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沙苑子

沙苑子

沙苑子(《本草衍义》)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

主产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

原植物生于山野、沟边及荒地。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高温、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

味甘,性温。

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临床用名有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盐制沙苑子。

【本草汇言】
《景岳全书》:沙苑蒺藜性亦大同。

若用固精补肾,止遗沥尿血,缩小便,止烦渴,去燥热,则亦可用此。

《本经逢原》:沙苑蒺藜,产于潼关,得漠北之气,性降而补益肾,治腰痛,为泄精虚劳要药。

最能固精,故聚精丸用此佐鳔胶,大有殊功。

以之点汤代茶,亦甚甘美益人。

但肾与膀胱偏热者禁用,以其性温助火也。

《得配本草》:沙苑蒺藜,乌头为之使。

甘,温。

入足少阴经气分。

固肾水之泄,暖少阳之精。

其能去燥热,治烦渴,疗尿血,止余沥,皆得精之固而并效也。

得甘菊,除风热。

入鱼胶,摄精髓。

入补剂,炒熟;入凉药,生用。

媾精难出者禁用。

《本草分经》:苦,温。

补肾强阴,固精明目。

【现代药理研究】
1. 沙苑子具有提高机体的细胞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

2. 沙苑子能阻止组胺过量释放,有抗炎作用。

3. 沙苑子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4. 沙苑子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

5. 沙苑子有明显镇痛、抗疲劳、耐寒和增加体重作用。

可降低发热动物体温,并具有常压耐缺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