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及顶管施工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洛阳市涧西区王祥河(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编号:填报说明:本表要求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洛阳市涧西区王祥河(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审核:编制:河南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4)二、工程概况 (4)三、施工组织方案 (6)四、质量保证措施 (23)五、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24)六、雨季施工措施 (24)七、施工进度计划 (27)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2-2008)。
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3、国标图集《排水检查井》(GB/T23858-2009)4、国标图集《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14S501)5、国标图集《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6、国家、行业相关设计、施工、试验规范与规程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位于涧河以南。
工程南起三岔口水库,北至K2+800为第六标段,全长米。
本工程为的污水管道工程,起点(三岔口水库),终点(K2+800)接同期设计污水井。
管道总长约1800米,主管道设计管径D700mm。
1)、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Ⅱ级),管材标准GB/T11836-2009。
管径小于d700mm的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污水管道的砂石基础选用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
管道埋深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1)、(K2+800—三岔口水库)全线共设37座污水检查井。
检查井选用Φ1300mm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
2)、检查井井盖及井座采用聚乙烯高强复合材料,具体尺寸参照《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第22页施工。
检查井砌筑1)、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检查井内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表面应采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管道内底高程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在井室砌筑时,应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砼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3)、检查井盖板配筋参见选用图集。
4)、检查井除按照选用图集施工外,还应按以下要求加固:内外壁全部用1:2防水砂浆抹面,抹至检查井顶部,外壁后20mm,内壁后15mm。
井基础改用C20砼,井基础厚度20cm,井基础直径放大30cm。
将井框坐在吧小于5cm后的C20混凝土上的同时,在C20混凝土满包井框和井筒,混凝土以下回填材料为水泥稳定土(水泥:土=6:94),回填范围为井周围50cm,并且回填时须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满足压实度要求。
按图纸设计井筒内需要加设安全防护网。
5)、在施工中除道路交叉口检查井井位不能移动外,其余各井均以不管为原则,可适当移动,移动距离部不能大于3米,且不与其他管线冲突。
土方回填土方回填采用机械结合人工方法,管道经闭水试验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后进行回填。
1、回填土应分层铺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
2、回填土夯实采用压路机及蛙式打夯机械,对边角等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顶以上采用压路机进行。
每层夯实后必须进行土方密实度检测,达到回填土密实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回填。
3、回填土土质必须符合回填要求,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垃圾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回填。
自然条件本工程沿线大部分都处于农田上,沿线还穿越了2个村庄和1条村道路,整条污水管道穿越树林,砍伐树木共计需要98棵。
场地地处断陷盆地中部,、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北高南低、场地开阔。
三、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检查井土方开挖夯实井底顶管施工浇筑井混凝土基础砌筑检查井闭水试验管沟回填测量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网和高程控制点正确地进行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主要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造物位置、堆土料界线、中心桩、方向桩,并设置固定可靠的护桩),是该工程施工的第一项工程内容。
测量放样工作的准确性,对施工进度、质量有直接影响。
因此施工测量工作要符合设计要求,做到正确无误。
2)开挖前对管道测量放样首先应确定管道中心线,使用经纬仪确定管道中心线,同时钉出标桩。
用白灰线标出沟槽开挖范围,并察看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有无其它障碍,制定应对方案及处理措施。
沟槽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修整沟底、沟壁,测量通机械开挖土进行,保证每10-20M测量一次高程。
标桩要钉在管道转向处及井位上,管道直线上要每隔50米左右钉一个,并且标桩要编号,量出管线实际长度。
根据设计图纸及平面坐标系统,测放出管线的平面位置,在周边设立控制桩。
沟槽开挖(1)沟槽开挖宜分段快速施工,曝沟时间不宜太长,应立即做好灰土垫层砌筑综合管沟或在管道安装完毕及时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
(2)挖好的沟槽,沟底应平整,沟边不塌方,沟槽应有足够的宽度,保证管沟砌筑或管道安装好后的中心线、标高和坡度均能符合设计要求。
(3)给水排水管道与建筑物、其他管道的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
在管道工程施工中,沟槽开挖的工作量占整个工程的很大比重,应该合理的组织沟槽开挖。
在本项目工程中,管沟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人工整形的施工方法,在部分机械不能到达的位置,采用人工开挖施工的方法。
(1)机械开挖a、机械开挖应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和扰动沟槽底面,开挖时槽底应预留米左右土层不开挖,由人工清挖至设计标高。
b、开挖时,应根据施工测量的标高控制桩沿桩进行量测,随时提醒挖掘机司机控制开挖深度。
c、沟槽开挖需要支撑时,挖土应与支撑相互配合,机械挖土时及时支撑,以免槽壁失稳导致坍塌。
d、对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可能临时迁移,如无法迁移,挖出必须外露,应采取拉、托等加固措施,同时对挖掘机司机作详细交底,如无把握,改用人工挖土。
(2)人工开挖在机械无法施工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开挖。
人工开挖沟槽,应集中人力尽快挖成,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人工开挖沟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沟槽应分段开挖,并合理的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及开挖尺寸。
b、开挖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5m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应保持沟壁完整,防止坍塌,必要时应支撑加固。
c、开挖的沟槽如不能立即铺管,应在沟槽预留~的土层暂不开挖,待铺管时挖至设计标高。
d、沟槽底不得超挖,如有局部超挖,应用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夯实至接近天然密实度,或用砂、砂砾石填补。
槽底遇有不宜清除的大石块,应将其凿至槽底以下不少于,再用砂土填补夯实。
e、开挖沟槽遇有管道、电缆或其它构筑物时,应严加保护,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会同处理。
(3)槽边堆土的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a、沟槽开挖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规范化可以作为沟槽的回填土,故开挖出来的土一部分可以运作回填,剩余土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堆在槽边的土方,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应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
沟槽弃土应尽量堆在沟槽的一侧,如沟槽较深,可两侧堆土。
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不宜小于,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b、沟槽堆土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测量标志以及其他有关物体,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4)沟槽开挖注意事项a、沟槽开挖时,应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情况、操底标高控制范围、安全要求等。
b、挖土机械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挖槽是为了确保槽底土壤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米左右不挖,此层用人工清除。
c、在道路交叉口开挖沟槽,应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和警告标志,如护栏、路障、危险旗,在夜晚悬挂红灯。
(5)沟槽开挖的质量标准a、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b、槽壁平整,边坡坡底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c、槽底不得受水浸湿或受冻。
6)沟槽断面的底部宽度控制B=D1+2(b1+b2+b3)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可按下表取。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宽度,一般取150~200mm。
B3——现场浇筑砼或钢筋砼管道一侧模板的宽度注:1、槽底设有排水沟时,b1应适当增加;2、采用机械回填管道侧向时,b1需满足机械作业面宽度要求。
1)沟槽开挖后根据土质情况确定打密撑或疏撑。
A、支撑采用木材支撑,其构件规格宜符合以下规定要求:①撑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长度不宜大于4m。
②横撑宜为园木,其直径沟槽宽度具体选择粗细,且梢直径不得小于100mm。
③横梁或纵梁宜为方木,其断面不宜小于150mm×150mm。
B、撑板支撑的横梁、纵梁和横撑的布置应符合:①每根横梁或纵梁不得少于2根横撑。
②横撑的水平间距宜为—。
③横撑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m。
④纵撑板与沟槽壁应紧密结合,若沟槽壁不平整应使用铁锨将其铲平。
⑤横撑与撑板应使用铁制抓钉钉牢,不松动。
C、在软土或其它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挖沟槽的深度不得超过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再次交替的深度宜为—m。
并根据沟槽深度、荷载条件等因素可采用密撑对槽壁进行支撑。
D、撑板的安装要与沟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要填实。
E、横排撑板要水平,立排撑板要顺直,密排撑板的对接要严密。
F、横梁要水平,纵梁要垂直,且必须与支撑板密贴,联结牢固。
G、横撑要水平,并与横梁或纵梁垂直,且要支紧联结牢固。
在沟槽开挖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用水或雨水流入沟槽,保证原有建筑物和管道系统的安全使用,并应保持场地排水畅通。
具体措施如下:①地下管道的施工,应尽量缩短基坑或基槽的暴露时间。
在雨季施工时,应在沟槽两边修筑围堰防止雨水流入并在沟槽上遮盖塑料布,确保工程安全。
②在现场堆放材料和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场地排水畅通,需要大量浇水的材料,宜堆放在距基坑或基槽边缘5m以外,浇水时应有专人管理,严禁使水流入基坑或基槽内。
③施工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地基与基础时,应将基槽底夯实不少于3遍,并应采取快速分段流水作业,迅速完成各分段的全部工序。
管道敷设完毕,应及时回填。
检查井等的地基与基础,应在邻近的管道敷设前施工完毕。
④对场地给水、排水等设施,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并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
地下管线施工,排水是关键。
本工程沟槽外一侧堆放土方,另一方堆米高土堆,以防水流入沟槽。
在沟槽堆土区外增设临时排水沟,将沟槽沿线的雨水和地表水引入,并在适当位置设置集水坑,用水泵强排至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