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
纪念馆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市中心北部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
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构成。
纪念塔高53米,正面为邓小平题写的塔名,背面刻有记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光辉业绩的塔文。
陈列馆通过700余幅照片、1000多件文物以及图表、沙盘、绘画、模型、雕塑等,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伟大史实。
全景画馆陈列着长132米、高18米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人们在旋转看台上观看,犹如身临其境,深为志愿军指战员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所感佩。
文化传承抗美朝援纪念馆共收藏文物19500余件,分为两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历史文物。
现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如原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平壤以北道路调查材料和朝鲜交通调查图;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同志在谈判时期使用的照相机;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同志的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同志的一级国旗勋章、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同志的卡宾枪;魏巍同志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
该馆还收藏有历史文物7391件,其中瓷器826件,铜器126件,镇币2687件,书画355件,其它工艺品627件。
历史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4件,即战国时期的叶脉纹双纽铜镜、青铜短剑、元代的乳白黑釉花大罐、清乾隆年间象牙雕塔。
背景资料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在仁川登陆,并将战火引向中国边境,轰炸安东(今丹东市)等地。
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发兵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战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经过三年艰苦战斗,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大堂正面的雕塑志愿军用过的武器黄继光烈士塑像全景画描写的战争场鸭绿江断桥丹东鸭绿江断桥,断桥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长944.2米,宽11米,十二孔,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开合,便于船舶航行。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
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
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游人可登桥凭吊游觅。
是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桥景区主要景点。
历史鸭绿江断桥是集耻辱、斗争、成就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1905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强行在鸭绿江上修建了这座大桥,抗美援朝期间,美军为切断我方供给线,1950年11月8日炸断此桥,只剩下残留在朝鲜一侧的“断桥”。
这座桥问世近100年来,亲历了中华民族从忍屈受辱到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艰难历程。
站在断桥之上,不仅可以回顾历史,增强爱国热情,更可以饱览丹东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1993年丹东市委、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开发断桥,几年来,又投资400万元,用于增添景点和维修,使断桥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地,先后被评为省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8年来,断桥共接待中外观众90多万人次。
1993年6月,断桥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桥上现有原桥旋转及炸断处观赏台各一处,炮楼一个,桥史话展板30块。
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断桥历史,观看中朝两岸风光,更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2001年6月,鸭绿江断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8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修建“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的第一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为当时殖民机构日本驻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长944.2米,宽11米,十二孔,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便于过往船只航行,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我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
侵朝美军多次对大桥狂轰炸,1950年11月,第一桥被炸毁。
中方所剩四孔惨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
第一桥为废桥,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习惯称为“断桥”。
意义“断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鸭绿江断桥是1993年修复开发的战争遗迹型旅游景点,命名为“鸭绿江断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
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的紫铜巨扁上的“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为迟浩田题写。
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
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我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
侵朝美军多次对大桥狂轰乱炸,1950年11月,第一座桥被炸毁。
中方所剩四孔惨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
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至今遗留宛然,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
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纪念塔于1948年冬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落成。
纪念塔用白色花岗岩砌成。
塔体为花岗岩、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体造型由环形塔基、圆形塔座、方型塔身、铜铸塑像四部分构成,通高10.73米,方向南偏东10度,俯瞰丹东市区。
塔顶矗立着一尊铜铸解放军战士塑像,高2.08米,重约2吨。
他头戴棉军帽,帽上有五星,身着棉大衣,胸前佩两枚勋章,右手持枪,左手振臂呐喊,仿佛是在呼唤人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冲锋,那勇往直前的神态气势,栩栩如生。
青铜雕像设计制作者为古达,丛肇芝设计基座,辽东军区后勤部协助制作。
塔正面镌刻着立体鎏金塔名题字“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烈士纪念塔”和“1949年10月1日奠基”一行小字。
塔东侧题词是:“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有信心来完成你们所未竟的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辽东省委员会辽东省人民政府辽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敬志公元1949年10月立”。
总计82个字,由当时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张闻天撰。
塔西侧题词为:“为解放辽东人民而牺牲的烈士千古!全市人民将永念你们的伟绩,以英勇而勤劳的工作建设新安东。
中国共产党安东市委员会安东市人民政府”总计62个字,由当时安东市长陈北辰撰。
两侧字均为原辽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佟冬的手迹。
烈士塔周围苍松翠柏环抱,正面有花岗岩铺成的路面,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来此公祭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这座纪念塔不仅是丹东的骄傲,也是游人瞻仰的革命文物。
1962年4月12日,这座纪念塔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又被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巍巍屹立在锦江山公园的中心,为秀美的锦江山增添了庄严的气氛。
它以独特的选型、鲜明的特色,成为革命先烈为解放辽东而英勇献身的历史见证。
纪念塔于1948年冬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落成。
整体选型由环形塔基、塔座、方型塔身、铜铸塑像四部分构成,总高度为10.73米,面南偏东10度,俯瞰丹东市区。
塔顶矗立着一尊铜铸解放军战士塑像,高2.08米,重约2吨。
他右手持枪,左手振臂呐喊,仿佛是在呼唤人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冲锋,那勇往直前的神态气势,栩栩如生。
这座纪念塔不仅是丹东的骄傲,也是游人瞻仰的革命文物。
此塔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年初,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鹿岛大鹿岛,位于祖国万里海疆的东端,矗立于烟波浩淼的黄海北域,面积6.6平方公里,为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孤山镇所辖。
“天萃物华,地聚灵象”,寸海寸金的经济价值、相对完整的生态价值、独具特色的景观价值,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夏威夷”。
大鹿岛度假区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大孤山南19海里的大鹿岛上,总面积6.6平方公里,景色独秀。
北与大孤山隔海相望,东与獐岛唇齿相依,远望孤岛高耸,兀亢海面,如一只梅花鹿卧于黄海之中。
与韩国、朝鲜毗邻,,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
在其南面海域,是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的古战场。
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至今还沉睡附近的海底。
凭吊甲午英灵,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及“致远号”化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访古追今,让人慨叹。
因此,大鹿岛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避暑观光旅游胜地。
主要特产大鹿岛四面环海,盛产对虾、梭子蟹、海螺、杂色蛤、文蛤以及各种鱼类等上百个品种,且以鲜活著称,为美食家赞不绝口,岛上有二郎石、嘎巴枣树、滴水、老虎洞、骆驼峰、邓世昌墓和邓世昌塑像、毛文龙碑、海神娘娘庙、英式导航灯塔以及丹麦教堂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岛前环抱的月亮湾、双珠滩、为中国北海角最大的天然浴场,也是游人拾贝、垂钩、冲浪、晨观日出、夜半听涛的理想去处。
地区介绍月亮湾大鹿岛大鹿岛前的月亮湾,是一个天然浴场,海岸线长3公里,纵深1公里,坡降只有1米。
滩沙细腻无海底礁石,为全国少有的优质浴场。
游人可在滩上追波逐浪,乘船游弋海上。
入夜,岸上霓虹灯倒映海中,五彩斑斓,岸上灯,水中灯,交相辉映,令人目眩。
而到了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岛上人家都要到滩上送海灯,月亮湾又成了一个灯的世界。
有许多外地游人为此特意赶来观海灯。
音乐喷泉音乐喷泉广场占地20,000平方米,是岛上人和游客休闲、娱乐、游玩的场所。
傍晚,你可以坐在这里喝着啤酒,吃着海味烧烤,看音乐喷泉变幻莫测的水柱和灯光,听悠然荡起的海潮,又是一番心境和情趣,你也可以拿起麦克尽情唱一首你喜爱的歌。
吃完了,喝足了,你可以独坐海边,看月光下波光粼粼的大海。
看大海锦缎一样在月光下抖动,你的思绪会无羁无绊,放飞得很远,似乎进了时间隧道,与古人坦荡博大的胸廓相通,陡增无限感慨。
邓世昌塑像为了纪念邓世昌以身殉国,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00年大鹿岛人在岛上立起了这座花岗岩雕塑,大理石基座上的文字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题写的。
整个雕塑庄严凝重,邓将军威武高大,手按腰刀,炯炯的目光远望大海,象征我国的领海神圣不可侵犯。
嘎吧枣树嘎吧枣树400余龄。
主干围9尺,高三丈三,冠覆25步。
中秋后紫红色枣熟,甘甜如饴,嚼之发出“嘎巴嘎巴”声响,因此得名。
相传可消灾避难,佑护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