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内科副高职称考试试题

神经内科副高职称考试试题

神经内科副高职称考试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神经内科副高职称考试试题-案例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

7天前开始发热,腹泻,经用“黄连素”等药,5天后治愈。

12小时前赴宴回家即发现双下肢无力,2小时前全身无力,不能起床。

体检:烦躁不安,气促,说话困难,口唇发绀,四肢肌力I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痛觉存在,排尿费力,不易解出,呼吸困难。

提问:该病人应考虑下述哪些疾病A、低钾综合征B、周期性瘫痪C、重症肌无力D、多发性神经病E、格林一巴利综合征F、脊髓灰质炎G、急性脊髓炎H、多发性肌炎提问:急诊最好应先进行什么初步检查A、心电图B、脑脊液C、血钾D、肌电图E、血气分析F、血清酶学检查提问:在急诊室首先采取什么治疗措施A、气管插管B、气管切开C、吸氧D、给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E、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F、给抗生素G、肌注新斯的明H、辅助人工呼吸提示;入院后第2天,病人作了气管切开,安人工呼吸机,四肢瘫痪加重,近端肌力为00。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钾/L(16mg/dl),钠137mmol/L(315mg/dl)。

脑脊液检查结果:压力(184毫米水柱),白细胞2×10[~]/L(2/mm[~]),蛋白克/L(40mg/dl),糖/L(54mg/dl)。

提问: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可以排除哪些疾病A、周期性瘫痪B、低钾综合征C、重症肌无力D、格林——巴利综合征E、呼吸肌麻痹F、电解质紊乱G、急性脊髓炎H、脊髓灰质炎提问: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哪种最常见并发症A、膀胱炎B、肾盂肾炎C、肺炎D、褥疮E、心肌炎F、心包炎G、酸中毒H、循环衰竭I、电解质紊乱提问:诊断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主要根据:A、病前感染史B、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C、双侧颅神经对称性瘫痪D、手套袜套式感觉障碍E、呼吸肌麻痹F、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G、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H、血清钾正常提问: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辅助人工呼吸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A、呼吸骤停B、心脏骤停C、肺部感染D、气管内出血E、皮下或/和纵隔气肿F、气管套管堵塞G、呼吸性酸中毒H、呼吸性碱中毒提示:患者入院次日已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

在气管切开,辅助人工呼吸的同时,采用了激素、维生素、抗生素和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第3天,出现双侧周围性面瘫和真性球麻痹,流涎、不能吞咽,靠鼻饲饮食,且体温升至 39℃,WBC:×10[~]/L,,,双肺可闻湿罗音,胸片证实双肺感染。

A、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B、球麻痹致唾液及返流消化液的误吸C、仅靠鼻饲,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下降D、反复吸痰的刺激E、激素的应用F、吸痰导管、呼吸机湿化液消毒不严G、滴入湿化液被吸入肺部H、气道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消失I、护理隔离不严提示:入院第5天,患者突然反复摇头、咬嘴唇,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吸痰管插不进,双肺呼吸音微弱,拔出套管,发现套管被干结的痰块堵塞,换上新套管,呼吸改善,缺氧症状缓解。

提问: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患者,24小时内应滴入气管多少湿化液1.50ml2.100ml3.150ml4.200ml5.不超过 200ml6.200ml以上7.不超过250ml8.250~300ml9.250~500ml提示:当套管更换后,本来病人缺氧症状已有缓解,但护士想更进一步提高病人的供氧量,调高了呼吸机的潮气量。

结果,患者又烦躁不安,随即呼之不应,口唇又出现轻微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血压16/10kPa(120/75mmHg),心率80次/分,律齐。

血氧饱和度为(95%)。

提问:患者病情再度出现变化的原因最大可能是:1.套管堵塞时,因缺氧引起脑水肿2.脑缺血缺氧3.呼吸性酸中毒4.呼吸性碱中毒5.代谢性酸中毒6.代谢性碱中毒7.末稍循环障碍8.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情恶化提示:血气分析结果证实为呼吸性碱中毒,经调低潮气量和调整吸气呼气比值后,患者很快清醒。

通过加强气道湿化,严格消毒隔离和精心护理,更换有效抗生素,至入院第8天,体温降至正常,血象、胸片均无异常。

但血压由原来的16/10kPa。

升至21/12kPa。

,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2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并偶发室性早搏。

提问:患者出现上述血压升高等病情变化应考虑哪些原因1.激素应用2.并发心肌炎3.低血钾4.代谢性酸中毒5.代谢性碱中毒6.交感神经功能亢进7.交感神经功能低下8.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9.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提示:停用激素4天,高血压等前述症状及心电图表现并无改善,也无加重,复查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

提问:此时首先应采取哪些治疗和监护措施1.口服心得安2.口服心得宁3.口服心痛定4.口服慢心律5.口服异搏定6.静推西地兰7.静点利多卡因8.心电监护9.脑电监护提示:经口服心得安后第2天,患者血压降至原有水平,大汗淋漓、窦性心动过速并发室性早搏均得到控制。

第12天,心电监护仪显示,再次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50次/分,并频发室性早搏,很快转为心室颤动,经抢救次日脱险,考虑仍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提问:下述有关交感、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定位哪些是正确的1.交感:颈胸脊髓(颈8一胸1)灰质侧角细胞2.交感:颈胸脊髓(颈8一胸8)灰质侧角细胞3.交感:胸腰脊髓(胸1一腰1)灰质侧角细胞4.交感:胸腰脊髓(胸1一腰3)灰质侧角细胞5.副交感:脑干第C、G、I、10对颅神经的副交感核和骶段脊髓2-4灰质侧角细胞6.副交感:脑干第D、G、I、10对颅神经的副交感核和骶段脊髓 1-3灰质侧角细胞7.副交感:脑干第C、G、I、10对颅神经的副交感核和骶段脊髓3-5灰质侧角细胞答题思路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

7天前开始发热,腹泻,经用“黄连素”等药,5天后治愈。

12小时前赴宴回家即发现双下肢无力,2小时前全身无力,不能起床。

体检:烦躁不安,气促,说话困难,口唇发绀,四肢肌力I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痛觉存在,排尿费力,不易解出,呼吸困难。

1. 提问:该病人应考虑下述哪些疾病A、低钾综合征B、周期性瘫痪C、重症肌无力D、多发性神经病E、格林一巴利综合征F、脊髓灰质炎G、急性脊髓炎H、多发性肌炎答案:AE解题思路:这是本试题的第一问,在答题前和答题时,最好能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紧跟试题的思路。

一份考题,设计的问题之间及排列先后都有一定的逻辑性,跟住试题的思路,比较容易领会问题的要领。

二是要看清题目,尤其是要针对其中的关键词。

二是要明确答题的形式、有的只要求单选,有的是多选题。

有的属于肯定式选择,有的属于否定式选择,故应避免背离题意。

错答、多答或漏答。

从病历摘要可知,本病例属危重急症,显然需要急救,但首先得尽快明确诊断。

所以此问实际上只要求提出初步诊断。

提问的关键词是“应考虑”、“哪些疾病”2. 提问:急诊最好应先进行什么初步检查A、心电图B、脑脊液C、血钾D、肌电图E、血气分析F、血清酶学检查答案:AC很显然,该问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有关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在完成这类测试检查能力的问题时考生应十分熟悉每一项检查的临床意义,同时应考虑到病人的实际情况,以及当时背景、条件。

此时,病人为危重急症,又是在急诊情况下,所以选择的检查项且应是既简单易行,又应考虑到轻重缓急。

结合上一问题,本病人诊断上首先应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但因为是在餐后起病,故需排除低钾性麻痹。

后者的主要客观诊断指标是血钾低和低钾性心电图改变,此两项检查既简单,病人又可接受。

而肌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

针对性不强,且较繁琐,显然不适合。

脑脊液检查的蛋白一细胞分离是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但病人病情重,况且发病才第一天,一般脑脊液的这种改变尚不明显,故可适当推迟一步。

血气分析有条件做也不算错,故均作为无效答案。

正确答案应是第l、3项。

3.提问:在急诊室首先采取什么治疗措施A、气管插管B、气管切开C、吸氧D、给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E、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F、给抗生素G、肌注新斯的明H、辅助人工呼吸答案:CH解题思路:考生在回答这类有关治疗处置的问题时,往往容易答错。

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各家医院的医疗设备、救治条件的差别,在治疗处置措施方面可能有各自的习惯,加上每个医师观察和处理问题思维方法和能力不一,同时在抢救治疗的每一个小环节上,也不可能有一个成文的统一规定。

为避免错误,考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应遵照提问的要求,并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抓住主要矛盾,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本例是危重急症,其主要矛盾,即威胁到病人生命安全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引起的缺氧,抢救应分秒必争,尽快改善呼吸,纠正缺氧。

且病人在急诊室,条件受到一定限制,所以“首先”采取的措施应该是既快捷又简便的吸氧和辅助人工呼吸。

至于气管切开,优点是在呼吸困难、呼吸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呼吸道死腔,改善通气,也便于吸痰和使用人工呼吸机,尤其对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患者,是使病人渡过难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措施。

但缺点是,要求严格的消毒隔离和护理,否则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故在急诊室的条件下,可不考虑为首选,但如条件具备也决非不可取,因此,选择与否均不算错,本试题将其列为无效答案。

给不给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达到改善缺氧的目的。

但本病人是呼吸肌无力,不是呼吸中枢受抑制所造成的缺氧,故这类兴奋剂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最多只能作为无效答案。

在病情这样重、病人意识又清楚的情况下,作气管插管,刺激过大,将增加病人的消耗,容易引起呼吸骤停,很危险,除非有充分的应急措施,否则不可取。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和抗生素,无论对疾病本身的治疗是否必要,均不属于在急诊情况下“首先”应采取的措施,因为均无助于达到争取尽快改善呼吸之目的。

新斯的明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其作用相当于拟胆碱药,用于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首选”,但重症肌无力如前面所述,已被排除。

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如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不利于通气,故不可取。

4.提示;入院后第2天,病人作了气管切开,安人工呼吸机,四肢瘫痪加重,近端肌力为00。

实验室检查结果:血钾/L(16mg/dl),钠 137mmol/L(315mg/dl)。

脑脊液检查结果:压力(184毫米水柱),白细胞 2×10[~]/L(2/mm[~]),蛋白克/L(40mg/dl),糖/L(54mg/dl)。

提问: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可以排除哪些疾病A、周期性瘫痪B、低钾综合征C、重症肌无力D、格林——巴利综合征E、呼吸肌麻痹F、电解质紊乱G、急性脊髓炎H、脊髓灰质炎答案:ABCFGH解题思路:此前,本病人诊断尚未明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