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考研经验——我的漫漫考研路文|田S/凯程网课学员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一、前期分析2017年5月2日,我正式开始准备考研,本科是法语专业,研究生选择了学科英语,因为想到学校里做教师,而我自己这个专业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是读博到大学里去,所以选择了考英语。
接下来面临的是英语专业知识不强,虽然自己英语也不错,但想考上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要花些功夫的。
另外就是333四门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着实有些不易,当时自己还在工作,准备的时间也是比较紧,尽可能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对工作也不怎么上心,除了周五晚上休息一下,基本上都在看书。
我起床的时间没有固定,但基本上都是在7点半以前起床的,晚上也是11点过就睡觉,因为我觉得精神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会很低,复习累的时候就睡觉或者看看综艺。
我18年考研是考得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专业,总分396,英语一81,政治70,333教育综合128,908英语教学法117。
这一年的复试线是389,所以我的分数虽然在别的专业看起来很高,但在这个专业、这个学校并不算高,只是以42名的成绩进入了复试。
本校本专业进入复试的好像是64个人,最终录取了41名,最高分有考430多的。
而且,纵观全国,这个专业在任何一个师范院校的分数都很高,报的人也很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调配的可能性也不高,尤其是双非学校还是跨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考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这个专业,要想保险一些,初试分数最好是要考到400分以上,这样复试的时候才不容易被刷,初试排名靠后的考生想要逆袭是比较困难的,口语、经历、能力都非常重要。
今年原本是准备考陕师大的,一战落榜后经过调整5月份正式进入复习状态,仍然准备陕师大,因陕师大9月下旬出招生简章,不招跨专业考生。
所以经过各方面的权衡比较后,临时换到了福师大。
以下分数是19年福师大学科英语的考研各科分数,总分410。
现在分学科谈谈自己的准备经验。
二、关于英语二(88)书:张剑英语一(97-18)、英语二(10-18)、百词斩考研和GRE词汇、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这一门科目考英语二的学生也要做做英语一,英语一要稍微难一些,对于提高能力很不错的。
英语一定要尽早开始,因为它需要积累,慢慢地进步,不可能像政治一样抱佛脚。
后期冲刺阶段可以减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但前期一定要用心、用时间。
对于考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门并不难,但要考到85甚至90分以上也是比较难的。
我自己就是客观题部分(完型、阅读、新题型)比较好,基本上可以达到满分,最多也就扣两三分,后面作文和翻译是很考功底的,翻译不仅是要翻译意思到位,还包括各种特殊翻译的处理,比如抽象名词如何翻译、被动语态如何译、定于从句应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要学习。
一定是要做精读,而不是泛泛地做完题就不管了。
最开始可能做一篇要用几个小时,但如果真的每字每句都弄懂了,后面提升是很大的。
客观题部分:从一开始准备,坚持每天做一篇阅读(就是选择题部分),做的时候按考试一样,先看题,再通读全文勾画与选项相关的句子,做标记,再看题,一一找答案。
考研英语很多时候考的就是同义替换、变一下句型结构、换一种说法,千万不能看到自己在原文遇到过的单词马上就选,或者自己没有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马上排除,因为陷阱往往就是设置在这些地方的。
之后就是做精读了,精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不要只记中文意思,或者只记第一个意思,事实上,考研的单词很多时候并不是考它的第一个意思,比如address这格单词在考研英语里几乎不会用它“地址”这个意思,而是“处理、应对”,当然也不必一股脑地把所有意思一下子就记下来,这种是不现实的,而是先记它在那一个句子里的特殊意思。
记笔记时把它的同义词、反义词、动词形式、名词形式、副词形式都记下来,以及利用词根词缀、构词法、甚至单词的起源、背后的故事、图画来记忆单词,这样不仅记忆更牢固,而且一下子就记住了一大堆的单词。
只要把一篇文章弄扎实,越往后做会发现生词越来越少,老熟人越来越多。
翻译部分:这一部分不用一开始就准备,在做阅读的时候,在能力达到的情况下,可以在做精读的时候做口译,能力上去后,可以每次拿一段阅读来做笔译。
翻译技巧和方法可以用武峰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最经常出的考点就是定语从句、被动语态、抽象名词、无灵主语的处理。
作文部分:不要相信在考前来背几篇模板或者范文,这种注定是得不到高分的。
在做阅读的时候,把好的句型词汇记下来做仿写。
真正好的作文绝不是背的模板,而是基于能力基础上的,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你说老师在批改的时候,看到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和as the economy is on a tear时,你觉得他会给哪一个高分呢?还有作文里所用的单词一定要具有多样性,不要反反复复的就用那一个单词,就如老师看到满篇的development和用advance、expansion、take off、pick up等来替换使用时,哪一个的分更高呢?当然除了词汇的多样性外,还有句型的多样性、逻辑性,转折的词汇和短语那么多,为什么满篇的but,however呢?还有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一定要用上,平时做阅读时,积累好的表达和论据、句式等等。
个人建议英语第一遍可以按照真题顺序做,第二遍可以按照阅读的领域做,比如教育类、法律类、经济类、政治类等等,这样可以更集中的积累相关领域的词汇以及知识,这些不仅有助于阅读,也可以用到作文里面。
三、关于政治(76)资料:肖秀荣全套、蒋中挺800题和五套卷、徐涛八套卷。
第一遍:政治我基本上都是从7月份开始准备的,前期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今年我增加了蒋中挺的800题,他的刚好和肖秀荣的互补,是分版块出的题,可以看完辩证法或者认识论,再去做他这一板块的题,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一定要记自己的错题,没有记清楚的题单独记在错题本上,因为我自己就是以前错的题总是会反复错,错题本也可以做最后一周复习的材料。
我基本上45-50天可以看完一遍,坚持每天看一章,不管多与少。
一定要重视选择题,都说政治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分析题的全国平均分都有30分,所以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第二遍:还是一样的步骤,这一步做完基本上已经到10月初了。
第三遍:看知识点提要或者精讲精练重要章节,做之前的错题。
接下来冲刺阶段就是看形势与政策,背考点预测,加上做冲刺题,背肖八肖四(一定要重视,知识点很多都能压到,今年有一题连题目的问法都是一样的)。
最好是以一个老师的资料为主要的,但不要只做一个人的,尤其是选择题,会产生惯性思维,但也不要用得太杂。
这个阶段要好好背大题,至少要把肖八肖四背熟,有时间可以背背考点预测或者徐涛的小黄书。
这几个老师的公众号也要关注,里面有些干货。
四、关于333教育综合(131)资料;凯程网课、应试解析、真题、应试题库、自己的笔记、四本参考书目.专业课一定要研究目标学校的出题风格,同时要看其它院校爱出的知识点。
比如陕师大之前的题都是重点很明确,不太出偏的知识点,但是据说今年是考得很灵活的。
但福师大就是喜欢从小知识点切入考分析题简答题。
这门课花的时间最多,也最让人崩溃。
反复背反复忘,我两年考研里书都翻烂了,但是每次看都还是觉得很多都没有掌握。
如果想考高分,一定要多背,了解目标学校出题风格。
我这一门课从一开始就是重点准备科目,不仅因为没有基础,而且要背的东西实在太多。
我已经记不得自己背了多少遍,总之就是反复背。
第一遍是跟着凯程的基础班做了一遍笔记;第二遍跟着强化班的课程做了第二次笔记,这也是我接下来复习的主要资料。
做笔记一定不要抄书,而是搭建知识框架,记关键词,然后自己拓展。
接下来看了第二遍强化班课程,这一遍是倍数播放的,让自己再熟悉框架和知识点。
看一遍凯程的视频基本上都是要一个多月,但是认真看下来是很有收获的。
背的时候一定不要挨着书一字不漏的背,事实上,考试都是踩点得分的,只要关键知识在,阐述性的话并不需要和书上一样,而且你会发现,只要看了几遍书,有个大概的印象,自己都是能阐述的。
当然,时间多、记忆力好、喜欢背书的同学可以全篇背也是没问题的。
一定要首先把重要的知识点背下来,先背一级框架、再是二级框架、再到三级框架,这些背熟了之后再细化。
对于不重要的知识一定要有印象,背下关键词和前两级或者三级框架,这样就算遇到,利用自己已有知识和胡侃的能力,也是会得到大部分分数的。
福建师大则是爱考细节性的、小知识点,喜欢从小地方着手出题,或者有些我们认为并不重要的,例如今年考的知识的价值、隋唐的私学,这些并不是我们平时复习的重点,但只要自己记住了关键的地方,再加上阐述,一定会得到一些分数,也不会觉得无从下笔了。
所以,333的准备总结起来就是先大后小、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先框架后细节,一定要研究目标学校的出题,如果目标学校喜欢出重要的知识点,那就一定要重点掌握这些知识,也要对其它知识给予一定的关注,如果目标学校喜欢出小知识点,那复习时一定要全面,但重要的知识千万不能忽视。
还有最好是要自己做笔记,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记忆方法。
前期可以每看一部分就看一课应试题库,后期可以每天看一套真题,每周做一套模拟题,看看答题技巧、时间分配、卷面分配等等。
我这两次考试333的时间和答题纸几乎都是没有够的,几乎是做到了最后几分钟,答题纸也达到了最后一排。
顺便说一下,我们那里专业课的答题纸是12张白纸,没有题号,没有线,只有边框,所以一定要分配好卷面。
题型基本上都是名词解释、简答和分析题,一些学校如陕师大等还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题等,这些也无需单独准备,即使考到了,只有知识掌握牢固,都没什么好怕的,考的都是那些东西。
而且不要把中教史、外教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完全割裂,既然放在一起,他们就是联系在一起的,答题的时候有的是可以相互运用的,参考答案也只是参考而已。
教育学原理本来就是从以前的教育史中提炼出来的一般性原理,有的东西是可以达到中外教育史中,同样的,他们都是可以相互运用的,尤其是分析论述题一定要灵活,要有自己的想法。
在问为什么、怎么做时无非就是从国家、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等层面进行思考,又或者是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生观、教育评价、教育管理、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
而且有的时候背诵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书上的来答,一定要总结,找出通用的东西,记忆的时候可以利用逻辑、顺口溜等等各种方法。
但切记不要死背书,要不然会很痛苦的。
这门课也不要怀疑自己,因为它就是背了忘、忘了背。
但是当你真的掌握的时候,这些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理论可以运用到英语作文,复试的时候很多论述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