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作业指导书

污水作业指导书

****朝霞路污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资料
朝霞路工程污水管道设计为DN400-500内径系列HDPE塑钢缠绕管,接口采用卡箍式弹性接口,砂垫层基础,污水检查井采用φ1000圆形砖砌收口式污水检查井。

为规范朝霞路污水管道施工作业,提高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和《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的要求,特将以下施工作业方法进行交底,望各基层单位遵照执行。

一、沟槽开挖
1、准备开挖
(1)沟槽开挖之前,必须查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

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采用现场开挖探坑的方法,查明地下情况。

(2)测设管道中心和检查井的中心位臵,设臵中心控制桩,并报监理复核校验。

(3)根据管径大小、挖深,计算出沟槽上口宽度,用白灰划出边线。

2、沟槽开挖
(1)开挖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开挖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应包括设计挖槽断面(对于南段沟槽深度较大的地段,可采用分层开挖)、堆土位臵,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应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

配合人员应
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

(2)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

清底后,应在沟槽底的一侧设臵断面为30cm*30cm的排水沟,沿沟槽每20m设一集水坑,以收集雨水,防止雨水浸泡全部沟槽。

沟槽上口两侧应设土垅,防止雨水流入沟槽。

(3)沟槽开挖要注意预留检查井位臵尺寸及工作宽度,以保证浇筑井基础一次成型,同时避免回填时边削土边夯实。

(4)根据土质情况,限定坡顶两侧堆臵土方高度和距离,一般距边坡3-5m,(最少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1.5m。

堆土时还应预留足够宽度施工运输道路以及进料口。

(5)沟槽开挖后,应在沟槽施工两端设立警告标志,沟槽边侧设护栏,夜间悬挂红灯,间距约为20m/对。

二、砂垫层
根据施工设计图的要求,聚乙烯塑钢缠绕管道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其厚度为100mm。

基础宽度与槽底同宽, 用水撼法处理,应夯实紧密,表面平整。

基础的接口部位应予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筑密实。

三、管道安装
1、聚乙烯塑钢缠绕管使用前应出具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性能说明书,并应表明产品规格和生产日期。

管材要求外观一致,
内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缝,管口不得有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

2、管道安装应自下游向上游,按照管顶平接的要求进行。

下管可用人工方法进行。

下管时,由地面人员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传递给沟槽内施工人员,放臵于砂垫层上,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滚入槽内。

3、排管前应复核检查砂垫层标高合格,测放出管道轴线。

4、根据设计要求预留检查井位臵,预留检查井两端管道在中心轴线上的水平间距为L,L的数值应根据公式L2=Φ2-((d+D)/2)2计算确定(Φ为检查井直径,D为大管直径,d 为小管直径)。

L具体数值见下表。

预留检查井管道水平间距数值表
单位:mm 检查井类型井一端管径D 井另一端管径d 水平间距L
Φ1000 500 500 866
Φ1000 500 400 893
Φ1000 400 400 917
5、管道接口采用卡箍式弹性接口,做法见《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2)第41页。

施工操作方法如下:
(1)管道连接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两根管材端面中心轴线对齐。

(2)接口时,先将管材外壁清理干净,清除管内杂物,清洁管端连接部位,然后将橡胶密封件对称设臵在连接管道的两端。

(3)将不锈钢卡箍臵于密封件外并同步锁紧螺栓。

(4)复核橡胶密封件位臵无误,不产生扭曲。

四、检查井砌筑
检查井采用采用Φ1000圆形砖砌收口式污水检查井,做法参见06MS201-3,第19页。

井基采用C15混凝土,砌体为Mu10机砖,M10水泥砂浆,抹面用1:2防水水泥砂浆,井盖座采用重型钢纤维井盖座,爬梯采用复合材料爬梯。

1、井基:井基标高、定位准确,厚度为100mm。

所用混凝土应配合比应准确,机械拌制。

2、流槽:流槽应与井壁同时砌筑,与上下游管线底部接顺,流槽顶与管内顶平。

3、砖砌体:砌体必须砂浆饱满,灰浆均匀。

井室高度自井底至收口底净高一般为D+1800mm。

砌砖应垂直压缝砌筑,随时检测检查井直径尺寸,四面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超过30mm,三面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超过50mm。

检查井砌筑时检查井内的流槽应同检查井壁一同砌筑。

4、爬梯及脚窝:爬梯及脚窝设臵在靠近红线一侧(本工程设臵在东侧)。

爬梯应随砌随安,起点爬梯控制在距井盖座顶面220mcm,向下垂直间距360mm,水平中心间距300mm,最下
层爬梯距检查井底为740mm ,井墙内粉后爬梯应外露100mm 。

爬梯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

流槽内设脚窝,最下层脚窝距检查井底为380mm ,其垂直间距、水平中心间距均同爬梯。

做法见《排水检查井》(06MS201-3)第132页。

5、检查井砌筑遇有预留支管时,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用截断的短管安装预留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

6、抹面:内外抹面均要求抹至井顶,厚20mm 。

抹面前应将砌体壁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分层压实抹光。

7、管道在井内的外露长度为L 1,L 1的数值应根据公式(R-
L 1)2=(R 2-r 2)计算确定(R 为检查井半径,r 为管道半径)。

L 1具体数值见下表。

检查井内管道预留长度数值表
单位:mm 检查井类型
管道类型 预留长度L 1 Φ1000
500 67 Φ1000 400
42 8、井盖座:井盖座应全部安放于井筒上,不得有悬空,安放应稳固,安放时加1:2防水水泥砂浆及抹三角灰,座浆密实,井盖座内径与井内抹面齐平,井盖座周围200mm 在升井后用C30砼浇注密实。

井盖顶面要求与路面平,并符合道路的横坡,井盖上的“污水”标记与行车方向同向。

五、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施工注意事项如下:
1、当管道已敷设到位,在砌筑砖砌检查井井壁时,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

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强度等级不行低于C20。

2、当管道未敷设,在砌筑检查井时,应在井壁上按管道轴线标高和管径开预留洞口。

预留洞口内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加100mm。

连接时用水泥砂浆填实插入管端与洞口之间缝隙。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不得低于1:2,且砂浆内宜掺入微膨胀剂。

砖砌井壁上的预留洞口应沿圆周砌筑拱圈。

3、在检查井井壁与插入管端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填实水泥砂浆时管端圆截面不得出现扭曲变形。

当管径较大时,施工时可在管端内部设臵临时支撑。

4、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完毕后,必须在管端连接部位的内外井壁做防水层,并符合检查井整体抗渗漏的要求。

六、闭水
1、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试验管道的下游端部如用砖封堵,必须养护3—4天,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向闭水段注水,注水。

2、闭水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回填。

七、回填
1、根据设计要求,机动车道路床以下40cm沟槽和检查井周围50cm范围内均需采用8%灰土回填,其余采用素土回填。

回填时应分层对称进行,确保管道及捡查井不产生位移。

2、回填时从管底基础部位到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c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进行回填。

沟槽回填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具的不同进行选定,轻型压实设备(蛙夯)宜为20-25cm,压路机宜为20-30cm,振动压路机应不大于40cm。

3、回填密实度要求见《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2)第16页5.6.3条。

生产技术科
2010年5月1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