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心得:关于容错纠错实践工作中的思考

工作心得:关于容错纠错实践工作中的思考

工作心得:关于容错纠错实践工作中的思考
省市纪委出台容错纠错机制以来,区纪委监察局着眼追赶超越大局,坚持以纪律底线为基础,以助力追赶超越为目的,以主观故意和不良影响为评判依据,深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积极开展容错纠错,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统筹兼顾全面从严治党和保护改革创新。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截至目前,区纪委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共4件7人,主要涉及重点项目建设、一事一议、工程招投标等几个领域,这几件案例的成功应用,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实际的容错纠错具体操作办法。

一、运用容错纠错机制的探索实践
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中,我们本着当事人出发点是利己还是为公、事情结果是好还是坏为充要条件,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严格容错纠错程序。

在执行容错纠错机制时,区纪委在严格遵循容错纠错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持续细化容错程序,确保程序严密合乎规定。

比如,在省市纪委出台容错纠错实施细则后,XX区纪委结合区县工作实际,绘制《XX区容错纠错审批流程图》,该流程图从相关主体、程序步骤、实施办法三方面入手,从申请容错、审查受理、调查核实、审查认定、报送审批、反馈纠错、回访教育等七个环节,切实把好提出申请、调查核实等“入口关”和审查、认定、反馈等“出口关”,开展容错纠错。

通过该流程图不仅使工作有章可循,又能厘清不同阶段同一主体、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的职责和责任,充分体现程序的规范性和审查核实的严肃性。

在权责在充分听取有关单位或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开展调查核实,正确处理执行政策、严明
纪律与调动和保护干部积极性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综合考虑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政策依据、情节轻重和性质后果等方面因素,认真甄别、准确研判,确保程序合规,处置妥当。

二是依规界定“容错”。

严格对照“三个区分开来”,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在具体操作上明确问题的程度、动机、条件、程序、政策执行和最终后果,坚决杜绝什么错误都往里装,任何错误都“容”现象发生,避免容错纠错逾越法纪底线。

比如今年查处的通远镇火箭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违纪案时,我们发现此项目中涉及区财政局综改办负责人未按照规定,在未组织进行招投标的情况下,批复同意火箭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修建暗涵排水,违反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但由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属于村民“民议、民建、民管”的项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未要求所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都必须进行招投标,而且存在资金、时间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符合容错情形,经区纪委研究,决定对该负责人实施容错纠错,但同时,该案涉及的其他人员,我们严格按照职责和责任划分,对涉及的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不同档次的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该案是区纪委运用“容错纠错机制”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例的精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区接下来容错纠错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精准研判把好度。

要准确把握容错的度,坚决做到能容则容,不能容的则坚决不能容。

要坚持阳光操作,申请、核实、认定等流程要严格细化,接受监督,确保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四是积极主动“纠错”。

着眼于教育纠错,帮助犯错的党员干部客观分析错误根源,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消除顾虑、轻装上阵。

在实践中,围绕典型案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