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对比

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对比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3.1安全性能指标
新标准增加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 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A类pH值、可分 解芳香胺染料、异味项目的考核,规定纺 织品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否则判定为不 合格,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新旧标准安全性能指标的对比
指标 甲醛含量/(mg/kg) pH值 异味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mg/kg) 按GB 18401 A类规定执行 新标准 旧标准 ≤20 4.0~7.5 无 未检出
FZ/T 73025-2013《婴幼儿 针织服饰》新旧标准对比
将于2014年3月实施的新标准
编号 执行新标准 标准名称 旧标准 备注
F2027
FZ/T 73025-2013
婴幼儿针织服饰
FZ/T 730253
针织儿童服装
首次发布
婴幼儿针织服饰
2014年3月1日,FZ/T
73025—2013《婴幼 儿针织服饰》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开 始实施,代替了FZ/T 73025—2006《婴幼 儿针织服饰》(以下简称旧标准)。新标 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增 加了多个项目的质量考核指标。新标准的 实施有利于保护婴幼儿群体,促进企业提 高产品质量,也便于检测机构规范操作。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表3 新旧标准染色牢度指标的对比/级 指标 新标准 旧标准
优等品 耐唾液(变色、沾 色) 耐水(变色、沾色) 耐皂(变色、沾色)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4 4 4 4 4 3-4 --
4 3-4 3-4 3-4 4 3 --
4 3-4 3 3-4 4 2-3 --
4 4 3-4 4 4 3-4(深3) 3-4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表2 新标准可萃取重金属含量限量值
可萃取重金属 锑 砷
含量限量值/(mg/kg) ≥ 30.0 0.2

镉 铬 铬(六价) 钴 铜 镍 汞
0.2
0.1 1.0 0.5 1.0 25.0 1.0 0.02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3.3燃烧性能 新标准增加了燃烧性能(45°方向)的测定,对非绒面织物要求火焰 蔓延时间≥3.5s;绒面织物要求火焰蔓延时间>7s,或闪燃时间在07s,但未燃点底布或底布未熔融。而旧标准没有对燃烧性能作出要求。 织物的起燃时间越长或续燃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接触者及时摆脱起燃物, 新标准对燃烧性能的要求能更好的控制易燃纺织品的使用,从而保护 婴幼儿的安全。 1.3.4水洗尺寸变化率 新标准调整了水洗尺寸变化率指标,由原来的直向:-5.0~+1.0(优 等品);-6.0~+2.0(一等品);横向:-5.0~+1.0(优等品);7.0~+2.0(一等品)。统一改为横、直向:-5.0~+1.5(优等品); -6.0~+2.5(一等品、合格品)。新标准除考核成衣(内衣、外衣、 睡衣、连神装)外,还增加了婴幼儿床上用品。此外,弹力产品横向 水洗尺寸变化率不考核。
4 3-4 3 3-4 4 3(深2-3) 3
耐汗渍(变色、沾 色)
耐干摩擦 耐湿摩擦 印花耐洗 (变色、沾色)
印花耐干摩擦
印花耐湿摩擦
---
---
---
---
---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3.7服用安全性 新标准增加了服用安全性的要求,包括儿童上衣 拉带(按GB/T 22702规定执行)、童装绳索和拉 带(按GB/T 22705规定执行),纽扣、装饰物、 拉链等应无毛刺、无可触及性锐利边缘、无可触 及性锐利尖端及其他残次,成品中不得残留金属 针。 1.3.8拼接互染程度 新标准增加了拼接互染程度要求,优等品≥4-5级, 一等品、合格品≥4级。 GB/T 3921-08 A(1);GB 251 沾色灰卡评级

总结
新标准增加了可萃取重金属含量、燃烧性能、服 用安全性、拼接互染、合格品等级等考核要求, 调整了婴儿身高、水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色牢 度指标,调整了缝纫强力、附件规定、缝制规定、 使用说明要求。 新标准的内容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儿童服装生 产和销售,对我国服装贸易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保 护作用。考虑到我国服装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 轨,抵御国外发达国家的贸易性技术壁垒等紧迫 需求,婴幼儿服装标准的制修订重点转移到环保、 安全及卫生等方面。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4 附件规定 新标准修改了对附件的要求,采用适合所用面料 质量的绳带、松紧带(装饰带除外);采用适合 面料颜色的纽扣(装饰扣除外)、拉链及金属附 件;不得使用粘合纽扣;不应使用在外观上和食 物相似的附件,以防婴儿吞食。 1.5 缝制规定 新标准要求耐久性标签需为柔软材料,且置于皮 肤不直接接触的地方;此外,与婴幼儿皮肤直接 接触的面不得有易损皮肤的线头和接缝。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1调整了婴儿身高 新标准定义“婴幼儿针织服饰产品”为年龄在36 个月以内或身高100cm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针 织服饰用品。与旧标准相比,婴儿身高由104cm 调整到100cm。与GB 18401—2010《国家纺织 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婴幼儿用产品适用身 高100cm相对应。 1.2 分等规定 新标准将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三等:优等品、一等 品、合格品。而旧标准只分为优等品和一等品。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3.2可萃取重金属含量 新标准增加了可萃取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引用的 方法标准为GB/T 17593.1~4,分别为锑、砷、 铅、镉、铬、铬(六价)、钴、铜、镍、汞,只 考核纺织材料。而旧标准没有对可萃取重金属含 量作出要求限定。新标准对有害物质的限定要求, 有助于企业对在生产过程中对有毒有害残留物质 的使用,从而保护婴幼儿的健康,详见表2。
新旧标准内容差异
1.3.5缝纫强力 新标准调整了缝纫强力指标,由原来的优等品≥40N,纽 扣≥30N。统一改为衣带≥70N,纽扣≥50N,不分等级。由 于缝纫强力不够而导致物件的脱落,易被婴幼儿吞咽。因 此,新标准有必要提高缝纫强力指标的要求。 1.3.6染色牢度 新标准调整了染色牢度指标,调整了耐皂洗色牢度(变色、 沾色)指标,由原来的优等品≥3-4级、一等品≥3级,改为 优等品≥4级、一等品≥3-4级、合格品≥3级;新标准删除了 印花产品耐洗(变色、沾色)色牢度及摩擦色牢度(干摩、 湿摩)的要求,具体见表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