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提升训练2(含答案)小驴儿的理想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
房子里设楼梯和滑梯两条路。
上楼的时候从楼梯往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能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小动物都齐声说好。
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
”小猴们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们天天到你家滑滑梯。
”喜鹊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
‖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
小驴儿又遇上了燕子和喜鹊,又对它们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
”燕子和喜鹊都一声不响地飞走了。
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
”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老半天,它突然仰起头,顿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小猴和其它动物见小驴儿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
‖一年一年过去了,直到今天,光说不干的小驴儿还没有盖上它理想的房子,它还在想着:“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按分好的段归纳段意。
2.写出文章中画有横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懒惰———()3.“小驴儿心里甜滋滋的”句子中“甜滋滋”一词的意思是4.仔细地看看文中画有“____”的句子,用“甚至”一词写一句话。
5.读了《小驴儿的理想》一文后,您有什么感想?我爱旅游我最爱什么?——不瞒你说,我呀,最爱旅游了。
我跟着爸爸登过雁荡山,游过西湖,还钻过金华的双龙洞呢!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绍兴。
可是,我一到那儿,却像泄了气的皮球。
因为这儿既没有苏州那样小巧玲珑的园林,也没有无锡那样波光粼粼的湖水。
呈现在我眼前的,只有又深又窄的小巷和式样古老的房屋。
真没劲!第二天,爸爸带我到鲁迅爷爷少年时读书的“三味书屋”。
爸爸一手搭着我的肩,一手指着书屋里的一张桌子说:“这就是鲁迅爷爷童年读书的课桌。
他小时候学习很刻苦。
一天,因为上学迟到而受到老师严厉的责备,他就在自己的桌沿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后来,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我凝视着那书桌上的“早”字,顿时浮想联翩。
我仿佛看到少年的鲁迅早早地背上书包来到书屋认真地朗读课文又仿佛看到他放学归来早早地打开作业本仔细地完成当天的作业鲁迅爷爷的这种早字精神真值得我学习打这以后,我明白了旅游可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它能让我们在游玩中得到启发,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心里藏下了一个愿望:将来一定要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1.挑选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上“√”。
①“我最爱什么?——不瞒你说”这里的破折号表示:A.意思的转折()B.声音的延续()C.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分()②“可是,我一到那儿,却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一句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2.在文中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3.给文中未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
4.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我的“小老师”我的弟弟是我的小老师。
别看弟弟个头还不到我的鼻尖,英语都学了一年啦!嘿,他和爸爸对起话来,叽哩咕噜能说上一大段呢!我这个刚学英语的姐姐只得干瞪眼。
我放下姐姐的架子,去求弟弟教我。
调皮的弟弟一听,立刻正经起来,挺严肃地满口答应。
每天晚上弟弟都给我上课。
他发音准,清脆流利和电视英语节目的声音一模一样。
弟弟不仅教得准,而且管得也很严。
我一个字母拼不准,就得反复读几遍;个字母写不好,就得练两行。
他站在一旁,手背后,绷着面孔,拧着眉毛,可认真啦!不过我对这个小老师越来越尊重了我每次向爸爸汇报成绩爸爸总是乐滋滋地说嗯不错每当这时我总要说这首先得谢谢我的小老师1.从短文中摘抄出首尾照应的句子。
2.把三、四自然段之间的一个过渡句写在下面。
3.从文中哪些事例说明弟弟当老师教得准,管得严?4.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我家还缺啥几个月前,爸爸不知怎么下的决心,买了一台电冰箱。
小小的渔村轰动了,大人、小孩都来看希罕。
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有来听价钱的,看样子也想买一台;也有询问用法的。
爸爸乐呵呵地回答乡亲们这样那样的问题。
‖渔村离镇上足有七八里路,菜买多了要变质,买少了有时又没吃的。
有了电冰箱,妈妈再不用为买菜的事发愁了。
冰箱里装满了肉呀菜呀,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弟弟喜欢喝的冷饮。
我和弟弟还自己动手做棒冰。
吃着自家的冰箱冷冻的棒冰,真是凉在嘴里,甜到心上了。
‖ 一天,查电表的阿姨来了,阿姨一报度数妈妈皱眉了:“电冰箱买得起,电费可付不起呀!”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议论开了。
妈妈的意思是把冰箱卖了,买台洗衣机。
爸爸说:“是得买,但不能卖掉电冰箱。
”弟弟说:“买台彩电,黑白电视看厌了。
”爸爸说:“过一阵子准买。
”我说:“买录音机。
等上了中学,我好去学英语。
”爸爸又点了点头。
妈妈说:“这也买,那也买,好像咱们家真的发财了!”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力的收入可能超过5000元。
这不是发财了吗?”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呢?”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自来水装了,电冰箱有了,家具是成套的。
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时我家还缺啥呢?弟弟眨着眼睛看着我,我看着妈妈,不知说什么好。
爸爸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他说:“月红呀,你爷爷一个字不识,在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你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要学也赶不上了。
”爸爸用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你说,咱们家到底还缺啥呢?”“缺少知识。
”我心里一动,脱口而出,“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1.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
赞不绝口:②“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 置:2.按分好的三段写出每段大意。
3.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淘汰”的意思是。
“中国没有被淘汰,中国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
“交口称赞”的意思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原因是。
2.本文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文章中心思想,找出来画上“____”。
3.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答案《小驴儿的理想》答案1.①小驴儿设想能滑下能往上走的滑梯。
②小驴儿听了燕子、小猴子、喜鹊说出对自己的打算心里美滋滋的。
③小猴和其他动物见小驴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
④过了一年又一年,小驴儿理想中的房子始终没盖成。
2.放心勤劳3.心里很高兴4.略。
5.略。
《我爱旅游》答案1.①C.(√)②A.(√)2.联想句子:“我仿佛看到少年的鲁迅……值得我学习。
”3.,,,:,,“ ”。
4.文章通过作者游览绍兴参观“三味书屋”纪念馆,明白了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它能让我们在游玩中得到启示,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的“小老师”》答案1.首:我的弟弟是我的小老师尾:这首先得谢谢我的小老师2.弟弟不仅教得准,而且管得也很严。
3.我一个字母拼不准就得反复读几遍,一个字母写不好,就得练两行。
4.,。
,:“,。
”,:“。
”《我家还缺啥》答案1.①表示连声称赞。
②购买。
2.第一段:爸爸买了一台电冰箱,轰动了小小的渔村。
第二段:电冰箱为我们全家带来了方便和欢乐。
第三段:爸爸启发我意识到,在日益富裕的家里还缺少一个有知识的养鱼专家。
3.本文通过记叙买电冰箱引起的故事,说明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富裕的农民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我不能忘掉祖国》答案1.去坏的留好的;或去掉不适合的,留下适合的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众人同声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2.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3.第1自然段‖第2—5自然段‖第6自然段。
第二段:写在讨论会上,宋庆龄以理服人,说明中国没有被淘汰,得到大家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