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474年3月19日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发明人法规》,但该法相当简单和粗糙,且带有 浓厚的封建特权色彩,保障效能甚低。但该法规定 的“保护发明创造原则、专利独占原则、侵权处罚 原则”为现代专利制度奠定了基础。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期
◆世界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形成世界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部分国家保存的第1件专利说明书的时间如下: 德国: 1877年; 瑞典: 1885年; 瑞士: 1888年; 丹麦: 1894年; 奥地利: 1899年; 澳大利亚: 1904年; 荷兰: 1903年; 波兰: 1924年; 韩国: 1948年; 中国 1985年。
建立期 完善期
1912年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 1932年,在《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并
颁布《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规定了奖励、审查、颁证的方 式方法、条件要求、审查规定等内容。 1939年修改时,又增加了“新型”和“新式样”两种专利,即 现在所说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专利法是1944年5月29日由当时的国 民党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专利法》。该法规定对发明、新型和 新式样授予专利权,期限分别是15年、10年、5年。由于当时正 值抗日战争和尔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此项专利法显然无法贯彻实 施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主讲人:刘介明 教授 博士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 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专利制度是一种依照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方式,来保护
和鼓励发明创造,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 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与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前提。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国际一体化
1883年3月20日,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 利、荷兰、萄葡牙和西班牙等14国在法国巴黎 外交会议上签订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成立了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巴黎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专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 普遍实行和国际经济与科技的高度发展,迫切要 求专利制度趋于国际一体化,在实质内容和申请 审批程度逐步简化一致和统一。因而,国际间签 订了一系列多边保护专利或工业产权的国际或地 区性条约。如《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专利合作条约》、《欧洲专利公约》等公约的 签订,使得专利制度的国际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也促使专利制度更趋于完善。
◆至今,全世界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80多个。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国际一体化
专利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远。公元前 500年,在今意大利南部以生活奢侈著称的古都 Sybaris(希腊殖民地),一种烹调方法被授与为 期1年的独占权。当时欧洲各国还处在封建社会末 期,但手工业作坊已出现,有些国家的君主为了发 展经济,便给商人或能工巧匠颁发在一定期间内免 税并独家经营或者独家生产某种新产品的权利。但 这种独占性权利只不过是封建君王授予发明创造者 的一种特权,尚未形成一种正规的法律保护制度。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清政府的专利制度 国民政府的专利制度
新中国的专利制度
建立期 完善期
我国专利法至今已进行了三次重大的修改:(1)第一次修改于1992年9月4日 由第7届人大第27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其修改的主要原因是为 了落实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的承诺; ;(2)第二次修订于2000年8月25 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专利法》修正案,其修改的原因 是为了遵循加入WTO 后适应TRIPS的相关规则;(3)第三次修订于2008年 12月27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 新专利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三次修改不同于前两次,修改的主 要动因主要来自于国家内部,而非来自于国际压力,是为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 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第四次修订正在谋划中。 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 稿)》稿)及其说明,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送审稿涉及实质性修改的条文共33条, 新增“专利的实施和运用”一章。
成熟期 国际一体化
此后,美国(1790年)、荷兰(1809年)、奥 地利(1810年)、俄罗斯(1812年)、瑞典 (1819年)、西班牙(1826年)、墨西哥 (1840年)、巴西及印度(1859年)、阿根廷 及意大利(1864年)、加拿大(1869年)、德 国(1877年)、土耳其(1879年)、日本 (1885年)等相继颁布了专利法。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清政府的专利制度 国民政府的专利制度
新中国的专利制度
建立期 完善期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专利的法规 出现在清朝--1898年5月,光绪 帝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清政府的专利制度 国民政府的专利制度
新中国的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清政府的专利制度 国民政府的专利制度
新中国的专利制度
建立期 完善期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 1954年颁布了《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造及合理化建议奖励暂行条例》。 1963年11月,上述条例被废止,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发明奖励条例》,由发
1623年英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垄断法规》 Statute of Monopolies,并于1624年开 始实施。这个法规被认为是具有现代意义 的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它的基本原则和 某些具体规定被许多国家制定专利法时仿 效和借鉴。英国专利制度的产生标志着现 代专利制度步入发展阶段。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明奖励制度取代了发明保护制度。此后的20年内我国再也没有考虑建立专利制 度。 1979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随着商品经济和 市场竞争观念的形成,人们开始认识到专利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垄断经营的产 物,本质上讲是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的产物。 1980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科委《关于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请示报告》, 我国正式开始专利立法的准备工作。 1984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 议通过,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专利制度的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