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感恩教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感恩教育--感恩的心》
一、说教材:
《感恩的心》是社会领域中的一个内容,在社会条件优越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得到家庭、社会的照顾多、关爱多,成为家中的小太阳,习惯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不会积极主动对待他人,甚至有娇而横。
因此,要加深对幼儿爱的理解,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纲要》指出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的培养避免单一的言语说教,通过本主题班会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感受被关爱的幸福。
二、说目标:
根据本主题班会活动的特点及纲要的要求,整合三维目标。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1.体会成长过程中许多人对自己的爱心与帮助,感受被关爱的幸福。
2.学会感恩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说重点和难点:
我们现在的孩子几乎都生活在一种家庭溺爱当中,他们很少会去体会什么是“爱”,因此就很难从心底去接受什么是“感恩”了,我认为这便是我们的教学难点。
要突破这一难点,我认为首先还是得从“爱”谈起,因此,我将活动重难点定位以下两点:1.重点选择:我觉得通过本节活动的学习,重点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感恩,知道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要表示感谢。
2.难点突破:,我通过幼儿感兴趣的的故事和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幼儿、感动幼儿,从而达到难点的突破。
四、说活动准备:
丰富的物质材料和知识经验是活动的前提,在活动前教幼儿学唱歌由《感恩的心》并收集幼儿成长过程中得到许多人关爱的照片资料根据幼儿具体形象的特点
准备小卡片、画纸、彩笔、计划表等、道具等。
环境创设:布置“身边的爱”照片展
五、说教法:
依据活动目标遵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1.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场景。
本活动的创设照片展的情境,给幼儿以强烈的真实感,自然地把幼儿带到成长的过程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表演法:苏姆林斯基说:“从本质上说,儿童个个都是艺术家,他们不仅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还有爱表演的个性特征,在活动的最后,幼儿通过表演《感恩的心》,从优美的旋律中把感恩的心一一展现出来,在表演中,幼儿再次感受爱与被关爱的幸福。
六、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灵魂,本活动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讨论法:学而无友,则孤漏而寡闻,在活动中让幼儿讨论感恩的方式,在讨论中相互交流,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而获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操作法: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感恩卡在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感恩的表达。
七、说活动过程:
教师在活动中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参观照片展,引导幼儿感受成长过程中许多人对自己的爱与帮助。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照片展《身边的爱》。
”小朋友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进来,饶有兴趣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参观要求:
“小朋友你们要认真观察照片,看看照片里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幼儿自由欣赏照片,老师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
讨论:“我们身边都有谁关爱着我们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问题是思考的开始,知识的奠基,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的表达欲望一下子被问题激发起来。
师进行梳理:家长、老师、同伴、身边的劳动者、都在关心、呵护、帮助着我们。
(二)、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与帮助,感受被关爱的快乐。
提问:“当你被大家关爱,得到别人帮助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两两交流,教师鼓励幼儿结合实际进行讲述,
最后小结:得到了别人的关爱是很幸福的。
(三)、分组讨论:“平时有那么多人关爱我们,那我们要怎么说?怎么做呢?”讨论感恩的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让幼儿学会表达感
恩的方式(如除了说谢谢之外,制作感恩卡,帮助大人做事,给大人表演节目,帮大人按摩等)。
(四)、分组操作: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展活动
1.制作组:用绘画、粘贴等形式制作感恩卡。
2.表演组:协商表演的内容,选择表演的道具,排练表演的内容
3.计划组:用图示记录回家要实施的计划等。
八、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最后全体幼儿协起手来共同表达《感恩的心》
表演是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的有效方法,幼儿通过表演《感恩的心》在优美的旋律中,把感恩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再次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
焉耆县查汗采开乡双语幼儿园
说课教师:张巧玲
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