历史遗留的争端或由于争夺资源引起的冲突,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2、小组合作:致战争发起者的公开信。
3、搜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损失,制作宣传小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
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1942年夏末,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取得了轰动一时的胜利,德国的潜水艇在大西洋也十分活跃,平均每月击沉70万吨英美船只。
从地图上看,德国驻守着北起北冰洋上的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至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东至中亚细亚边缘的伏尔加河南岸这一片广大地区。
在德军的利好情势的刺激之下,希特勒不顾总参谋长哈尔德和前线指挥官们的劝告,作出了同时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狂妄决定,这是希特勒在战争时期所作的对德军命运最有决定意义的一项决定。
从5月到7月,德军在获得了一系列胜利后,在南方重获战略主动权,开始向斯大林格勒推进,德军总参谋长约德尔宣布,高加索的命运将取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
希特勒不可一世的同时,斯大林也决心力挽狂澜,此时的他正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筹划一次震惊世界的大战役,斯大林决心向德军发起一次大反攻。
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苏军,采取紧急措施,坚决守住阵地,7月28日,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不准后退一步!?7月到11月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也是最为艰苦的阶段。
斯大林格勒守备区调动了内务部队、军政学员、防空兵、海军陆战队等一切可以调动的武装力量来加强市区防线。
俄国人拼命抵抗让德军束手无策,侵苏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斯大林格勒军民同仇敌忾的意志和胜利的决心确保了苏军挡住了德军优势兵力的进攻,同时苏军还击毙德军近70万人,1000多辆坦克,2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1400架飞机,极大的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
【篇二:六年级品社全册备课2016】全册备课本册教科书包括四个单元。
16个活动主题和1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在成长”,“我与家庭”,“走进世界”中的相关内容。
教科书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实际,在前几册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将视线投向世界。
关注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教科书还着眼于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开始趋向成熟,同时又面临小学毕业的实际,进行有关心理,情趣,志向等内容的探究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几个重要国家的自然概况及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知道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缺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知道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回顾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中学阶段的新生活,并做好挑战新问题,新困难的准备。
一、童眼看世界:1、古代文明的摇篮(1课时)2、樱花之国(1课时)3、在地球的另一端(1课时)4、面积最大的国家(1课时)5、工业化最早的国家(1课时)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6、别挤了(1课时)7、从沙尘暴谈起(1课时)8、生命的源泉(1课时)9、我们共有一个家(1课时)三、学会面对:10、赶走烦恼(1课时)11、直面挫折(1课时)12、爱惜名誉(1课时)13、学会宽容(1课时)四、毕业前夕:14、我的小学成长报告(1课时)15、我要上中学了(1课时)15、再见了,母校(1课时)我们研究的课题:塑料袋与环保第一单元童眼看世界本单元根据《品德与社会(实验稿)》“走进世界”中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和了接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等内容要求,以世界上几个重要国家的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为研究对象。
设置了《古代文明的摇篮》《樱花之国》《在地球的另一端》《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等五个活动主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世界古老的文明,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感受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1古代文明的摇篮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的地理位置及其文明。
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知道古代印度是佛教对我国和世界的影响。
2,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探究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能在地图上找到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3、培养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探究愿望和兴趣。
体会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与学习古代文明的发源地2、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搜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有关资料,搜集世界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提出问题: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谁知道都有什么?(学生回答)3,启发谈话:和中国一样,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也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因此,古代的这四个国家,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还被世界人民广泛誉为古代文明的摇篮。
(二)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提问导入:尼罗河在哪里?知道关于尼罗河的一些故事吗?阅读介绍金字塔的有关情况阅读介绍古代埃及文明的资料卡(三)了解古代巴比伦的文明1、古代巴比伦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请大家搜集资料交流一下2、简要介绍古代巴比伦城,空中花园和汗漠拉比法典。
(四)了解古代印度的文明1、阅读古代印度的地图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古代印度的资料3、介绍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遗址4、阅读介绍佛教起源的资料卡。
5、教师小结。
(五)总结本课内容(六)我还想,,,,,1、讨论:为什么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2、交流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六、板书设计:古代文明的摇篮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中国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四大发明古国,感受古代文明深远的影响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对不同的历史文化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