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贵州社会实践报告

赴贵州社会实践报告

附件5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个人总结报告书
项目名称:“多彩贵州”民族文化探究
申报团队名称:
组队方式:
姓名: XXXX 系别/班级:摄影系xxxx
项目类别:
□时代主题实践类
□“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志愿服务类
□环保、公益类
□考察研究类
□其它
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委员会制
2011年5月
约在农历“小暑”到“大暑”之间,以早稻成熟为标志。

因为各村水土、气候条件不尽一致,早稻成熟往往会相差一天或几天。

所以即便在同一个乡里,各村的“吃新”也会有先有后。

“吃新”又叫“尝新”。

节日这天,村民们早早来到田间,精心摘取颗粒饱满的稻穗,捆扎成稻束,把它们悬挂在农舍门厅的两旁,供奉在中堂的桌案上,祭拜谷神和祖先后,全家人按照长幼辈分,依次入座就餐。

餐席虽较丰盛却并不铺陈,以新米饭、米粉蒸肉为主,还有鲜嫩的茄子、辣椒、黄瓜、南瓜、豆荚等时令蔬菜以及鸡、鸭、鱼、肉等。

赶集和斗牛是吃新节的节庆特色。

吃新节是苗族人民庆丰收的节日。

节日前,人们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马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绣好美丽的衣裙、飘带,备好银花首饰;小伙子们则忙于修整和添置芦笙……吃新节也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和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邀约,前去赶集或看斗牛比赛。

一大早,寨子里的姑娘们陆续走出家门,赶到附近的芦笙场上跳起芦笙舞。

苗家人有一句谚语“芦笙一响,脚就发痒”。

苗家人认为芦笙是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芦笙发出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声音。

芦笙场上,哪个小伙子的芦笙吹得好,就会赢得姑娘们的芳心。

此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 这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因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 更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多参加实践活动, 对德智体本身来说是课堂教育的延续。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 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大学生可以在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 发挥自己的才能, 开创自己的基业, 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 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

“多彩贵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正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涉及贵州的方方面面,所以才多彩!
院团委实践部制
2011年5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