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设备考10个名解和6个问答。1.有效半衰期指由于放射性

医学影像设备考10个名解和6个问答。1.有效半衰期指由于放射性

医学影像设备
考10个名解和6个问答。

1.有效半衰期:指由于放射性衰变和生物代谢的共同作用下,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减少到原来引入量的一半所需时间
2.生物半衰期:是指由于生物代谢,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从体内排泄到原来引入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x线的量: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与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4.x线的质:x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或者说这些光子的能量
5.半价层:是指使一束x线的强度减弱到其初始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标准物质的厚度。

半价层越大表示x线的质越硬。

6.对比度分辨率:是指当细节与背景之间具有低对比度时,将一定大小的细节从背景中鉴别出来的能力。

7.空间分辨率:指在高对比度条件下(对比度差异>10%)鉴别出细微差别的能力。

单位是线对数/厘米
8.窗口技术:就是从5000个CT值中选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并用整个灰度阶来显示。

这其中的一小部分CT值称为窗宽,而中心CT值称为窗位。

用窗位决定观察影像的中心,而用窗宽决定观察CT值的范围。

9.球差:由于成像的远轴光线与近轴光线的光路(传播路径)不同,玫使远轴光线与近轴光线在光程(传播路途)上产生了差异,造成所形成影像的焦点位置出现了前后的不同,这一原因引起的像差称为球面像差。

10.景深:物平面前后能够清晰地成像的范围的长度值。

11.焦深:像平面前后能获得清晰的影像的范围的长度值。

12.核磁共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当处于静磁切中的物质受到电磁波的激励时,如果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与静磁场强度的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建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发生共振,即~~
13.压电效应:泛指晶体处于弹性介质所具有的一种声——电可逆特性,也叫居里效应。

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14.正压电效应:因机械力作用而激起胡面电荷的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

(接收回波)
15.逆压电效应:因电场作用面诱发的形变效应,称为逆压电效应。

(发射超声)
16.纵向弛豫时间(T1):纵向磁化失量达到平衡态的63%的时间。

17.横向弛豫时间(T2):横向磁化失量衰减到其原来值37%所用的时间。

18.加权像:为了评判被检组织的各种参数,在操作过程中可调节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以突出某个组织特征的影像。

19.T1加权:指SE序列中,通过采用短TR,短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1特征的图像。

20.T2加权:批SE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长TE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T2特征的图像。

21.医学影像存栏和通讯系统(PACS)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以高速网络联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利用大容量磁、光存储技术、以数字化的方法存储、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具有影像质量高,存储、传输和复制无失真,传送迅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突出的优点;是实现影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

22.光电倍增管:是在光电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它的作用是将微弱的光信号(闪烁晶体在射线作用下发出的荧光光子)按比例转换成电子并倍增放大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其放大倍数可高达106~109,光电倍增管是由光阻权,多权倍增管,电子收集权组成
23X-TV:由x线影像增强器、摄像机、显示器以及完成视频信号处理和整体协调工作的控制器组成的系统称为x线电视。

24拉莫进动:由于自旋角动量的存在及磁场对自旋磁矩的耦合作用,磁矩绕着外加磁场并与之保持一定的角度,沿着一个固定的锥面轨迹转动,这种运动方式称为之。

2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过程中,运用数字计算机工具,取人体同一部位2帧不同的数字影像,进行相减处理,消减处理,消去2帧影像相同部分,得到造影剂充盈的血管影像。

26放射治疗:通俗的讲,放射治疗就是利用放射源或各种医疗设备产生的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技术;简称:“放疗”。

27放疗设备:利用原子核或人工装置产生射线治疗肿瘤的设备。

28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利用微波电场沿直线加速电子达到高能来治疗肿瘤的装置。

包括: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电子回旋加速器)
问答题
CT的结构和原理:扫描床、扫描架、高压发生器、计算机系统和操作台,照相机还有其他
存储设备。

原理: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个部位按一定厚度进行扫描,穿过人体的x线由探测器接收经放大变为电子流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处理,计算机通过运算得出该断面上各体素的x线吸收值并排列成数字矩阵经数/模转换用不同的灰度在荧屏或胶片上显示。

CR的组成:x线机,影像板,影像阅读器、影像处理工作站、影像存储系统、和打印机组成。

1.螺旋ct的特点和原理:优点是引入了滑环。

分为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

原理:高度准直的x线束对人体某个部位按一定厚度进行扫描,穿过人体的x线由探测器接收经放大变为电子流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处理,计算机通过运算得出该断面上各体素的x线吸收值并排列成数字矩阵经数/模转换用不同的灰度在荧屏或胶片上显示。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规定血流的方向用红和蓝表示,朝向探头的运动血流用红色,远离探头血流颜色用蓝色,而湍动血流用绿色。

绿色的混合比率是与血流的湍动程度成正比的,所以正向湍流的颜色接近黄色(由于红和绿的混合),而反向湍流的颜色接近深青色(由于蓝和绿的混合)血流的层流越多,所显示的红色工蓝色越纯正。

此外,血流的速度与红蓝两种彩色的亮度成正比正向速度越高,红色的亮度越高越亮;同样反向速度越高,蓝色的亮度越亮。

于医学各科的检查,从人的脑部直至体内脏器。

应用最多的是对肝、胆、脾、子宫的检查,但只能反应胃部组织的回波信息,不能获得在临床诊断上需要的解剖图形。

⑵M超,适用于对运动器官,如心脏的探查,其显示的形像是由运动回波信号对显示器扫描线实行辉度调制,并按时间顺序展开而获得一维空间多点运动时序图。

M超也不能获得解剖图像,不适用于对静态脏器的诊查。

⑶B超,因其成像方式采用辉度调制而得名。

其形像所显示的却是人体组织或脏器的一维超声断层图,对于运动器官还可实现实时动态显示。

线扫式断层B 超适用于观察腹部脏器,和对肝、胆、脾、膈、子宫的检查,而扇扫式断层B超适用于对心脏的检查。

区别:①显示方式不同②诊断部位不同③反应重点不同,A超反应局部组织,
B超、M超是获得人体组织和脏器解剖图像
5增影强像器的作用:将不可见的x线信息转换成为可见光影像;将影像亮度提高近万倍,以摄像机便进行电视摄像。

其特点:倒立,缩小,输出屏的亮度比输入屏提高成千上万倍。

6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工作原理:高压加上后,磁控管产生高能微波,注入器控制电子枪注入到加速器中的电子的数量和速度,电子在加速管中获得微波完成加速,达到光速形成高能电子束,经过270度偏转后打靶,从而产生所需要的射线。

7加速器产要系统包括微波系统,加速波导系统,束流控制系统,冷却水系统,检测控制系统,其它辅助设施,机械系统。

其主要部件:加速管,微波功率源,电子枪,偏转系统,照射头,微波传输系统,恒温水冷却系统射影影像系统等。

8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通过聚光镜会聚成均匀的光斑照射在样品上,透过样品后的电子束携带有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经过物镜的调焦和初级放大后,进入中间透镜和投影镜进行综合放大成像,最终被放大了的电子影像投射在荧光屏上,荧光屏将电子影像转化为可见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观察。

9放射治疗的过程(三个步骤)
a定位:确定肿瘤靶区位置
b计划:进行剂量分布计算,优化治疗方案
c照射:按选择的方式和参数进行摆放和照射
10加速器工作的方式:a驻波型b行波型
两种设备:a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b远距离——钴60治疗机
医用电子加速器与钴60机的比较
a钴60机使用永久性放射源,钴源有半衰期,大约5-10年需要更换一次源废源处理很困难,维修工程师和操作技术人员受到辐射。

b钴60机射野半影较大,射野内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对称性较差,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射野半影小,射野内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对称性较好。

c钴60机所产生的γ射线能量较低,只有1.25Mev仅相当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2.8Mev的x线,且不能产生电子线,而医用直线加速器可提供单一或多档x线,同时可提供连续可调能量的电子线,射线能量高。

d钴60机剂量率低,治疗时间长,随时间越来越长,其源强越来越弱,使治疗时间进一步加长,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剂量率高,束流稳定剂量计算准确,治疗时间短。

e钴60机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设备复杂涉及面广,运行费用成本高11放疗设备新发展方向:
a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化、小型化
b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作用是监测射野影像)
c模拟定位数字化(CT模拟机、治疗计划系统、激光定位设备)
d调强适形放疗技术(3D)(又称三维适形放疗系统,按精确选择等级分为常归放疗,精确(适形)放疗,调强治疗.)
e立体定向治疗技术(x-刀,γ-刀)
f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GRT)(4D)
g放疗网络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