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 文言文二则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 文言文二则课件
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 牛。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 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 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织布的女佣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耕田的农民。
大意: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
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 不会改变的。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堂演练
一、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1.断绝 2.穷尽 3.走不通的 4.独一无二的 5.极、最
破琴绝弦( ) 绝处逢生( ) 绝大多数( )
整体感知
让我们借助注释和插图, 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吧!
喜欢。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本指有德才而不 愿去做官的人, 后来也指未做官 的士人。
以……为宝,珍藏。
大意: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
的书画数以百计。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量词。
用锦缎作画囊,用玉
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 问婢。”不可改也。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要谦虚,乐于 接受正确意见;
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 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从牧童角度的收获:要注意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书戴 嵩画牛》的故事吧!
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 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 了。
字词听写
● ● 亲爱的读者: ●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
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20.8.138.13.202007:5607:56:14Aug-2007:56 ●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三日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 ●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善于观察 敢于向权威挑战
杜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
处士笑而然之。
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 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
杜处士“笑而然之”,是在牧童指出《牛》 中的错误之后,他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 也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
由此可见杜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敢于应战 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杜处士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 囊玉轴,常以自随。
杜处士非常喜欢这幅画。
小牧童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笑。
牧童认为非常可笑。
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 试着表演读一下他的神态和他说的话。
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 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 而斗,谬矣!”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 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 山。” 少(shǎ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 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shāng )乎若流 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世无足复为(wèi)鼓琴者。
整体感知
让我们借助注释和插图说 说课文讲了什么吧!
资料袋
相传,伯牙、锺子期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 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 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 《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 《月夜听卢子 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 《伯牙》
弦
课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 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和锺子期的真挚 情谊令人感动。
根据注释和插图了解大意后, 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注意要 适当停顿,读出重音,读出人物 对话的情感和神态。
朗读指导
伯牙 鼓琴,锺子期 听之。方鼓琴 而志 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 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 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 若 流水。”锺 子期 死,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 以为 世 无足 复为 鼓琴者。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苦短,知音难 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流传至 今,成为结交朋友的千古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个故事。
伯牙鼓琴
弹
一起来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吧!
看注释
看插图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试着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学写字
这句话中有两个会写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zāi
哉
半包围结构, “戈”的后两 笔要注意先 “撇”后 “点”。
wēi
巍
上下结构,“禾” 的最后一笔是点, “女”的第一笔 是撇点。
一会儿,不久。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红字读重音。 前三句读出两人相逢相知的欣喜。
互动课堂
读课文,分别画出伯牙鼓琴 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
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琴:
读句子,你的眼 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巍峨的高山,绵亘 蜿蜒的高山;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伯牙 与 锺子期 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 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 知音难觅 、 珍惜知音 的情感。
拓展延伸
相传俞伯牙、锺子期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 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 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中常有提及, 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 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锺期久已没,世 上无知音”。
作画轴。
大意: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
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 经常随身带着。
晒。
拍手。
一日曝(pù)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伸缩。 大腿。
却。摆动,摇。 错误。
认为他说得对。
大意: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
大意: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
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 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 无足复为鼓琴者。
值得
大意: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
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 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课后第二题)
学写字
“伯牙破琴绝弦”中的“弦”字你会写吗?
xián 左窄右宽
书戴嵩画牛
《回乡偶书》 《夜书所见》 《书湖阴先生壁》
书写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 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 词人代表。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试着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书 戴嵩 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有 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pù)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 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 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07:568.13.202007:568.13.202007:5607:56:148.13.202007:568.13.2020 ●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8.13.20208.13.202007:5607:5607:56:1407:56:14 ● 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Thursday, August 13, 2020August 20Thursday, August 13,
20208/13/2020 ●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7时56分7时56分13-Aug-208.13.2020 ● 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20.8.1320.8.1320.8.13。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三日 ● 8、天生我材必有用。07:5607:56:148.13.2020Thursday, August 13, 2020
斩尽杀绝( ) 美妙绝伦( ) 悬崖绝壁( )
二、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音 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三、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能弹出美妙音韵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能够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牧童为什么“拊掌大笑”?
戴嵩画的《牛》,两牛牛角冲撞,相斗正酣, 而牛尾摇摇摆摆,似很悠闲。牧童看到此画,根 据他的经验,牛在相斗时两角发力,尾巴应该夹 在两条大腿之间,不可能摇晃起来的,画作违背 了生活实际,所以会笑;加之他是一个天真无邪、 无所顾忌的孩子,所以会“拊掌大笑”。
由此可见牧童的什么精神?
学写字
文中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zhóu jǐn pù yǐ
轴锦曝矣
书写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