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素质考试01

基本素质考试01

人民警察基本素质考试练习试卷(一)一、填空题(每个空格只能填一个字。

每题1分,共10分)1.唯物主义认为,是第一性的,是第二性的。

2.社会基本矛盾是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伟大旗帜、把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原则。

5.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以下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勘验、检查笔录和。

6.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机密和三级。

7.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包括调任、、轮换和四种形式。

8.暂住时间拟超过个月、满岁的人,须申请领取暂住证。

9.消防工作方针是,。

10.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非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

()3.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渗透,最后会发展为感性认识。

()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改革是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7.宪法是最高效力的法律。

()8.对于一种犯罪只能判处一种附加刑。

()9.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10.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延期审理。

()11.对于任何不满16周岁的人的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12.公务员停职建立在公务员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由公务员本人主动提出。

()13.国家公务员辞去公务员身份的,不再享受公务员的任何待遇。

()14.中国人民警察是我国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15.打防并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16.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享有治安案件的调查权。

()17.治安拘留最长不得超过20天。

()18.对于泄露国家秘密的人民警察,经批评教育无效的,可以对其禁闭。

()19.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20.阶级的实质是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每题四个选项中唯一正确的选项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1.()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思维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D、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2.()不是民主党派。

A、九三学社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是国家根本大法。

B、刑法C、宪法D、基本法4.醉酒的人犯罪,()负刑事责任。

A、应当B、可以C、不应D、酌情5.一般犯罪案件由()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

A、发现犯罪B、犯罪实施地C、犯罪结果地D、犯罪销赃地6.公务员晋升副处、正处、副司(厅)、正司(厅)级职务,要求有()以上文化程度。

A、研究生B、本科C、大专D、中专7.晋升地级以上领导职务,需要()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A、2B、3C、4D、58.大型活动保卫的基本原则是()A、打防并举B、标本兼治C、谁主管谁负责D、干群结合9.在市区,民警要在接到“110”指令后的()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A、5B、10C、20D、1510.人民警察有()的情形,错误比较严重又不宜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的,应当予以辞退。

A、酗酒滋事B、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C、违法实施处罚D、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三十天四、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请将所有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唯物主义认为()。

A、意识是第二性的B、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物质决定意识2.我国实现三步走发展的战略重点有()。

A、工业B、能源和交通D、教育和科学3.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展望和向往,其作用是()。

A、为人生指明前进的方向B、是人生力量的源泉C、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作用4.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A、扶助B、赡养C、抚养D、教育6.下面各项中,()是逮捕的必备条件。

A、必须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C、有逮捕必要D、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刑罚7.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分为三种,即()。

A、5年B、10年C、20年D、长期8.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包括以下()。

A、拘留B、降级C、降职D、开除9.国家工作人员十项保密守则包括()。

A、不私自携带密件、密品出境B、不得和外籍人员私自交往C、不私自记录、复印国家秘密D、不在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10.关于辞退与开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除公务员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B、辞退公务员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C、开除是政纪处分中最重的一种D、辞退是政纪处分中最重的一种五、实例简释题(请根据题意及问话作简明扼要的回答,不展开论述。

每题4分,共24分)1.赵某痛恨李某,将李某诱骗到村外高粱地边,向李某头部猛砍几刀,李某昏倒在地。

赵某认为李某已死,便将李某拖到高粱地里,然后离去,不久李某苏醒,被路人送至医院抢救未死,留下脑震荡后遗症。

请问:赵某的行为是杀人中止还是杀人未遂?理由是什么?2.女青年刘某今年20岁,高中毕业后在河北老家无事可做,便来到住在北京的表哥家中,准备找份工作干,居委会干部王阿姨告诉刘某,需领取暂住证。

请问:刘某该怎么办,需准备哪些证件?3.甲于1992年5月31日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请更改民族,并附有关证明材料,该派出所民警小王认为,其要求和材料不符合法律规定,未予办理。

甲遂于1992年8月5日向法院起诉。

请问:本案属于行政诉讼的哪一种类?应以谁为被告?4.1993年6月2日下午,城南集贸市场内发生了一起聚众斗殴事件,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经调查证实印刷厂人李某参与了这起斗殴事件。

为了查清这起事件,派出所长派民警王某和赵某去印刷厂把李某抓回了所里。

请问:该派出所长的作法对吗?为什么?5.某甲13周岁,中学生;某乙15周岁,中学生。

两人预谋,于某日下午6时窜至一胡同内伺机作案。

某商店送款员丙某,前往储蓄所存款,甲乙即上前,乘丙不备,乙一把抢过丙的公文包便跑。

由于丙高声呼喊并紧紧追赶,甲乙只好抛弃公文包逃窜。

包内装有现金1万元。

请问:甲乙二人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理由是什么?6.某县刑警队,利用自身职业优势,积极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民事、经济纠纷开展证据调查,并收取费用,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有人对此提出批评;有人赞扬,并说应成立证据调查所,以扩大影响。

请问:刑警队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为什么?六、文字文书题(3小题,共16分)1.选字填空(请将唯一正确的字填入括号内。

每空0.5分,共6分)(1)按()就班步部布怖(2)()苗助长拔拨播把(3)不()不躁娇骄矫姣(4)()手不及错挫绌措(5)()心斗角沟钩构购(6)道貌()然暗岸案按(7)()日如年渡度镀赌(8)耳濡目()然冉苒染(9)发()图强份奋愤忿(10)方兴未()艾爱哎埃(11)死心()地蹋塌踏沓(12)所向披()糜靡迷弥2.改病句(每题1分,共2分)(1)关于小汽车问题的请示改:(2)1995年6月9日,接海滨市公安局转来关于陈桂生交出的徐县农业银行河西营业所陈玉河的信一封,及反革命组织“中华促进会会章”一张。

改:3.公文写作(8分)根据公安部关于民警禁酒规定的精神,以县公安局名义向所属各单位下发一份关于禁止民警上班时间饮酒的通知。

要求:(1)格式规范;(2)禁酒条款切实可行,便于检查监督;(3)篇幅在300—400字左右。

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物质意识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罪刑法定罪刑相当5.鉴定结论视听资料6.绝密秘密7.转任挂职锻炼8.3 169.预防为主防消结合10.停止执行职务禁闭二、判断题1.对 2.错 3.错 4.对5.错 6.对 7.对 8.错9.错 10.错 11.错 12.错13.对 14.对 15.错 16.错17.错 18.对 19.错 20.对三、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A5.B 6.C 7.B 8.C9.A 10.B四、多项选择题1.AD 2.CD 3.ABCD 4.ABD5.CD 6.ABC 7.BCD 8.BD9.ABCD 10.BC五、实例简释题1.答:是杀人未遂。

理由:赵某误以为李某已死,而停止继续犯罪行为,事后李某未死,是属于“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故是犯罪未遂。

据我国刑法第23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未遂的特征有三: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答:刘某应去其表哥家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去时应带自己的居民身份证和1寸免冠照片两张,以及其表哥家的户口本。

3.答:公安行政诉讼;以派出所为被告。

4.答:该派出所的作法不对。

根据有关规定,派出所应传唤李某到所里接受讯问。

如李某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传唤,才可以采取强制传唤措施。

5.答:甲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故不承担刑事责任。

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故已构成抢劫罪,应负刑事责任。

6.答:刑警队做法不妥,违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为政清廉“十不准”的规定,即不准经商办企业,公安干警不准从事第二职业。

六、文字文书题1.(1)部(2)拔(3)骄(4)措(5)钩(6)岸(7)度(8)染(9)愤(10)艾(11)塌(12)靡2.(1)改:关于公开拍卖超标小汽车问题的请示。

(2)改:1995年6月9日,接滨海市公安局转来该局所获陈桂生交出的徐县农业银行河西营业所陈玉河的信一封、反革命组织“中华促进会会章”一份。

3.某县公安局关于禁止民警在上班时间饮酒的通知各科、所、队:为了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树立良好的警风,促进廉政建设,根据公安部关于民警禁酒规定的精神,并结合我局关于民警廉政规定的有关条款,对禁止民警饮酒做如下之规定:(一)我县所有民警在上班时间内,一律禁止饮酒。

(二)派出所(队)以上单位统一组织的聚餐活动,经局主管领导同意后报督察科备案,可以适度饮用啤酒和低度白酒,但严禁猜拳行令,酗酒闹事。

(三)民警违反本通知规定饮酒的,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予以通报批评,第三次则除给予本人纪律处分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责任。

屡教不改,嗜酒成性者,坚决清除出公安队伍。

(四)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