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ppt
文化传统
三 峡 大 学 “ 求 索 溪 ” 毕 业 纪 念 石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三峡大学剪纸女孩伏萍作品
三峡大学建筑手绘图(2013届毕业生纪念
历史沿革
(三)宜昌职业大学(1978年~1995年) 1978年9月,宜昌市政府成立宜昌高等工业专科班;1983年5月更名为 宜昌职业大学。 199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发文(鄂政发[1995]94 号),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合 并组建湖北三峡学院,为省属本科高校。 三、三峡大学时期 2000年3月,教育部批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与湖北三峡学院合 并组建三峡大学; 2004年,三峡大学本部完成校园扩建,其余三个校区的本科专业全部 搬至本部,实现一地办学目标。 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三峡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 单位; 2009年,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签定协议,部省共建三峡大学。
历史沿革
二、湖北三峡学院(1946年~2000年) (一) 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46年~1995年) 1946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省立宜都师 范学校; 1950年改名为宜昌师范学校; 1958年夏迁至宜昌办学; 1958年秋更名为宜昌师范专科学校,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为其题写了校名; 1977年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宜昌分院; 1978年更名为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49年~1995年) 1949年11月,湖北省政府创建湖北公医专科学校; 1958年湖北公医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宜昌医学专科学校; 1993年6月更名为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1978年~2000年)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新建本科院校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同年5月 水电部发文建校,其为一所直属水利电力部、专门培养水利电力行业建设 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为原水利电力部八大本科高校之一。同年 9月,学院在全国 14 个省、市招收本科新生 124 名。 1988年4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合并后 组建能源部和水利部,学校直属于能源部; 199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能源部撤销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 属于电力工业部,为原电力工业部六大本科高校之一。 1996年5月,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 汉水利电力大学,分为武汉本部和宜昌校区,并于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 立项审查,顺利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行列。
学术研究
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学术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
文化传统
校训—求索 “求索”连用成词,源于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 原名作《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 “求索”为校训,言简意赅,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气 息;既具有三峡特色,又突出学校风格。“求索”是三峡大学 文化精神的内核,更是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 类自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坚定意志以及 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传统和科学精神。“求索”校训体现了学 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体现了 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取法于古典名篇,而且充分反 映出三峡大学的独特理念,传递出教育目标与办学理念方面的 个性化追求。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三峡大学有专任教师1985人,其中教授397人, 副教授9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3人;有博士生导师46人, 硕士生导师77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电气工程专业教学 团队),省级教学团队3个(电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水利水 电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医学专业形态教学团队);有“楚天学 者计划”设岗学科46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 授及楚天学者7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1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 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2人,湖北名 师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有18人入选湖北 省新世纪人才工程;学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强高校”。
三
峡 大
学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1
目录
一、学校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师资力量 四、学术研究 五、文化传统
学校概况
三 峡 大 学 孔 子 圣 象
学校概况
三峡大学坐落于湖北 省域副中心城市、水电之 都宜昌,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 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湖 北省重点建设大学。
师资力量
三峡大学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诺 贝尔奖获得者艾伦·麦克德尔米德与温诗铸、葛修润、袁国林、 刘广润、陈厚群等21位院士在内的273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学术研究
从2010年到2014年该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00余项, 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 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近560项,累计项 目经费达9.5亿多元;有1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 等奖9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8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奖励 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 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53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 论文累计97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的论文3300余篇;有10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 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
学校概况
三峡大学自1949年开始举办全日制大学专科教 育,1978年开始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1996年开始 举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与武汉大学等 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0年3月由先后 直属于原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 电力公司的原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武汉水利 电力大学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更为现名。 2013年正式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独立培养博 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