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
3.中药药效学: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4.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机体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5.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具有双向作用,表现为同一种中药可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
6.适应原样作用:是指某些补虚药能增强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有害刺激损伤的非特异性的抵抗力,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
7.中药四性: 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8.双相调节:指某些药物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的方向转化.药理大题1、是否可以把清热解毒药与抗生素完全等同?答:不可以。
因为目前还没有在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有哪一个清热解毒药的体外抗菌作用强度与抗生素相似。
但是,有的清热解毒药虽然没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但在临床上对许多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认为,清热解毒药的抗菌作用与其调节机体的功能有关,是其它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解热、抗炎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药理作用比抗生素要广泛。
2.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答:柴胡“疏肝解郁”功效的药理基础是其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和利胆作用,其保肝作用机理是由于皂甙对生物膜直接保护的结果,也认为是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有关,柴胡皂甙可使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进而使皮质甾醇含量升高,因此认为柴胡皂甙有通过促使脑垂体分泌糖皮质激素及拮抗甾体激素对肾上腺萎缩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非特异刺激的抵抗力。
此外,柴胡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排出量增加,使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浓度降低。
3.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什么?答:1).成分:蒽醌苷,双蒽醌苷。
2).大黄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苷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抵大肠,在肠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蒽醌,蒽酚,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苷元能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保留大量水分,肠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加;部分恩苷自晓畅吸收,在体内还原成蒽酮,经血流或胆汁运输至大肠而发挥作用。
4.人参“安神益智”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答:人参能加强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使紊乱的神经得以恢复,有安神的作用。
人参能提高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对抗疲劳,提高思维活动和效率,改善大脑功能,促进脑内Ach的合成和释放,提高脑内DA和NA的含量,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提高脑的供血与供氧。
能改善学习与记忆过程,对智力、记忆力减退及思维迟钝有精神兴奋作用,故而有安神益智的功效。
5.简述麻黄平喘的作用机理答:麻黄平喘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环节:1)、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MP,使平滑肌松弛;2)、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粘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3)、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麻黄水提取物合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5-羟色胺、组胺、白三烯)的释放。
6.活血化瘀药对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答: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出现浓,粘,凝,聚等现象“浓”,是指血细胞比容增加,球蛋白、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增加;“粘”,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凝”,是指血液凝固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纤溶活性降低,血浆复钙时间缩短;“聚”,表现为红细胞电泳速度减慢,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增强,血栓易形成。
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病人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其中以丹参、赤芍、川芎、益母草、蒲黄等的作用更为明显7.试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科学含义(四性的药理)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趋向,是说明中药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四性的现代研究: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多数寒凉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而部分温热药中枢兴奋作用。
2).自助神经系统功能:多数寒凉药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相反多数温热药能提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
3).内分泌功能:动物长期给予温热药,其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相反寒凉药能抑制其内分泌功能。
4).能量代谢功能:寒证或阳虚证患者基础代谢率低,热证或阴虚证患者基础代谢率偏高5).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8.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机能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
也就是让它趋于正常,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
那么这就是一个双向调节。
第一,就是药物本身多种化学成份产生的药理多效性。
也就是药物本身就有多种化学成份,不同的化学成分有相反的一些药理作用,所以就可以表现出双向作用。
第二,再一个就是相互拮抗的成分,药理起效的剂量阈值和最大药效剂量值是不同的。
两个相反的成分,这个成分起效它的剂量,和另外一个成分起效的剂量不一样,它达到最大药效的剂量也不一样。
这种情况就可能出现双相调节的现象。
9.适应原样作用:加强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种有害刺激与损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的作用。
是中医药调节人体的三大作用之一。
10.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产生明显影响的主要有:1.药物因素:品种产地、采收、贮藏、炮制、制剂煎煮、配伍禁忌 2.机体因素:生理状况、病理状况3.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环境等11.简述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对胃肠的作用变现为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与胃肠功能状态有关,可使紊乱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2.对消化液起双向调节作用和促进胆汁分泌作用3.对子宫平滑肌有调节作用4.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5.对心血管有强心,升压,抗休克作用12.简述活血化瘀药抗血栓的药理作用。
1.抗血小板聚集:大多数活血化瘀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减少或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2.降低血液黏度:大多数活血化瘀药具有降低全血黏度的作用,包括高切、低切、也能降低血浆黏度。
3.抗凝血13.试述清热药治疗里热症的中药药理学基础?里热症是由外邪内传,入里化热,或因内郁化热所致,症见发热、口干、咽喉疼痛、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数等。
而清热药则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燥湿及清虚热等功效。
清热药的药理作用为抗病微生物,抗炎,抗细菌内毒素,解热,抗肿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14.附子治疗亡阳证的现代药理学依据?答:亡阳症是因大量出汗导致真阳亡脱,即心肾阳虚证所致的四肢痹寒,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
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功效主要与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附子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有1.改善心功能2.抗心律失常3.抗心肌缺血4.抗休克。
所以附子回阳救逆之功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的。
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有去甲乌药碱。
附子所含微量去甲猪毛菜碱、氯化甲基多巴胺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去甲乌药碱与兴奋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
此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及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氯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综上,附子具有治疗亡阳证的功效。
15.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学基础?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功效主要与其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心肌保护作用,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有关。
心肾阳虚证所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与现代医学的休克相似。
所以附子回阳救逆之功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的。
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有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氯化甲基多巴胺等。
去甲乌药碱与兴奋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提高平均动脉压,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率。
此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及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氯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16.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①作用的多效性,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均有影响②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是其量效关系相对不规则性的重要原因③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同一种中药,既可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又可兴奋底下的功能④作用相对缓慢、温和,如黄芪、党参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应激能力等作用,需连续多次给药后才见效应炮制对药物药理作用的影响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药物的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与功效。
麻黄宣肺平喘的作用机理是①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②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③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④阻止过敏介质释放⑤抑制抗体的产生芒硝泻下机理:主要成分:含水硫酸钠①口服后硫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腔内水分吸收,致肠容积扩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②硫酸钠本身对肠壁也有刺激作用。
雷公藤不良反应:①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口干②皮肤粘膜损害:红斑、口腔及唇糜烂等③骨髓抑制④生殖系统毒性:可造成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增大⑤心血管系统毒性: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律失常⑥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少尿、无尿腰痛,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⑦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抽搐等⑧免疫抑制止血药主要药理作用环节:①缩局部血管;②促进凝血因子生成;③提高血小板活性;④抗纤维蛋白溶解延胡索:镇痛的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生物碱,总碱中甲素、乙素、丑素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强。
其作用特点是服用后约半小时内达峰值,维持约2h①对钝痛效果优于锐痛②与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副作用少而安全,无依赖性③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适用于各种疼痛、如头痛、神经痛、分娩痛、痛经、风湿痛及各种手术后疼痛。
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及机理:特点:慢波睡眠深睡阶段的平均时间延长,深睡的发作频率增加,对慢波睡眠中的浅睡阶段和快波睡眠无影响。
机理:降低脑组织中DA和HVA的含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类递质含量。
钩藤降低血压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是钩藤生物碱,其作用特点是先降压,继之快速升压,然后持续下降。
机制:①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从而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