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砼构件与主体砼结构协同施工的技术措施与
效益分析
二次结构中常见的砼构件主要包括构造柱、洞口附墙柱、窗台压顶、过梁、圈梁、阳台栏板、止水台等。
此类小型构件单独施工,费时费工且质量不容易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二次结构施工控制的难点和重点,也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验收时的观感打分。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多的穿插二次结构砼构件,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而且通过混凝土泵等大型、专业垂直运输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大大加快施工进度,显著降低人工成本,产生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次结构砼构件,根据其各自的工艺特点,圈梁和窗台压顶不具备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的条件;止水台原则上要求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但由于要用吊模施工且对尺寸的要求较高,所以多为砌筑前施工;过梁、阳台栏板以及洞口附墙柱,如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完全可以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穿插进行,协同完成。
针对二次结构砼构件与主体砼结构协同施工的技术措施和效益分析讨论如下。
一、技术措施
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
施工前认真组织图纸会审,重点是门窗洞口处是否需要设置过梁以及
该过梁与相应结构梁的高差关系。
如果需要将过梁与结构梁合并施工,需要提前与设计沟通,将做法落实到图纸会审中。
当柱(或剪力墙)边墙体长度较小的(如小于等于300mm),柱(或剪力墙)边砌体可以通过图纸会审等方式,建议改为混凝土构件,便于随主体结构协同施工。
编制技术方案
针对需要在主体结构中协同施工的二次结构砼构件,根据其数量、尺寸、位置以及与主体结构的关系等特点,编制可行的技术方案及合理的工序流程,重点需要考虑模板定位、加固及混凝土浇筑、振捣。
过梁
位于墙体中下部的过梁,由于需要待两侧砖墙砌筑完成,因此必须在二次结构中现浇施工。
位于墙体顶部的过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当过梁底标高与主梁底标高贴近(一般考虑过梁顶距主梁底≤200 mm)时,过梁可以与主梁一起浇筑。
可采取加大主梁箍筋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采用拉钩将过梁钢筋与主梁钢筋临时固定并一同浇筑混凝土。
(2)当过梁顶标高与主梁底标高相距较远时,过梁最好在二次结构中进行施工。
3、阳台栏板
阳台栏板如果放在二次结构中进行,往往只能采取手推车运输、人工振捣等原始方式进行浇筑,费时费工且观感普遍较差,而且高层建筑临空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阳台栏板与本楼层楼板混凝土一起浇筑时,阳台栏板模板属于吊模施工,必须在底部楼板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浇筑,否则无法完成浇筑。
由于栏板一般设置在外挑阳台的周圈,如通过在栏板根部设置钢丝网的方式,来达到同时浇筑混凝土的目的,易造成栏板根部出现施工缝,不利于栏板结构的整体受力。
为保证阳台栏板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可以采用错时错层施工以及加长溜槽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为了便于模板周转,可以采用简易定型拼装模板:将阳台栏板分为便于运输的几个固定部分,在与混凝土接触的一侧提前固定表面光滑的薄铁皮,既保证了实用性,又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表面观感质量。
效益分析(以XX工程为例)
1、经济效益分析
(1)过梁
假设截面尺寸为200mm宽,120mm高,C20混凝土,按施工100米计算,则砼需用量为2.4m3,模板支设面积为44m2
A、与主体结构协同施工
砼分项:2.4m3(主体砼强度按C30考虑)
人工:71.61*2.4=171.86元;材料:366.35*2.4=879.24元;机械:20.76*2.4=49.82元
模板分项:44m2
人工:18.22*24=801.68元;材料:32.68*24=1437.92元;机械:
2.93*24=128.92元
B、在二次结构中施工
人工:129.86*2.4=311.66元
材料:339.35*2.4=814.44元
机械:0.76*2.4=1.82元
模板分项:44m2
人工:25.09*44=1103.96元
材料:40.68*44=1789.92元
机械:1.32*44 = 58.08元
差价:610.44元 / 100延长米
(2)阳台栏板
设阳台栏板长4000mm,宽100mm,高700mm,则每处阳台栏板砼需用量为0.28 m3 ;模板支设面积为5.6 m2
与主体结构协同施工
砼分项:0.28m3(主体砼强度按C30考虑)
人工:93.45*0.28=26.27元
材料:366.35*0.28=102.58元
机械:20.82*0.28=5.83元
模板分项:5.6m2
人工:10.27*5.6 = 57.51元
材料:27.38*5.6 = 153.33元
机械:1.5*5.6 = 8.40元
B、在二次结构中施工
人工:129.86*0.28=36.36元
材料:339.35*0.28=95.02元
机械:0.76*0.28=0.21元
模板分项:5.6m2
人工:25.09*5.6=140.50元
材料:40.68*5.6=227.81元
机械:1.32*5.6=7.39元
差价:153.37元 / 处
2、工期效益
根据XX工程的施工安排,二次结构施工按照6天/层进行安排,小型砼构件施工约占2天。
如果将部分二次结构砼构件与主体结构协同施工,按照每层二次结构施工保守估计节约1天来计算,33层即可节约工期33天,占总工期的4.5%。
工期节约33天,相应节约的脚手架租赁费用约为:13902.77元;大型设备(塔吊和施工升降机)租赁费用约为 24750元。
3、质量效益
将部分二次结构砼构件与主体结构协同施工,首先可以保证构件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振捣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保证构件几何尺寸及观感质量,提升主体施工的整体质量。
其次,两者协同施工,可以使此类构件得到有效的支撑及养护,避免二次结构施工过早拆模导致梁底开裂等问题,保证了混凝土强度。
最后,协同施工使得二次结构砼构件的施工质量得以
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后期维修甚至返工的工程量,节约大量施工费用和时间。
4、安全效益
将两类砼构件协同施工,可以有效的利用主体结构外脚手架的防护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人员高处临边作业的职业危险。
同时外脚手架的层间水平网,可以有效的防治高处坠物带来的威胁,保证楼周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5、社会效益
将二次结构砼构件与主体结构协同施工,可以节约工期、减少工程投入,同时提高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加强工程的集成化、节约化管理,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降耗的整体部署。
参考文献: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出版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