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导言对于幸福,马克思是这样认为的:幸福是主观的客观的统一,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和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
不管在物质缺乏的古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一直把幸福看成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努力追求幸福。
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近年来,随这经济的不段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起精神方面的追求,“幸福感”一词被频繁提及。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
在幸福感被不断提起的时候,台州市的市民们对幸福的感觉又是如何的?带着好奇,我趁着国庆长假的空闲,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调查时间:2015年国庆期间调查地点:浙江省台州市调查对象:学生、自由职业者、上班族、公务员、农民。
调查方法: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性,我们采用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
共发出20份调查问卷,回收20份,有效份数为20 份。
在最后将数据统一进行对比,最后从中得出结论。
因为调查方式是采用随机调查,抽取的人群分布在不同阶层,所以调查的结果较为客观。
问卷设计:问卷主要从基本情况(如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与收入情况、健康情况、家庭情况与人际关系、社会因素、幸福感评价六个方面着手,调查居民当前主观幸福状况。
二、调查内容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在台州市黄岩区的居民,其幸福感一般。
在为目前幸福感打分中,打分为60~70(幸福感一般)的被采访者占30%。
有近30%的被采访者选择了分数为70~80(比较幸福)的打分,有25%的被采访者选择了60分以下(很不幸福)。
有15%的被采访者为自己的幸福状况打了80~100(非常幸福)之间的高分。
台州市居民幸福状况打分1、经济收入和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正相关: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但在调查中发现,家庭人均收入在8000以上占15%(有3个人),而这三个中有两个的幸福状况打分在60~70之间,而另一个甚至低至60以下。
家庭人均收入在2000~5000之间的有9人(占45%),而5000~8000之间的有2人(占10%),这11人中幸福打分为70~80之间的有4个人,感到还可以的有5个人,而很不幸福的则有2个人。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是正相关,幸福感受到了社会因素、个人情感、所处环境等的综合影响。
2、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幸福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在这次的调查中,关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有5个。
其中在工作、学习环境中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的有9个(占45%),一般的有5个(占25%),十分融洽的有4个(占20%)。
其中感到十分融洽的有2个觉得很幸福,2个就觉得比较幸福。
人际关系一般的有3个觉得不幸福,2个觉的一般,另一个觉得比较幸福。
有8个人(占40%)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比较满意,而这之中有3个感到比较幸福,1个感到十分幸福。
在使自己不幸的因素中,55%的受访者觉得就业趋势使自己不幸,30%的受访者认为生态环境影响自己的幸福,受房价影响懂得占20%,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也占了10%。
稳定的社会对人们的幸福感有这较大的影响。
3、男性比女性更幸福在调查中,男女性幸福感存在着一点的差异。
男性一共有9个(45%)受访者,其中感到非常幸福的有1/9,比较幸福的占2/9,感到一般的占4/9,感到不幸的占1/9;而在女性中感到幸福的占1/12,感到十分幸福的占3/12,一般的占3/12,而不幸的占了3/12。
4、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幸福感比较强烈且家庭中对教育比较重视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35%的人为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中有50%感到幸福,一半感到一般,本科受访者中没有感到不幸的;而中专及高中一下的受访者占45%,1/3的受访者觉得很不幸福,感到一般的占1/3。
在家庭消费支出主要用于的选项中,教育位列第二,占了60%,仅此于日用品消费等的其他类之后。
成为家庭消费中的大类。
5、家庭对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在所有的调查中发现,构成幸福的元素中理想的爱人占10%、婚姻和爱情占10%;而在使自己不幸的因素中,家庭不和睦也占了10%。
6、休闲生活的多样性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业余生活乏味,对生活的幸福感一般。
由此得出,休闲生活的多样性对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
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1、身心健康65%的受访者认为健康和长寿是幸福人生构成元素之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最为重要,而舒适只有的生活让人心情愉悦。
2、社会公平在自己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社会公正公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分别占70%和45%,他们认为收入差距悬殊会让人心里产生不满,与高收入着对比,就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丰富,自然觉的不幸福。
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公平公正是社会魅力所在。
社会失去了公平,一切竞争依靠关系上位,那么这个竞争变得可笑,也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3、社会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在工作、学习中,社会地位得到了认可,受到了尊重,人际关系处理较好的,幸福较强。
幸福感在社会关系中得到了提升。
4、家庭生活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由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家人和一个能避风雨的家组成。
如果家中不稳定,整天充斥着争吵,这无疑会降低你的幸福感,而安定愉悦的家庭生活则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体越健康,越有机会接触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创造新生活。
因此,家庭生活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5、自我价值是否实现影响幸福感的提升在调查中,有55%的受访者在影响自己幸福因素中勾选了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拥有别人没有的优势、在工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测这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幸福感。
四、建议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中有共性也有差异。
根据我们调查统计的结果,就如何提高台州市居民幸福指数提几点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为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生活条件和设备。
虽然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是物价的疯长、工资的平稳态势也成为了大众的后顾之忧,政府应更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制度,让市民“幼有所依,老有所养”。
这样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政府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
2、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
在提升生产水平的同时,扩大就业机会和空间。
扩大城乡居民就业渠道。
也可以激励群众自主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比如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3、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为了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首先应该引导人们的心态向乐观积极的方面发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也能调整和化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另外还要增加公共绿地,健身场所及设施,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
都说健康是福,很多因素影响居民健康,比如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工作压力等。
居民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压力小了,居民区的医疗条件好了,也会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的幸福指数也会有所提高。
4、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注重收入分配的公正合理。
再分配更注重公平。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提倡建立和谐家庭。
家不仅仅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还是人们爱的发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进行家庭活动。
为此,要提倡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尽量避免矛盾冲突。
五、结语通过此次的调查,我发现本市的幸福感仍需提升,而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收入分配更注重公平、增加工作岗位等方法对提升居民幸福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有了机会更深入的与各个阶层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一捷径我能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
虽然说我们在大学里已经不再扮演新生这一角色,但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们脸上的稚嫩把我们彻底的出卖了。
在这里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东西,在这里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只有你不去做的事。
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事才是生活的真谛。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
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
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
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
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
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
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
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
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
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