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2.尿的生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3.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消化道活动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消化道活动___________。
4.外呼吸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心室收缩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CO2或O2进出细胞膜属于_________扩散,进出量主要受该气体在膜两侧________和膜对该物质的_________的影响7.内环境是指________。
8.神经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其完成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9.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_,直接动力来自_________。
一.选择题:1.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 )A.使整个系统处于稳定状态B.抑制受控部分的活动C.在体内大量存在D.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E.使控制部分受到抑制2. 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至膜外B.将细胞膜外的K+移入膜内C.活动加强时可引起细胞肿胀D.建立离子势能贮备E.参与静息电位的维持3. 下列各项中,肾素分泌增加引起的生理反应是:( )A. 肾脏Na+排出量减少B.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减少C. 醛固酮分泌减少D. 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E. 静脉回心量减少4. 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肾小球滤过率增大B.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血管紧张素Ⅱ减少D. 动脉血压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 近球小管渗透压增高5. 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 )A. 延髓缩血管区B. 延髓孤束核C. 下丘脑D. 脊神经节E. 脊髓6. 安静状态下,呼吸膜的面积是:( C )A. 50m2B. 60m2C. 70m2D. 100m2E. 40m2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父母分别是A型和B型血,将是其女儿(AB型血)合适的供血者B.Rh阴性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阴性的胎儿,易出现新生儿溶血性贫血C.已知给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血型是O型D.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E.曾多次接受输血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血液8.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 )A. 250倍B. 200倍C. 50倍D. 20倍E. 150倍9. 大量失血时,机体首先出现的反应是:( )A. 循环血中儿茶酚胺增多B. 尿钠排出减少C. 心,脑血管收缩D. 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多E. 外周阻力增加10.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 )A. 顺浓度梯度B. 转运物质主要是小分子C. 要消耗能量D. 有饱和性E. 需要膜蛋白帮助11. 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A.加速运动B.直线变速运动C.旋转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E.减速运动12.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依靠:( )A. 直小血管B. 弓形动脉C. 管周毛细血管网D. 小叶间动脉E. 弓形静脉13. 视野最小的目标物颜色是()A.白色B.红色C.蓝色D.黄色E.绿色14. 惯用右手者其优势半球占优势的是()A.重量B.运动功能C.感觉功能D.语言活动功能E.皮层沟回数15.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彼此相互联系是始于:( )A. FⅨB. FⅩC. FⅧD. FⅪE. FⅤ16.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的NH3主要来自:( )A. 丙氨酸B. 谷氨酰胺C. 精氨酸D. 甘氨酸E. 亮氨酸17. 心室射血的后负荷是指:( )A. 心室内压B. 总外周阻力C. 主动脉血压D. 中心静脉压E. 主动脉脉压18.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D.汗腺分泌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19. 下列有关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后叶中间带也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B. 易化区和抑制区在前叶均呈正立式空间分布C. 前叶两侧具有抑制剂紧张的作用D. 进化过程中,前叶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主导地位E. 前叶蚓部具有易化肌紧张的作用20. 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数目的影响是()A.红细胞、血小板增多 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C.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 D.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E. 血小板减少21.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B.促进脂肪的合成 C.升高血糖D.生理水平可加强葡萄糖的利用 E.过量时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22.下列哪项可能是引起夜盲症的主要原因?()A.缺乏VitAB.缺乏Vit BC.缺乏VitCD.缺乏VitDE.缺乏VitE23.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的消化酶可水解脂肪E.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24.外呼吸是指()A.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E.肺通气与肺换气的过程25.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错误的为()A、单向传递B、突触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的改变E、对内环境变化的不敏感性和不易疲劳性判断题:()1.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 骨骼肌兴奋-收缩的耦联因子是Ca2+。
()4.红细胞数量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
()5、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个环节。
()6、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呼吸运动。
()7. 肾小管能分泌K+的主要部位是近球小管。
()8.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个神经元兴奋,必然引起另外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反应。
()9.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对脑和骨的发育尤为重要。
()10.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摄入食物的性质。
名词解释:1.内环境2.单纯扩散3.受体4.激素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问答题:(每题5分)1.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哪些特点?2.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流不发生凝固有哪些原因?3.简述肾小管H+的分泌有何生理意义?4. 试比较视杆系统与视锥系统的不同。
六.论述题:(10分)根据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试述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病人分别出现哪些症状?选择题:1.D2.C3.A4.B5.E6.7.C8.E9.E 10.B 11.B 12.A 13.E 14.D 15.A 16.B 17.C 18.D 19.D 20.A 21. B 22.A 23.D 24.E 25.E填空题:1、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2、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3、减弱增强4、肺通气肺换气5、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6、单纯、浓度差、通透性;7、细胞外液8、反射反射弧9.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5.错6.错7.错8.错9.对10.错名次解释: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2.单纯扩散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
3.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4. 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5. 血液中的红细胞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问答题:1.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1)转运的速度比离子通道转运慢;(2)具有高度结构特异性;(3)有饱和现象;(4)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2.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以下原因:①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
②血液川流不息,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迅速得到稀释,并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③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与肝素,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
④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的活动,即使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随即被溶解。
3.肾小管分泌H的生理意义:(一)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入小管液,可从小管液中重吸收一个钠离子和一个碳酸氢根离子入血,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再组成的碳酸氢钠是体内重要的碱储备。
(二)H+是小管的pH值降低,有利于NH3的分泌。
进入小管液的NH3与H+结合成铵根离子,可于强酸盐如氯化钠的负离子结合成铵盐随尿排出。
强酸盐所解离出来的钠离子通过H+-Na+交换,一方面Na+与HCO3-一起转运回血液,同时又促进了H+的分泌。
因此,H+的分泌起到了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4.论述题:(一)对代谢的影响1.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使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和产热量增加,尤其以心、肝、骨骼肌和肾等组织最为显著。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患者喜凉怕热,极易出汗;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产热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喜热恶寒。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1)蛋白质代谢: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及各种酶的生成,大剂量则促进蛋白质分解。
甲亢患者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和骨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肌肉无力、血钙升高和骨质疏松。
甲低时,蛋白质合成减少,组织间粘蛋白增多,引起粘液性水肿。
(2)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加强多种激素的升糖作用,使血糖升高。
但是,还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
甲亢时,血糖常常升高,有时出现糖尿。
(3)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
甲亢时,由于对糖、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患者常感饥饿,食欲旺盛,且有明显消瘦。
甲低患者则食欲减退,而体重无明显减轻。
(二)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呆小症。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亢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喜怒失常,烦躁不安,及肌肉震颤等。
甲低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说话和行动迟缓,淡漠无情与终日思睡状态。
视杆系统 视锥系统 主要分布部位 视网膜周边部 视网膜中央部 会聚现象 多 少视色素 视紫红质 三种视锥色素 分辨能力 低 高 对光的敏感度 较高较差功能司暗光觉,无色觉司昼光觉,能分辨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