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
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茈
蠃。
【出处】
本句出自主页> 第一卷南山经> 南次二经>
【原文】
1.23又东四百里,曰洵山①,其阳多金,其阴多玉。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②,其名曰䍺③。
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④,其中多茈蠃⑤。
【注释】
①洵(xún)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内。
②杀:死。
③䍺(huàn):传说中的一种兽。
④阏(è)之泽:阏泽,水名。
⑤茈(zǐ)蠃(luó):指紫色螺。
蠃:通“螺”。
【翻译】
再向东四百里有座山,名叫洵山,山的南面有很多金,山的北面有许多玉。
山中有种兽,形状像羊,没有嘴,但不会饿死,它的名字叫做䍺。
洵水发源于此山,向南流入阏泽,水中生有很多紫色的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