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数学下册典型易错题汇编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数学下册典型易错题汇编


生的注意力发展有关。如上述错误,低年级学生感知分析的综合水平不高,
在感知一个新事物时,往往忽略了整体,顾此失彼;或者粗略地感知了事
物的整体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因此,他们对问题要求产生一个笼统
的、不精确的初步印象,导致题目意思没看完整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占了
25%。)
师:你知道什么是双数吗?
生 1:(没有回答)
3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题来源:第二单元 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 相关知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简述:此题属于《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问题解决,学生在第一学期积 累一些“求差”类简单应用题的经验,如“告诉总数,拿掉多少,求剩下 多少?用减法解。”这一题的表述与已学的知识刚好相反,并且,让学生自 己独立审题、独立解题。 典型错题: 原题: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课本 相关知识:数位、写数 教学简述:这是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中“读数、写数”教学后的 一道练习题,学生已会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 道数位的意义。 典型错题:
5
错题:猜一猜这个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5 。 错解: 61(或 72、83、94) ◆原因分析: 原因 1.学生思维主要集中在“小 5”,对于“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导致实际写数时颠倒致错。 原因 2.学生对数位的理解不正确。 教学建议: 建议 1.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建议 2.引导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明确题目要求。可 以采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在此基础 上,明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5”; 建议 3.此题的答案不止一个, 为了得出所有符合此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根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 小 5”,先写出个位上的数最大是 9,十位上的数就是 4,依次写下去,符合 这个条件的数还有 38,27,16。 资源链接: 强化练习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 5 ( ) (2)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 3 ( ) (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7 ( )
◆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全面读题,细心解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审题要把题目读
完整,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 如题目中的关键字是 “最接近 70”,
可将这几个字划一划或圈一圈,再从关键字入手,进行分析:最接近 70 的
数,也就是与 70 差距最小的。逐个分析 3 个数字, 68 与 70 相差 2,80 与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期末复习卷 相关知识:数位、写数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认识了数位表中的 个位、十位和百位。 教学用意:增进对两位数的认识,增强学生读题、解题的能力。 典型错题:
6
原题: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 5,第二位是 4,这个数是(
错解 1:8+9=17 错解 2:17-8=9 原因 1:从教材的角度讲, 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题目都是把 “剩下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而本题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已知条 件,把“拿走的数量”作为要求的问题,表述方式正好相反。又因为这题 目出现在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学生学习的重点仍集中在计算的方法上, 所以,作业本随意安排这一改变表述方式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按照原有 的解题方式去解决。 原因 2:从学生的角度讲, ①思维受负迁移的影响(这是错误的主要原因) 。 从一些学生看到“剩下 9 颗这个强信息”后,脑子已经自编的(或者说提 取了以往题目)的模型了: “一共有 17 颗,狐狸摘走 8 颗,还剩下 9 颗。”
4
17-8=9 的算式也“顺理成章” 了。②不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 对于“已 知条件要写在等号的左面,未知的问题要写在等号的右面”理解起来有困 难,他们认为, 9+( 8)=17,所以 17-8=9。 原因 3:从教师的角度讲,①在前期“ 10 以内加减法”和“ 20 以内不退位 减法”的减法教学中,创设的已知情境过于单一,偏于正向思维,如“已 知总数和减少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 ,使学生形成了“解题定势” 。 ②对于数学问题的解题格式没有特别强调,学生没充分理解。 教学建议: 建议 1. 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减法情境模型。 教材中出现了多样化的减法 情境,但没有出现这种本身带有“顺序性”的减法模型,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补充题型,并且在题型比较中凸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建议 2. 重视算式结果和问题的比对能力。 这是让学生通过比对计算的结果 与要求的问题的意思是否一致,达到自我检查。这一点是解决“那些能够 理解题意,但按照自己思路解题的学生”的重要方法,也是培训学生检查 应用题的着力点之一。
)。
错解:这个数是( 54 )。
原因分析:
原因 1:学生审题不全面,不少学生在审题时,目光的注视点是“第一位是
5,第二位是 4”,就直接写下了“ 54”,而没有关注“从右边起”的意思。
原因 2:个别学生对题目不能理解,无法将“从右边起”和“第一位、第二
位”联系起来考虑,也无法与数位顺序表联系起来,所以做题时瞎蒙。
1. 认识人民币 …………………………………………………………… (** )
2. 认识人民币 …………………………………………………………… (** )
3. 简单的计算 …………………………………………………………… (** )
第六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 整十数加一位数 ………………………………………………………
( ** )
2. 整十数减一位数 ………………………………………………………
( ** )
3. 问题解决 ……………………………………………………………
( ** )
4. 问题解决 ……………………………………………………………
( ** )
第七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 ……………………………………………………………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课本 相关知识:数位、双数 教学简述:少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时期已经能区分单数和双数,在第三单 元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数表和数位表,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格,更加 深刻的知道了单数和双数意义。
8
典型错题 :
原题:有下面一些数: 25,27,28,30,43,34,52。写出十位上是 2 的
7Hale Waihona Puke 典型错题:原题:哪个数最接近 70 ?( 68 80 71

错解: 68
原因分析:
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在看到题目“最接近 70”这几个字眼的
时候,首先想到的是 70 前面的数,在三个选项中, 自然而然地选择了 “68”,
并没有逐个去分析每一个数字。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学生在思考问题
时,缺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盲目做题。
建议 2:
9
观察百数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 数位、写数
………………………………………………………… ( ** )
2. 数位、写数
………………………………………………………… (** )
3. 数位、写数
………………………………………………………… (** )
4. 数位、双数
………………………………………………………… (** )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70 相差 10,而 71 与 70 只相差 1,从而判断出与“ 70 最接近的是 71”。
针对性练习:选一选,正确的打“√” 。
1. 哪个数最接近 59?
( 56 95 61

2. 与 40 差距最小的是几? ( 37 49 42 )
3.74 最接近的整十数是几?( 80 70 60 )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教学建议 :
建议 1: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
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建议 2:较强直观教学。以数位顺序表为基础,鼓励低段的学生碰到类似的
题目时能画一画数位顺序表,再根据题目要求,边读题,边在数位表上写
一写,如:
十位
个位 (右)
45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数学下册典型易错题汇编
1
一、错例目录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 图形的拼组 ………………………………………………………… ( ** )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 看图写算式 ………………………………………………………… (** )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说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单数有什么特点?双数呢?你是怎样记住 双数的?单数呢? 1.你能找出表格中的单数吗?把这些数圈出来。
画一画、做标记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一个数,个位上是 7,十位上是 4,这个数是(
)。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和第二位上是 0,第三位是 1,这个数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