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SY-2018-DS-A09沈阳融创项目四期一标段总承包工程16#塔吊附着顶升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项目确认:编制日期 2018/10/14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工程管理目标 (2)4.施工作业组织机构及职责 (3)5.附着顶升前的准备工作 (5)6.塔吊附着顶升流程 (8)7.安全注意事项 (16)8.附件 (18)1.工程概况1.1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1.2承租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1.3工程名称:沈阳融创城项目四期一标段总承包工程1.4工程地址:沈阳市铁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183号。
1.5施工概况及周边环境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35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43120.21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地库。
其中11栋高层住宅(15层、17层),建筑面积81939.64平方米;9栋洋房住宅(6层、7层),建筑面积约26248.98平方米。
商业(1层)建筑面积约4750.9平方米;地库(1层、夹层)建筑面积28134.29平方米,其他配套约2046.4平方米。
2.编制依据3.工程管理目标3.1 质量目标施工工艺执行率100%;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设备安全无故障运行,现场服务满意率95%。
3.2 工期目标在保证安全、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本次附着顶升应在 2 天内完毕。
3.3 环境管理目标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并安全处置;施工现场噪声达标排放;相关方无环境问题投诉。
3.4 安全管理目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安全防护用品正确配备率100%;无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起重设备坍塌事故及重伤事故的发生。
4.施工作业组织机构及职责4.1施工作业组织机构表4.2人员职责总指挥安装班长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物资负责人起重指挥拆装班长塔吊司机拆装工电工5.附着顶升前的准备工作5.1项目部的准备工作:5.1.1塔吊附着预埋件由项目部负责制作并预埋,并确保预埋位置及埋件数量准确无误。
参见附图1:塔吊附着平面图2:塔吊附着立面图。
5.1.2在标准节上,附着点以下1.2-1.5米处的塔身搭设操作平台,以便于附着框及拉杆的安装。
铺设平台宽度为两块木垫板宽度之和,操作平台要设置安全防护网,参见附图3:塔吊附着平台搭设示意图。
5.1.3负责清理现场材料,预留标准节等附着顶升作业所需部件的堆放场地。
5.1.4项目部需划分塔吊附着顶升专用区域、设置警戒线、指派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非塔吊附着顶升作业人员严禁入内,不得安排交叉作业。
5.1.5现场条件具备后,项目提前三天通知塔吊专业公司安装附着。
5.2 塔吊附着顶升公司的准备工作:5.2.1施工技术准备塔吊附着顶升公司技术人员必须提前进行现场实地勘测,核实在作业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疑难问题及时同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对策,确保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5.2.2 做好保养、检查,清理作业部件,做好附着顶升作业准备。
5.2.3设备、机具的准备根据塔吊作业需要,配备的施工设备、机具及安全防护用品如下:1)施工机械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现场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 塔吊Qtz5510 16#台12)工具及索具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重型套筒32件套 12 活动扳手21件套 13 梅花扳手21件 套 1 4 大锤 4-18P 套 1 5 电工常用工具套 1 6 吊附着部件钢丝绳 6X37-1770-Ø22mm根 4 1m 7 铁丝 8﹟ Kg 5 8 对讲机/口哨台 3/2 9 撬棍(0.5m/1m/1.2m )根 各2 10 各种规格吊卡具 1t/2t/3t只各412安全带、防滑鞋、安全帽按现场作业人数配备注意:作业前拆装班长要对所有要使用的索具、吊具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认完好无损后方可使用。
5.3塔吊附着性能参数附着装置距吊臂高度的距离不得超过26米5.4附着处支座的受力计算5.4.1附着处支座的受力可以将其塔身简化成多点支撑的悬臂连续梁,由于塔机最上一道附着装置受力最大,并以此道附着装置载荷分析附着装置受力,对附着装置进行设计计算。
因此实际计算其附着支座的受力时,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将多点支撑的悬臂连续梁简化成2点支撑的悬臂连续梁。
方案 标准节 自由高度(m) A(m) B(m) H(m) 12.5m4052.565755.4.2 依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塔吊最大反力F=19000kg 各附墙杆受力计算1杆最大受力计算 对铰支座D 点取矩如图:kgF F mm F mm M D 1923011610115320=⨯=⨯= 1.2杆3最大受力计算 对铰支座B 点取矩:kgF F mm F mm M B 2088035731355050=⨯=⨯=1.3杆2最大受力计算对杆1和杆3沿长线交于E 点,对E 点取矩:kgF F mm F mm M E 81802655215230=⨯=⨯= 2、附墙撑杆对墙产生的支反力按附墙撑杆所受最大力进行计算,当杆3受力8180kg 的同时,另外两根杆产生的支反力按下式求得:kgFy kg Fy kg F F N N :F kg F F N F F N :,F F kg Fx kg Fx F F F F Y F F F F X Y X Y x 167802;15750145cos 345sin 3329sin 261sin 1;29cos 261cos 121236902;110301036sin 351sin 54sin 239sin 1;0036cos 351cos 54cos 239cos 1;000000000000000==•=•==•+•-=•+•-====•+•-•+•-=∑=•+•-•+•-=∑对支座产生的支反力为杆力为两杆对支座产生的支反由此求得由联立方程求得5.4.3 附着杆强度验算 1. 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验算公式:σ= N / An ≤f其中σ ---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N ---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 N =34.58 kN;An ---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 10号工字钢;查表可知 An =1430.00 。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σ=34.58/1430.00 =24.18N/mm2,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 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验算公式:σ= N / φAn ≤f其中σ ---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N --- 为杆件的轴向压力,杆1: 取N ==49.46 kN;杆2: 取N =4.18kN;杆3: 取N =29.45kN;An ---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 本工程选取的是 10号工字钢;查表可知 An =1430.00 mm2。
λ --- 杆件长细比,杆1:取λ=121f,杆2:取λ=147f,杆3:取λ=121φ ---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λ查表计算得:杆1: 取φ=0.43,杆2: 取φ=0.32,杆3: 取φ=0.43;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σ=80.07 N/mm2,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 215N/mm2,满足要求。
5.4.3、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多采用与预埋件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连接。
预埋螺栓的规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说明书没有规定,应该按照下面要求确定:1.预埋螺栓必须用Q235钢制作;2.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3.预埋螺栓的直径大于24mm;4.预埋螺栓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d为预埋螺栓直径;l为预埋螺栓埋入长度;f为预埋螺栓与混凝土粘接强度(C20为1.5N/mm^2,C30为3.0N/mm^2);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5.预埋螺栓数量,单耳支座不少于4只,双耳支座不少于8只;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少于15d;螺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
5.4.4、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6.塔吊附着顶升流程6.1塔吊的附着概况根据项目提供的结构图,以及塔吊说明书塔吊附着性能参数的要求,现场16#塔吊的附着位置标高及顶升作业情况见下表:方案附着道数附着点位置及标高连接形式附着后顶升节数顶升后节总数(共3道附着) 第1道第10节1/2处20.3m处穿墙5节20节第2道第15节1/2处33.8m处穿墙5节25节第3道第20节1/2处45.3m处穿墙4节29节6.2塔吊附着的安装6.2.1塔吊附着装置、标准节的进场。
附着装置由附着拉杆和一套附着框等组成,使用时,附着框内四角用四个夹紧垫块及锲块把附着框固定在标准节上。
附着拉杆长度可以调整。
附着拉杆端部与耳板铰接。
调整顶块及拉杆长度可调节塔身轴线垂直度。
6.2.2安装附着框。
1)先拆除塔身上的扶梯以便于附着框的安装。
2)在地面将侧装在前梁上、插上销轴是为了定位侧梁。
3)吊升上述安装组件到所需塔身位置,附着框架的前梁应朝向建筑物。
4)为了便于安装,可用两根吊绳做导向。
5)将前梁吊放到塔身中部水平腹杆上。
6)折转侧梁就位,并用销轴紧固。
7)吊升后梁就位,并用销轴安装到侧梁上。
8)吊装支架 (各两件),并用销轴紧固在梁上。
9)将斜撑杆与支架连接,并用销轴紧固。
10)检查附着框架的水平位置,必要时做适当调整。
11)放上外楔块,敲击楔块,使附着框与塔身立柱接触。
12)放上楔架。
13)放上外楔块,敲击楔块。
14)安放楔子后,检查楔子与塔身之间有没有间隙。
15)安装和附着框架一起供给的爬梯,(不同的标准爬梯),然后在此爬梯上装两个护身栏部件。
6.2.3吊装附着耳板,利用穿墙螺栓将耳板、背板与剪力墙连接,连接方式为栓接。
6.2.4采用拼接拉杆,按塔吊附着平面图进行附着拉杆的拼装,拉杆节采取销接并封开口销;6.2.5调整塔身垂直度。
调整时,应先吊起一重量适当重物,移动起重小车,调整前后力矩,处于平衡位置后,用经纬仪监测塔身两方向的偏差,调整好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
附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塔吊顶升。
6.3 顶升加节6.3.1顶升的安全规则1)当顶升系统已被顶起、正在顶起或引入标准节时,塔吊上车部分必须完成配平。
2)风速不得超过7.8 m/s(4级风)3)禁止:a.回转起重臂。
b.当顶升系统已被顶起或正在顶起时进行吊重(上升或下降)。
c.在顶升系统已被顶起或正在顶起时进行小车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