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吕传汉用三教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资料
吕传汉用三教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资料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 “核心素养”的含义比“知识”和“ 技能”更加宽广。
“知识”与“技能”主要指具体学科领 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 ”“写”、“算”等基本技能,素养并不 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且强调个体能够积 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 能,它的目的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更有助于个人追求生活目标、促进个人 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
4. 审美雅趣
应向往与追求美好形象和美好事物,学会 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在对 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欣赏中,受到美的 熏陶。
5. 学会改变
面对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和生活,能够 悦纳,学会适应,顺应发展,不断改变自己 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
要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
成并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实践,动手 动脑,大胆尝试.
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 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 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 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 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 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核心素养”的概念的引入
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 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 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 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一个标志事 件就是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 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
素养的获得既可以使学生升学或 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又能使学生 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 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为终 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决定人的素养形成的 根本要素,在于教育 思想的进步与教育制 度的健全发展。
课改,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
用“三教+”培育 学生核心素养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吕传汉 2015.10.
教育改革关键在观念改变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就是 用学生发展的思维代替以考 试成绩为标准的思维,用相 信学生能力的思维代替教师 权威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 生为主体。
—— 顾明远
中国已决定采纳经合组织 (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 改革的总的指向,而核心素养 的培养体系是一种综合取向, 将由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 全面发展的关注。
一 立德树人,
重视一般核心素养的培育
公民核心素养(共同探讨)
人与工具
● 学会求知
学会学习; 提升注意、记忆和思考能力; 运用语言与知识的能力; 数字化能力。
人与自己
● 学会发展 爱国、诚信; 发展人格特征; 在广泛的人脉关系中自我发展。
● 学会改变 敢于质疑批判;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接受改变、适应改变、主动改变。
2. 成志于学
要增强学习内驱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 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学习习 惯、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 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 做到知行合一。
3. 天下情怀
应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拥有爱家人、爱 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要有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公益精神;要有振兴 中华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有较开阔的国 际视野,能够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平等交流,友善相处 和交往。
30多年的努力,中国创新能力在增长!
专利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活动产出的 重要标志。
在应用技术方面,中国专利申请总数在 201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专 利申请国,占全世界的1/4。
中国的中兴和华为两家公司已经是PCT国 际专利申请数位列三甲的公司,这在10年 前是不可思议的。
素养解析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
人与社会
● 学会做事 学习、掌握职业技能; 创新进取; 冒险精神。
● 学会共处 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他人经验; 表达与交流; 团队合作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
1. 身体健康
要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学会微笑、 感谢与赞美,尊敬师长,友善乐群,乐于助人; 要学会情绪管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拥有朝 气蓬勃的“精气神”。
应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批判性、创 造性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重视核心素养的养成
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是指正确理解和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 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核心能力提 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有:
1.识字写字能力;2.阅读能力 ; 3.写作能力; 4.口语语交际能力; 5.语文研究研能力。
● “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 意义更加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 的知识、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
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 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 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
● “核心素养”的功能超出了“职 业”和“学校”的范畴。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 “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 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 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 革就缺了灵魂。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改 正处于“再出发”的阶段
● 基本特征: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以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和建立学 校课程体系为重点。
● 写作技能——训练写作技能,提高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 言语能力——语文学科能力的 核心是言语能力, 给学生提供言语 实践的机会,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 语文学科能力。
务必要加强学生口语交际培养 ,教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 会交往。
● 阅读品质——阅读是一种从语言文 本中获取信息的学习方式, 是一个人 语文素养的核心,因而要大力培养.培 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