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剪大洞》教学设计
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许金环
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下册)第39页第三单元
主题:数学游戏
课时:共10课时,第10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许金环∕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想要和能够发现的东西;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2、教材分析
教材在这里安排一个数学活动游戏,意在通过一个趣味性的活动,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学情分析
这节课不同于其他的数学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只让学生经历折叠、画线、裁剪的剪纸过程,从而感受剪纸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而这些有助于学生学会去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学习目标:
1、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一张作业纸上剪一个大洞。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剪出大洞的方法并从中领悟设计思路,感受剪纸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趣。
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评价任务:
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的方法与技巧。
任务2:提问:“是不是只要将一张对折后的纸分割的份数越多,即剪得越细,形成的洞就越大?”
任务3:用自己得出的结论再次剪出一个让更多人同时钻过的大洞。
教学重点:掌握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在一张作业纸上剪出一个大洞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指导法
学法指导: 操作,总结,概括
教学准备:
剪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若干张,一张笑脸的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㈠、课件上打出一个笑脸: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面前,都有一张这样的笑脸,(课前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笑脸图片)。
那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笑口常开!那你们能用一张纸在短时间内,剪出一张像这样的笑脸来吗?剪剪看!
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动手剪一剪(教师巡视,注意组织。
)
(创设“剪笑脸”这样一个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
㈡、学生展示自己刚才剪纸的成果。
师:剪好的同学,可以举起来展示。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样剪出来的?
生:这张笑脸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我是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次,在距离折痕处正中间稍靠下的地方,剪掉一个直角三角形,剪出一张嘴巴,再将这张纸再对折一次,在嘴巴的上方,剪出一个半圆形,展开后就是一张这样的笑脸。
你们真是好
样的!一会功夫,就能利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剪出了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那你能在另一张纸上剪出一个大洞,让两个同学同时钻过去吗?
二、游戏活动,解决问题
㈠、学生初探
让学生自己试着动手操作,在纸上剪一个大洞,完成后,请成功解决该问题的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演示剪的过程。
㈡、合作探究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剪出一个大洞的过程,同时并讨论为什么组内的同学有的剪不出洞,而是把纸剪破了。
或许有的学生把一张纸的中间部分剪掉,得到一个小的圆环。
㈢、答疑解惑
师:刚才有的同学能剪成,而有的同学却剪不成。
其实,在这里面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师:现在老师演示一遍(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学习。
第一步:
先把作业纸对折起来。
在折痕上的两端标上A点和B点。
向对面剪,不要剪到头.(留出大约1厘米的距离)。
第二步:
从折痕上的A点向对面剪,不要剪到头,距离上端1厘米。
第三步:
再从对面向折痕方向剪,不要剪到头。
距离折痕1厘米。
第四步:
像这样来回地剪。
最后再从折痕上的B点向对面剪,也不要剪到头,距离上端1厘米。
第五步:
从A点到B点沿折痕剪断即可。
第六步:
把剪好的纸展开,就形成一个洞。
㈣、学生再探。
1、提出问题:
师:你看明白了吗?
师: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在一张纸上剪出一个大洞,让尽可能多的人钻进去吗?赶快试试吧!
2、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再一次剪纸。
(老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
3、展示成果:很多同学剪的洞非常大,还有的能钻过3个人、5个人……。
师:根据刚才剪的结果,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剪的洞最大。
试一试最多能钻进去几个人?(学生活动,老师也参与。
)4、解决问题:
⑴师:为什么同样大的一张纸,剪出来的洞,有的大,有的小呢?
(预设学生汇报的结果:)
生1:我比××剪的洞大,是因为我比他剪的次数多;我觉得来回剪的次数越多,最后得到的洞就越大。
生2:老师,我剪的这个洞真大呀!太神奇了。
⑵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也用这样的方法,却剪不成呢?
(预设学生汇报的结果:)
生1:起点A和终点B一定都要选在折痕上。
生2:最后一定要从折痕上的A点剪到B点。
生3: 最后一剪刀必须从终点的B点向对面剪,不要剪刀头。
三、课堂总结:
㈠、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剪纸游戏,你们谁愿意第一个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小结出:只要将对折后的纸分割的份数越多,即剪得越细,形成的洞就越大。
)
㈡、老师总结:
用一张纸剪出一个大洞,让同学从中钻进去,也许一开始,你们认为只有魔术师才能做到,但今天你们也做到了。
其实,数学知识具有无穷的奥秘,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
就会有意想不动的收获。
四、剪纸欣赏:播放ppt
五、巩固练习:
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图对折两次后,再挖去一个小圆孔,那么展开后的图形应为()
A. B.C. D.
2、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在这个重合的纸上剪出一个图案,打开后得到的图案至少有()条对称轴.
A.1 B.2 C.3 D.4
拓展延伸:
师:最后留个有趣的作业给大家,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发在米学网上回家做)
将长24cm,宽1cm的纸带沿着长对折2次,然后从一端开始,每隔1cm剪一刀,可得到正方形的个数为()A.24 B.22 C.20 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