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卷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卷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诗中杜甫称赞的是哪一局面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2 . 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军队战斗力B.防止地方专权C.加强禁军D.防止武将专权3 . 民族英雄是“在一个民族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压迫的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下列人物属于明清时期民族英雄的是①岳飞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4 . 《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杂病论》面世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5 . 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有①水稻②粟③玉米④甘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 .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 . 费正清、魏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列各项中不能为这论据的是()A.出现了纸币﹣交子B.都城汴京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C.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D.晋商、徽商等商帮出现8 . 学习唐史后,分析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A.土地高度集中B.唐末农民起义C.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宦官专权9 . 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A.雅克萨之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郑成功收复台湾D.台州九捷10 . 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A.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11 . 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东厂C.增设军机处D.设立锦衣卫12 . 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了由他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A.东厂B.宣政院C.锦衣卫D.按察使司13 . 以下事件中,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遣唐使到来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14 . 下列哪一本书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A.《水经注》B.《史记》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5 . 根据下图内容,其正确的命名应是A.唐朝疆域全图B.北宋政区图(局部)C.南宋疆域全图D.元朝政区图(局部)16 . 史书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反映了唐代哪一生产工具创制的功效()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17 . 1644年4月,崇祯帝在紫禁城北万岁山自缢,其直接原因是()A.李自成攻北京B.吴三桂引清入关C.政治腐朽D.明朝走向灭亡18 . 明朝时期中国科技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造船、天文、医学、数学和化学及农学等,均对世界产生莫大贡献。

下列作品中,产生于明朝的科技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红楼梦》D.《天工开物》19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

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时期机构西汉西域都护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行省A.西藏B.库页岛C.新疆D.南海20 . 文物《西夏铜牛》(见下图),最能说明宋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经济高度发展B.多元文化碰撞交融C.民族政权并立对峙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1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对应的人物是A.李渊赵构铁木真B.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C.唐玄宗赵构忽必烈D.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22 . 在日益繁忙的商业活动中,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A.鲁商和粤商B.晋商和徽商C.浙商和滇商D.苏商和徽商23 . 赵毅《中国古代史》记载:“宋太宗一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

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1人。

”可以看出A.宋重文轻武B.宋代重视科举C.宋代皇权至上D.宋代国力强盛24 . 1141年,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步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得益于A.北宋与辽议和B.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C.南宋与金订立和约D.北宋亡,南宋立25 . 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繁荣。

以下体育活动中,宋代市民不能参与的是()A.相扑B.蹴鞠C.跆拳道D.水上运动二、连线题26 . 连线三、综合题27 . 对外开放是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是一个国家最具活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富裕程度和开放程度的代表性地区,而首都就是这种代表中的代表。

唐代自首都长安出发,有14条主要的陆路通道和若干条自然河道和运河,可以通往四川、江南、两湖、两广等富庶之地,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核心的全国性市场,再以这个国内市场为核心,通过海洋运输和陆地边境道路,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市场。

(1)根据材料一可知,唐朝的对外交往呈现出水陆并重的局面。

唐朝对外交往空前活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举列说明唐朝的对外交往“水陆并重”。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2)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对外贸易中,中国商船的踪迹所涉及的范围。

当时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3)比较材料一、二可知,宋代的对外交往主要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材料三开放与交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现律,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世界这个整体中各具特色的一分子,相互间的取长补短是这个国家或民族长盛不衰的密切联系的必由之路。

回顾历史,也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其时外的交流开放往往是密切联系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8 .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两例说明。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位皇帝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他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什么?30 .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材料三: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材料四: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

——部编版七下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4)结合材料四及教材指出明朝科举考试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5)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连线题1、三、综合题1、2、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