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享研究生小论文的投稿经验

分享研究生小论文的投稿经验

读了之后很受益,乐意跟大家分享!————————————————————————————————————————————————————————————————今天下午,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莘莘学子做讲座,专门讲述研究生小论文的“投稿技巧”,演讲厅座无虚席,两旁还站满了听讲的青年学子,超出了组织者的估计。

3:30开始,5:30结束。

整个过程没有手机的响声,连随意走动的人都很少,听讲者注意力很集中啊。

散场的那一刹那,我甚至发现听众中还有好些青年老师。

我不由感到责任重大。

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写下了本篇博文,希望对听讲者和感兴趣者能有所帮助。

下面贴出讲稿全文。

研究生小论文的投稿技巧疯乎山巅(2012年12月13日)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许多学位授予单位还要求研究生在答辩前必须在认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3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小论文,否则便没有答辩资格,自然就得不到学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对研究生发表小论文也有相关规定。

因此,必须明确,今天要研究的是小论文的写作、投稿与发表问题,暂不涉及大论文,即学位论文。

那么,如何写出为学术期刊所欢迎,能尽快发表出来的论文呢?现在,我将以我的经验、体会和感觉告诉诸位,或者说,我将以不同的身份和大家交流关于这个至关重要问题的体验。

我将从四个方面谈出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样的论文令学术期刊讨厌?(二)什么样的论文令学术期刊喜欢?(三)编辑遴选论文的主要标准主要有哪些?(四)给学术期刊投稿主要有哪些技巧?然后,我们互动交流讨论一些话题。

一、什么论文学术期刊讨厌?(一)讨厌弄虚作假的论文弄虚作假就是耍花招,欺骗人,轻而言之是不诚实。

学术期刊非常讨厌乃至痛恨诸如此类的论文。

弄虚作假的论文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抄袭剽窃、无中生有和故弄玄虚。

所谓抄袭剽窃,就是偷窃别人的学术研究成果,把别人的论文或句段抄来当做自己写的论文,也包括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别人的实验方式和研究方法。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凭空捏造。

学术研究不是文学创作,绝不允许虚构和凭空捏造。

所谓故弄玄虚,就是在论文中故意玩弄某些容易迷惑人、欺骗人的手段或方法。

(二)讨厌四平八稳的论文四平八稳的论文,表面看起来稳稳当当,没有纰漏错误,但是毫无新意创意,毫无个性特征,如同一杯白开水,索然寡味。

学术期刊非常厌恶这类文章。

这类文章通常也有三种表现形式:人云亦云、空洞说教和公式化。

所谓人云亦云,是指论文鹦鹉学舌,人家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自己毫无主见。

所谓空洞说教,就是论文通篇言之无物,没有具体内容,没有分析推理,只知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所谓公式化论文,就是在僵化的、不思进取的思想指导下,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一成不变地根据某种固定模式写成的文章。

(三)讨厌又臭又长的论文以上三条只要沾上任意一条就不可能被采用二、什么论文学术期刊喜欢?(一)喜欢态度诚实的论文学术,以诚为本,不抄袭,不剽窃,不虚假。

诚实,是人的优良品质。

学术态度诚实是论文品质的保证。

要写出好的论文,必须学会诚实做人,具有诚实品质。

诚实,是每个研究生应该知道和恪守的基本准则,不具备诚实品格的人不配搞学术研究,也做不好学术研究。

一篇论文要一目了然地显示出哪里是自己的,哪里是人家的。

不含糊,不隐晦,不偷,不装,不抢,不说假话、虚伪的话,不故弄玄虚,不虚张声势,不吓唬人,这些都是态度诚实的表现。

诚实的学术态度如同血液流淌在论文的字里行间,是保证学术论文具有生命力的第一要素。

人品、文品从来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要注意人品、文道的修养。

(二)喜欢遵守学术规范的论文规范性指论文符合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学术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统称,大体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等形式。

其中,学术研究规范处于诸规范的基础和核心位置。

学术研究规范至少应包括四项内容:1、内容真实。

论文内容真实,要求论文实事求是,具有科学性,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实验验证,经得起严格考量,经得起学术史的淘洗,这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

内容真实是学术论文的生命。

学术,以求真为的。

学术追求真实,无私无畏,敢讲真话,敢于突破禁区;学术追求科学,勇于探索,不迷信,不盲从,不为尊者讳。

论文内容真实,还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不偷,不装。

2、形式规范。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论文形式符合体例;语言文字运用正确。

(三)喜欢有个性的论文有个性论文一般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内容有新意、有感情;2、论述有层次、有分析、有逻辑,富于思辨性。

任何学术论文都要有个性化的思路,有鲜明的逻辑性和严密的论证过程,都要经得起论辩,不经过个性化论证的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研究生论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思辨性,缺少分析推导过程,逻辑性比较弱,经常花很大的篇幅去综述一些说了等于没有说的ABC一类东西,常见的毛病是概念化、公文化、教材化、讲义化,中心不集中、不突出。

3、方法有考究。

任何一篇论文都要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或一种,或若干种,但选择什么研究方法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考究的、恰当的。

4、语言有特色。

(四)喜欢篇幅适中的论文6000字左右的论文是期刊最喜欢的。

太短,不像论文;太长,没有版面。

三、编辑遴选论文的主要标准有哪些?(一)是否诚实、真实不诚实、不真实的稿件一定不被采用。

(二)是否遵守学术规范1、一看论文是否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做到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是作者本人的、哪些是别人的;材料是否有出处,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权威性。

2、二看论文的学术定位是否明确。

3、三看作者对自己提出的命题是否进行了严谨的论证,作者的学历、职称、专业方向、工作经历、科研成果等是否和论文所需要的知识背景相吻合。

4、四看语言是否规范,即看作者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准。

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子一般不会被采用。

(三)是否有创新点学术论文有创新点又叫具有创新性。

所谓有创新点,就是有与众不同的原创东西。

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是指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即理论创新、生命创造、思想创意之谓也,体现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

学术论文是对创新的思想和表现的记录、提炼与升华。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也是学术论文的灵魂。

丢掉了创新,论文就没有意义或价值了。

学术创新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哲学的角度认识,有从整体上去把握的创造和从局部或实证方面去把握的创造。

前者把创造和自然、时空与人的人格发展、与人的自我实现联系了起来;而后者,在创造中尤其注重实证,注重在技术和方法的培养训练上寻求创新。

这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所在。

学术创新一般有三种表现类型。

1、论点新指经过学术研究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新命题、新观点,具有开创意义。

或形成了新理论,揭示了新规律;或开辟了新视角、新领域;或确立了新高度。

这是学术创新最典型的形式。

2、材料新对同一问题,对既有研究,虽然不能从命题、观点、视角、高度上有所建树,但却找到了新鲜的材料,凭借这些新鲜的材料,有利于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产生新的看法与新的认识。

这是对拓展同一问题研究的锦上添花。

3、方法新研究问题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别开生面,得出不同的新的结论,而对新的科学方法的运用,常常能让研究者柳暗花明,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者居其一的论文即可留用。

必须指出,决定学术论文能否实现创新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

虽然文化底蕴、知识背景、学术环境、研究传统和社会制度等因素,以及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创造力、思想、信念、激情、意志、批判意识、冒险精神等品性,都有利于创新,但较之于思维方式都不足为道。

在科学研究中,突破常规思维方式显得尤其重要。

比如,不因于经验而敢于运用直觉、想象;不怕失败而敢于怀疑、否定;不以科研为苦而把它当作快乐的游戏;不因于定势而取发散思维;不因于教条而采用多元方法;不因于传统而不排斥后现代思维;等等。

总之,为了创新,可以“怎么都行”(张之沧:理论创新的关键在思维方式,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36-37)。

人生的本质在于创造,在于创新。

创造、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个不断生成生生不息的过程。

创造、求新并不神秘,人人具有,都可以达到。

(四)语言是否有特色错别字多、有病句的稿件一般不会被采用,而语言简洁、流畅则能增加被采用的砝码。

四、给学术期刊投稿主要有哪些技巧?(一)遴选心仪的期刊一般说来,向什么刊物投稿,在论文写作前或写作中即开始了。

研究生可以采用下述三种方式遴选心仪的期刊。

首先,在学校认定的期刊范围中寻找。

否则,论文发表了不一定管用。

那么,选择哪些刊物发表的几率大一点呢?可以重点关注两类刊物。

一种是面向青年学人的期刊,另一种是和论文主题相近的期刊。

通常的诀窍是确定几份拟投稿期刊,记录下来。

要了解和考虑下述情况:什么时候投稿适宜,刊物的性质、宗旨、风格、影响因子、刊期、出版时间、读者对象、内容范围、主要栏目或品牌栏目,刊物的吸稿范围、处理稿件的速度、发稿体例与要求等,由此决定自己论文撰写的格式、内容、篇幅。

要记录刊物主编、副主编和相关编辑的姓名、电话号码、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等,总之,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只有文稿切合所投刊物的品性、品位,相互对味,才能避免无效投稿,提高投稿命中率。

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期刊的上述情况呢?最好的办法是登陆核心期刊索引数据库搜寻和到图书馆直接翻阅该刊物的印刷文本,重点研究其版权页、目录页、投稿须知,分析其所设栏目和刊登的文章,从中了解其编辑方针、风格、水准、出版时间等具体信息,还要注意阅读该刊物的自我介绍和征稿启事等。

当然,也可以向师长、同窗了解。

最后确定投稿期刊。

(二)自审论文稿件确定投稿期刊后,准备投稿前,作者要反复推敲、自审论文稿件。

比如,有没有雷同的文章发表;可以和该刊物已经发表过的优秀论文比较,看看自己的论文处于什么档次,记住,不要和刊物中那些稍差的文章比。

一般可以进行如下思考:1、扪心自问是否做到诚实、真实、有诚信。

2、考量选题是否具有学术前沿性。

指论文的内容或所研究的课题处于学科前端,能反映学术研究的现状、新动向和新趋势,具有新颖性、开创性、超前性的特征。

3、尝试能否简明地概括出论文的创新点。

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了没有,是否鲜明、突出;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新意,是否站得住,是否适合所投刊物的胃口、趣味。

4、检查论文材料的表述是否准确、简明、圆满。

比如,图表制作是否规范、数字是否精确,参考文献、引文出处是否查对核实,等等,都要争取做到无懈可击。

5、分析论文结构是否严谨。

6、辨别语言是否规范语言规范指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恰当的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做到条理分明,表述清楚,文笔流畅。

具体点说,语言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流畅,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随意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词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说明、叙述、描写乃至多媒体等表达方式,正确运用各种科学公式、计量单位,数字准确,图表清晰;此外,书写格式、参考文献和注释符合规范体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