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教学设计

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教学设计

高中学生能通过假设进行思维,能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的途径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情感方面他们乐于动手,喜欢实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理念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设问激疑,合作探究,构建模型,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用生活实际问题引起兴趣
教师引导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学生回忆
学生清楚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为接下来的建构活动做准备。
PPT课件
测评活动1
课堂测评,
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课件展示结果。
学生作答,及时交流。
学生清楚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为接下来的建构活动做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
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是怎样保持稳定的?
导入新课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中,但他血糖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血糖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得到补充?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看书,思考、分析
学生讨论、交流、获得结论:血糖浓度能够维持相对恒定,否则运动员将无法完成比赛。
上升到理论高度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测评: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激素
①胰岛素
分泌部分:。
生理功能: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和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___。
生理功能:能促进,促进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课堂时间有点紧。如何预防糖尿病等生活实际问题还要加强联系。
本课设计开头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用生活实际问题(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怎样维持血糖的平衡?)引起兴趣;
教师根据小组汇报的构建的血糖调节模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最佳模型,避免学生构建血糖调节模型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活而不乱。引导学生探究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进而理解体内激素怎样调节生命活动;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2、还有何器官与血糖调节关系密切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是什么关系?
4、血糖调节是什么调节机制?
什么是反馈调节?
1、胰脏
2、肝脏
3、相互拮抗,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实现对血糖的调节。
4、反馈调节
5、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变化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来思考。以达到对反馈调节的准确把握。
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 管宁2011-11-1
课题名称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二(2)班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管 宁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活动模型构建。本课时只学习“血糖平衡的调节”这个实例,学习反馈调节和激素之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引导学生探究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进而理解体内激素怎样调节生命活动;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构建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体目标: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建模活动,更好地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学生所做的模拟活动,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模拟活动之后,学生再根据在活动中的体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或进行计算机模拟。
【评价】
1.自我评价:
2.同组成员评价:
3.教师评价:
八、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式教学,设问激疑,合作探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突出重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突破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分析。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适时翻转糖卡。
3、2张白色卡片写上“胰岛素”,
每张胰岛素卡能使1张糖卡从正面翻成背面。
4、2张蓝色卡片写上“胰高血糖素”,每张“胰高血糖素”卡能使1张糖卡从背面翻成正面。
5、将9张“糖卡”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代表正常血糖水平(0.9G/L)。
甲拿着2张“糖卡”正面朝上,
丙拿着4张“糖卡”正面朝下,代表糖原,
知识和能力: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过程和方法:1. 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模型构建使学生认同活动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学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初中学过激素的概念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怎样调节血糖平衡?下面来探究:
(二)构建血糖调节模型:
简单模拟血糖调节机制:
1、学生分组(3人甲、乙、丙),
用3种颜色(红、白、蓝)的纸剪出不同的卡片
2、用红纸剪出15张“糖卡”:
正面写“每1L血液中0.1g葡萄糖”,
背面写上“糖原”。
糖卡翻过来代表葡萄糖转化为糖原;
再翻回去代表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讨论怎样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乙、丙用卡片操作。
请两组学生上讲台演示:
1、一组模拟:饭后血糖变化
2、另一组模拟:运动时血糖变化
有学生在黑板上画血糖调节模型:
小组分工协作
合作探究
讨论
组间竞争,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设问激疑
突破难点
小 结
1、乙代表什么器官?
指导思想上,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视角,从生命的个体水平来认识生命系统的整体性,活机体以稳态方式维持自身。
教学方法上,采用合作探究式、启发式。
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集体授课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
PPT课件、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糖卡、课堂作业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设问激疑
乙保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小组分工合作,
运用卡片,
构建血糖调节模型。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科学素养
PPT课件明确组内成员的任务
倡导探究学习
实践操作
分享交流
活动步骤:
1、模拟饭后血糖变化:
甲将2张“糖卡”放在桌上。讨论怎样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乙、丙用卡片操作.
2、模拟运动时血糖变化:
甲拿走1张正面朝上的“糖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