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读后感

教师读后感

随之“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成为《中国教师报》标志语,“报中刊,刊中报”:特别报道,教学家、现代课堂、教师生活周刊等八
大板块——每一个部分都是心系课堂、心系教师。

“四化新风骨”(四化:新闻杂志化、内容专业化、服务精确化、风格独特化):——读每一篇文章,我已经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一种
冲动。

跳出报纸,想我的课堂,想我的老师,心中有了目标,有了想法——虽然不能让中国教育因我而改变,但我可不可以改变这三尺讲台,这一亩三分地?三十年的教师行程,我终于读明白了怎样才能实现我的梦想——用“情”成为“梦想”行程中的gps。

这个“情”就是我的教育情结与伴随我成长的《中国教师报》的教育情怀交融。

2002年《中国教师报》创刊,我们一天天,一周周情系孩子——情系教师——情系学校。

因情而变,因情促变。

认为是对的就立即去做,这样成本最少。

《课改中国行》的连续追踪报道,那种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令我这个专职教师不能不想:教育为什么要创新,创什么新,如何创新。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课改我写过《建构主义与辩证法》。

李镇西校长的《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对教育特色
的深层次思考,着实让校长们有了思辨的判断基准,我写出了《说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