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礼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新年礼物》是一篇叙事性的小故事。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新年前夜,麦克思来想去,决定送给父亲一件特殊的新年礼物:明天清早起来,偷偷帮助父亲完成挤牛奶的工作,给父亲一个惊喜。
之后他在凌晨醒来,在数着时钟的等待中起床,娴熟地完成工作,又回到卧室,激动地等待父亲发现自己送的礼物,最后在父亲的感动中父子二人幸福相拥。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12个生字,认读9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说出“思忖、呜咽、井井有条”等词语的含义。
4.能说出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感受这件生活小事中所蕴含的父子真情。
5.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并通过这些描写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同伴交流。
重难点: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标达成点:能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教师揭题。
新年的时候,你送给过别人礼物吗?为什么送这样的礼物?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二、检查预习:预习导学学案内容 1-6(先由对学小组互查,再由大组长汇总,一个小组或两个小组汇报一下。
自学生字部分,出现问题较多的教师可以强调一下,进行一个补偿教学。
)展示方式见学习研讨学案预习展示1、朗读课文,注意用普通话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A小组成员对读。
B听者勾画出读错、丢、添字或重复的地方。
C推选优秀者班内朗读。
2、汉字英雄。
对学小组互相听写,大组长评价。
3、词语沙龙。
组内交流词语解释,大组长评价。
设计意图:对预习导学中的任务及时检测,使下一步教学更有针对性三、引入任务:出示学习研讨学案的学习目标,明确任务。
(学案中的目标,可以不在学案上出示,而由多媒体等出示。
)设计意图:目标明确,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更容易成功。
四、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研讨学案二。
1、默读课文:(左手扶书,右手拿笔,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篇写()的文章,写的是(谁)想送给(谁)一件新年礼物,那就是:2、我发现文章的写作思路是这样的:为了给爸爸送一份新年礼物,课文先写小麦克的准备,这是课文()——()自然段的内容,再写了小麦克送出礼物,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是课文的()——()自然段。
由此我推断,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是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有了付出才有想收获的动力。
通过自主探究还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学生交流,强调学生在倾听中思考,质疑,不断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不断深化,让“火星”和“地球”自由碰撞出火花。
六、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择本组的最优答案来回汇报,同时也要引导别的小组说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使孩子的认识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
七、盘点收获。
设计意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
八、达标反馈,完成巩固拓展学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之前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的一个检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扎紧口袋才能让已经收获的“果实”不遗漏。
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整体回顾课文。
(发挥组长作用,课前检查,课上重点汇报预习●导学预习学案1、2.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有利于这节课的学习。
二、品读探究1—3自然段,完成学习研讨学案中的以下部分。
(一)细读课文1--3自然段,品味感悟。
问题研讨:1.麦克想送给父亲一份怎样的新年礼物?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2.你从中感受到了麦克是怎样的孩子,父亲是怎样的父亲?他们父子的关系怎样?学法提示:1.读。
首先默读文章,这是一切思考的起源地,所以要细心哦。
2.勾画。
这是一个捡”金子“的过程,如果你在默读过程中,发现了重要的、对自己有启示的句子一定要用自己独特的符号标出来。
3.批注。
思是读的升华,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触动了你的心灵,启迪了你的思维,你一定要把那些智慧的火花写在句子的旁边。
处理此部分,一定要提醒学生按学法提示去读书,然后再按我的发现的要求去思考,去勾画,批注。
我的发现:(1—3)不用写,在书上勾画找到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想法即可。
1.我发现麦克是个()的孩子,我从(第几自然段的第几句话)知道了;我很()他。
2.我发现父亲是个()的爸爸,我从(第几自然段的第几句话)知道了;我很()他。
3.我觉得他们父子的关系,我的根据是。
4.我找到的句子都是麦克的(),我觉得这样的描写可以叫做()。
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还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第一次合作交流:先组内交流,大组长评价,最后全班交流。
我愿意把我的学习成果向伙伴们展示:我要口齿清楚地说,虚心认真的听。
四、在学生汇报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梳理:(一)运用心理描写能够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格特点,能把人物写生动,这和前面学过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反之,通过这些描写我们也能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情感。
(二)阅读方法梳理:抓住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的句子,读、思、议,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反观发现4的所得,帮助孩子把获得的学法知识整理提升,突出本课的重点,完成例中学,体会悟的过程,进一步向着实现学习目标迈进。
五、迁移用:品读探究4—9自然段,完成学习研讨学案以下部分:学法迁移:我要试着用勾画对人物进行(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方法来学习课文4--8自然段。
问题探究:麦克是怎么送出礼物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我的发现:1.我从(第几自然段的第几句话)知道了;这是对的描写,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他的心情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我来读,请你来听一听吧!2.我从(某一个词语)知道了;这是对的描写。
我觉得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应该这样读,我来读,请你来听一听吧!3.我找到一个看起来矛盾的句子:“麦克,”父亲笑着,一种带着呜咽声的笑,“你想让我吃一惊,是吗?”父亲站在床前,拉掉了蒙在麦克头上的被子。
“呜咽”是的意思,父亲“带着呜咽的笑”是因为,我想这句话应该这样读:4.通过这些描写,我明白了:麦克( )爸爸,爸爸()麦克,他们()。
设计意图:迁移用,在用中体会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六、第二次合作交流:组内交流,大组长评价。
我愿意把我的学习成果向伙伴们展示:我要按学案提示,口齿清楚地说,完整地表达。
在别人说的时候我要虚心认真地听,有不同意见在对方说完之后再表达。
设计意图:积极有效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内化吸收,各种配料互相碰撞才能使一道美味佳肴香气袭人。
七、汇报展示:引导孩子结合各种描写的词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教师再次总结: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示人物的品格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
看视频拓展:央视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如果片中的小男孩儿是你,见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说一说。
感情的迁移,表达方法的运用,能与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孩子有话可说,继而有话可写、会写。
十一、达标反馈,完成巩固拓展学案与最后的盘点收获。
《新年礼物》第一课时学案我的学习目标:1、我能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勾画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
2、我会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生词。
我能正确认读“攒”等9个生字,能准确美观的书写“套”等12个生字。
3、我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思忖”等词语的意思。
4、我能说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出文章的写作顺序。
我的学习园地——(课前)预习●导学1、课文共有()个自然段,我读了()遍。
我为自己的朗读打分正确☆流利☆☆有感情☆☆☆2、我能把生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个,写这些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3、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记忆生字的好方法:我想提醒大家“套”字的笔顺:4、我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了下面这些词语:思忖:呜咽:井井有条:不辞辛苦:5、我还用查字典的方法给课文中不认识的字注音,不理解的词注释,我来读一读,说一说。
6、看到这个题目,我知道了一些文章的信息:通过预习,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一、预习展示1、朗读课文,注意用普通话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A小组成员对读。
B听者勾画出读错、丢、添字或重复的地方。
C推选优秀者班内朗读。
2、汉字英雄。
对学小组互相听写,大组长评价。
3、词语沙龙。
组内交流词语解释,大组长评价。
二、自主+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左手扶书,右手拿笔,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篇写()的文章,写的是(谁)想送给(谁)一件新年礼物,那就是:2、我发现文章的写作思路是这样的:为了给爸爸送一份新年礼物,课文先写小麦克的准备,这是课文()——()自然段的内容,再写了小麦克送出礼物,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是课文的()——()自然段。
由此我推断,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二、汇报展示:汇报时我能说出理由,读出感情,还能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或是及时补充。
三、盘点收获:1、生字书写☆☆☆☆☆2、词语理解:☆☆☆☆☆3、课文朗读☆☆☆☆☆4、主要内容☆☆☆☆☆5、写作顺序☆☆☆☆☆一、基础性达标训练:1、我会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积攒(zǎn zàn)呜咽(yàn yè)彼此(bǐ pǐ)挪动(né nuó)2、我能区别这些形近字:梯()桶()搂()棚()弟()涌()楼()朋()二、提高性达标训练:我能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中。
1、不怕辛苦、劳累。
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2、思考,思量。
()3、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4、低声哭泣,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三、拓展性达标训练:1、我能从第二题所填的词语中选择两个各说一句话。
2、我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新年礼物》第二课时学案我的学习目标:1、我能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2、我会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我能通过品读这些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这件生活小事中所蕴含的父子真情,与同伴交流。
我的学习园地——(课前)预习●导学1、课文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在(时间),(谁)要送给爸爸一件新年礼物,他(做了什么),爸爸很的事。
我觉得。
2、我知道这些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我还能说出读了这些句子自己内心的感受。
A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特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