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分析ppt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分析ppt


四、教学设想: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 1、阅读第1课引言思考:1928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还洋洋得 意地说“我国未来之前途,实很乐观”,但一年后,美国 人民却乐观不起来,这是为什么?请指出该年发生的重大 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复习必修二专题六相关 内容)
2、战争经过
第4课:爆发和西线战事:一方面德国的节 节胜利;一方面戴高乐、丘吉尔的坚决抵 抗。 第5课:扩大:一方面德国突袭苏联、日本 挑起太平洋战争;一方面国际反法西斯同 盟形成。 第6课:转折:一方面在各大战场法西斯的 惨败;一方面人民看到胜利曙光。 第7课:胜利:一方面是盟军的反攻,一方 面是法西斯的覆亡。
4、单元目标表述
分课设计之背景篇
第1、2、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认识经济危机 的主要影响;了解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经过;比较德、日两国 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2)了解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简述西 班牙内战的经过;了解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3)战争影响
第8课:这是人类空前的浩劫(人、物、财; 大屠杀;破坏文化遗产); 政治格局、政治版图的变化;战后科技革 命 人类从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增长了智 慧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课标内容
2、指导意见
3、学情
4、单元目标表述
1、课标内容
•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 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 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 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 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原因;30年代 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慕尼黑阴谋 2、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埃塞俄比亚抗击侵略意 大利战争失败的原因,西班牙内战的性质;绥靖政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3课内容的联系与整合,要注意与第一、 二单元的联系,要注意与必修Ⅱ专题六、必修Ⅰ专题二 第三课的联系,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二战爆发的历史背 景。 2、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时建议采用问题探究法、 问题比较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历史思维 能力。 3、3课内容讲完后,可叫学生归纳二战爆发了解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其影响,认识 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教训;知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及后 果;概述二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分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可采用问题探究法、问题 比较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的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他们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 战争策源地形成,他们是挑起世界大战的元凶,在今 天的和平年代我们仍要对有法西斯倾向的言论、行为 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2)感受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等国人民为抵抗 法西斯侵略所作的不懈努力和英勇斗争精神。 (3)认识绥靖政策是一项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的 典型的帝国主义政策,它是促成和加速二战爆发的重 要因素。探讨二战未能避免的原因,从中总结“防微 杜渐”这一深刻历史教训。
二、教材变化
1、具体内容上:
(1)把老教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第四节:法西斯国家 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两节内容整合进二战中 (2)增加:日本军部内部由于对于对外扩张目标存在分歧出现的 “北进派”和“南进派”;集体安全的落空;20世纪30年代局部战 争未能被制止为全面战争的原因分析;战争爆发初期北非战场的激 战;盟军在北非战场的反攻;德国屠杀犹太人,日本制造南京大屠 杀、使用生化武器的法西斯罪行;增加对二战经验教训的分析 2、编写思想上: 在模块、专题结构下 (1)更注重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的全面分析。 (2)更突出二战是从局部走向全面的。
2、指导意见(略) 3、学情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战争的基本脉络,进程中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进程 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概述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 通向胜利之门的,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历史资料,使学生初步 掌握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 的基本方法;通 过问题探究、问题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坚定 与反人类罪行作斗争的信念;认识西方大国所犯下 的过错,坚定对反人类罪行决不姑息的信念;认识 人类用智慧赢得的胜利,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分析
“自从野兽不再对人类生活 构成危险后,暴力的使用就转向 了人类自己,成为解决重大争端 的一个主要手段,人类历史上因 而充满了战争。”
—B· 艾伦莱希 著《血的仪式》
教材整体感知
一、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最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战火波及 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是一场空前的浩 劫。其影响至今不衰,表现在 (1)这场战争充当了历史教员,人类认识了 战争的反人类性; (2)这场战争充当了历史教员,人类不断从 中汲取和平发展的智慧。
(3)更突出对二战的历史反思。
三、知识框架
历史背景(第1、2、3课)
战争经过(第4、5、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影响(第8课)
1、历史背景(第1、2、3课)
第1课:经济大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各国的选择, 一方面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一方面美国 民主和平力量得到保存和发展。
第2、3课:一方面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一方面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的展开;一方面西方大 国绥靖,助长法西斯侵略,导致集体安全的 落空;一方面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轴心集团 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