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垫片级进模设计

垫片级进模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题目:垫片级进模设计(一行写不下时,写两行)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I一、设计题目垫片级进模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草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模具装配图(A0或A1,结合具体零件决定)1张(3) 模具主要零件图,具体情况结合设计内容,由指导老师指定(4) 课程设计说明书(包含方案选择、设计计算等内容,8000字左右) 1份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方案,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草图3天(3) 计算分析,画模具装配图及主要模具零件图7天(4))编写说明书2天(5) 准备答辩1天五、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设计的全过程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说明书书写,工程绘图图纸表达,外语水平。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本套模具设计,我所设计的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是与其它零件配合使用的零件,主要介绍的是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落料、冲孔工序,设计的模具是级进模。

我首先对冲压工艺性件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然后进行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再进行模具的总体设计,选择合理的冲压设备,最后选择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模具的装配和试冲等十个步骤,完成了对整套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使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和提高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落料,冲孔,级进模AbstractThis set of mould design, I designed in life are extremely common is used together with other parts, the top cover are mainly introduced in stamping production in the most widely used blanking, punching, drawing, flanging process, design of the mould is it the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a moulding compound mould. I at first, stamping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compare a process scheme and sure, then the calculation of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n to the overall design, mould the rational choice of stamping equipment, what choose finally working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die assembly and to stamping etc, completed the ten steps to set of die design and manufacture.Through the graduation design, I not only learned knowledge strengthened before the cold, and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stamping mould design, such as calculation, drawing, consult design material and manual, familiar with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so as to mak e theory and actual production, thus using knowledge comprehensively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my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Keywords: the blanking, punching,progressive die目 录第1章 冲压基础知识 (1)1.1 冲压方法及分类 (1)1.2 冲模的发展状况 (1)1.3 冲模的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 (2)第2章 技术分析 (3)2.1冲裁件的技术分析 (3)2.2经济分析 (3)第3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3.1工件的材料 (3)3.2工件的结构分析 (3)3.3 工件的尺寸精度 (3)第4章 制定工艺方案 (3)4.1工艺方案的分析 (3)4.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5)4.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5)第5章 工艺计算 (5)5.1排样及材料的利用率 (5)5.1.1排样的选用原则 (5)5.1.2 排样设计 (6)5.1.3 材料利用率计算 (7)5.2 压力计算 (8)5.2.1 冲压力的计算 (8)5.2.2推件力计算 (9)5.2.3卸料力计算 (9)5.2.4总冲压力的计算 (9)5.3 计算压力中心 (9)5.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9)5.4.2冲2.10 mm 孔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11)5.4.3 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2)5.5 模具零件结构尺寸确定 (14)5.5.1 凹模的设计 (14)5.5.2 凸模长度尺寸设计 (15)5.6弹性元件的设计 (15)5.7模架的选择 (16)5.8 模柄 (16)5.9卸料板 (16)第6章 模具的工作过程模具的安装调试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冲压基础知识1.1 冲压方法及分类按照板料在冲压加工中的变形力学范围的不同,可以把冲压加工分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及复合变形工序三大类。

第一大类分离工序类,由材料变形部位产生断裂分离机理之不同,可将其分为冲裁、整修、精冲和半精冲四个小组;第二大类成形工序类,由材料变形部位产生塑性变形之变形力学特点的差别,可将其分为压缩类成形、拉伸类成形和复合类成形三个小组;第三大类复合变形工序类,主要是材料在不连续部位上各自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分离,由此可将其划分为分离工序、成形工序复合以及分离与成形工序复合三个小组。

1.2 冲模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用户。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

1.3 冲模的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1.高速铣削加工2.电火花铣削加工3.慢走丝线切割技术4.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5.数控测量。

模具先进制造设备主要有:1通用压力机2冷挤压压力机3双动拉深压力机4板料多工位压力机5高速自动压力机6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7摩擦螺旋压力机8压铸机9液压机。

第2章技术分析2.1冲裁件的技术分析冲裁件的技术要求有:材料为10号钢;厚度为1mm;由零件图初定方案为级进模;公差等级为标注公差等级为IT13级。

2.2经济分析从零件图可知零件整体为板材,所以坯料的利用率会高些,零件材料为45,符合强度理论,有一定的经济性。

第3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3.1工件的材料该冲压件材料为10号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适合冲裁3.2工件的结构分析结构相对简单,最小孔径为10.2mm满足最小孔径要求(表2.2),孔与孔之间最小距离为20.15mm,满足最小孔距要求,因此可以同时冲出,孔与边缘最小距离为12.5mm,也满足要求。

3.3 工件的尺寸精度精度等级采用IT13,满足普通冲裁经济精度要求。

综上所述,该工件的冲压工艺性良好。

第4章制定工艺方案4.1工艺方案的分析(表一)表1 模具特点比较4.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该零件结构看出,生产该零件的冲压工序为:冲孔和落料。

根据上述工艺分析的结果,可以采用下述几种方案:方案1: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2:落料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3: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但生产率底,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2工件精度和生产效率都高但模具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操作不方便;方案3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因此选择方案3。

4.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模具类型的选择根据上述方案这里选择级进模。

(2)定位方式选择利用无侧压装置的导料板导料,侧刃定距,导正销精定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