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 3.3 水资源学案 (新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3 水资源学案 (新版)粤教版

3.3 水资源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或办法。

4.通过认识我国水资源的国情以及探讨解决水资源的途径,树立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预习要点1.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2.认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达标练习1.通常把_______上的______资源称为水资源。

_____水和_________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河湖的_____、水量的_____,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________。

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_____以上,北方不足_____。

3.从时间分配看,_____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______期,水资源较为_____,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______季降水少,河流处于_____期,水资源不足。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为主。

5.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_____灾害频繁、农业生产________的主要原因。

6.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我国一直以来重视_______工程的建设。

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___。

例如,______工程和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长江、黄河的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8.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我国正在实施__________工程。

该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三条调水线路,把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______和_______地区。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9.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_____,_____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利用率_____,浪费惊人。

此外,严重的_____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因此,__________、保护________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0.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规律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多西少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11.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A.水污染问题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D.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12.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问题大,不用节约B.空间分布较均衡C.浪费不多,但污染严重D.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减少13.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A.江河湖泊水B.高山冰雪融水C.大气水D.地下水1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D.东北多,西南少15.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开发地下水16.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跨流域调水D.防止水污染17.世界水日是()A.3月 22日 B.6月25日 C.7月8日 D.10月15日18.地下水严重超采,极易导致()A.水土流失 B.森林破坏 C.地面沉降 D.火山、地震19.华北平原发展经济的限制性条件是()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20.下列属于节水农业措施的是( )A.自流灌溉 B.大水漫灌C.种植耗水多的作物 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探究案一、要点回顾分布空间分布: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影响耕地类型: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自然灾害:旱涝水资源制约经济发展工程措施季节变化大:兴建水库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现状水资源供应紧张利用率低,浪费惊人严重的水污染解决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二、问题展示1.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的表现?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表现?3.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4.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如何解决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三、课堂小结1. 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

3.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水资源不足。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5.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6.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我国一直以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长江、黄河的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8.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分为东、西、中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此外,还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9.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

此外,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

因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拓展交流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A.输水线路较短B.人口少,最为经济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2.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 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3.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秋季多、春季少4.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水能蕴藏量占我国水能蕴藏量的()A.60%B.40%C.70%D.90%5.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位B.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C.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D.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6.下图是一幅漫画,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读表回答7~8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调查项目长江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人口53.5 44.4水资源80 14.7耕地资源35.2 59.27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8.针对水土资源配置情况,经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 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9.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10.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

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2013年4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惊现当地工矿业排放尾矿水造成的“牛奶河”。

2013年7月1日至5日,广西贺江贺街至合面狮水域陆续出现镉、铊超标导致的死鱼现象。

这两起事件都严重影响了沿岸和下游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甚至影响到了水生生物和农业生产。

据此完成11~12题。

1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陆地上的冰川 B.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湖泊水、地下水 D.海洋水和河水12.上述水资源遭污染的地区,应采取的的必要措施是()A.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B.污水处理,暂停自来水供应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13.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4.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我们每一个人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 )A.开采地下水 B.治理水污染C.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15.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球”,其中冰川水是地球总水体的主要部分D.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现象比较严重16.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河流)的水调往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河道,经过、、、、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水库调水,经过、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左右,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