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开设的背景:●一、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的要求1.二、培养合格语文教师的需要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价值●(一)使高师学生初步掌握教材理论,把握教材体系,熟悉教材内容,提高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激发高师学生研究语文教材的兴趣,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地研究语文教材,按照教材的理论,探求语文教材建设的新途径。
●●幻灯片4●(三)用语文教材研究成果丰富语文教育学科的理论宝库,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本课程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1.理论研究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语文教学心理》等课程理论;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主,结合高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体例来学习。
● 2.调查实践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使用的反映● 3.总结比较对不同地域、不同编辑思想、不同编选方式、不同教材内容、不同使用方法、不同使用效果作比较,选优汰劣,提高使用教材质量幻灯片9●第一节语文教材界说●一、“语文教材”的含义●“语文教材”的含义至今仍然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实质上在于专指、特指和泛指的分别。
(也有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区分为广义、专义和狭义)●“专指语文教材”指的是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特指语文教材”指的是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以及供教师用的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专为学生编选的自学指导书和补充读物等。
幻灯片10●“泛指语文教材”指的是涵盖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二、“语文教材”的概念●语文教材的界定:“语文教材是承载与语文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媒体系统。
”●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语文教材是教学媒体,是载有语文教学内容的物体。
幻灯片11●(二)语文教材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训练体系。
●(三)语文教材作为“教材”,应当直接而有目的地为学校语文课程的教与学服务。
●(四)语文教材既不是单一的语文教科书,也不是各种语文教材的直接相加而形成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
●语文教材系统的结构:●核心语文教材——语文教科书;辅助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较为固定的教学媒体;机动语文教材——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从“泛指语文教材”中随机引入语文教学活动的那一部分。
幻灯片12●三、语文教材系统的内部关系●在目标指向上●在纵向展开上●在横向结构上●第二节语文教材的性质●一、语文教材的基本性质●(一)多义性和导向性●语文教材的多义性,要求我们承认和重视其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可能,在引导学生自学以及运用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得丰富多样而又实在切己的收获;幻灯片13●语文教材的导向性,要求我们重视其思想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及语文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系统安排,充分发挥教材在实现特定目标中的作用:在二者的统一中,实现语文教材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目的性和中介性●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了一定意义上的目的性,教师用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成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和起码要求。
因为语文教材在实际上规定了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指向和基本范围,语文教学正是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项项知识、一种种技能的掌握,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语文经验、形成语文能力。
幻灯片14●但是,课文毕竟只是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语言范例和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教学凭借。
某种语文教材也只是多种编排可能之中的一种可行方案,是多种教学途径中的一条。
哪些文章和文学作品可选为课文,选择哪种体系作为教材编排的依据,并不具有唯一性。
因而,语文教材的根本价值在于它的中介性。
●语文教材的目的性,要求我们要尊重教材,教学决策要吃透教材,教学准备要围绕教材,教学实施要紧扣教材。
语文教材的中介性,要求我们驾驭教材,能对语文教材进行选择、加工、改造、运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例证和凭借作用,举一反三,为我所用,而不是为物所惑。
把握好目的性和中介性的统一与结合,是充分实现教材的教育教学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幻灯片15●二、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其他学科教材比较,语文教材突出的特点有:语文性、欣赏性、灵活性。
●(一)语文性●语文教材以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为基本目的。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语文知识,基本训练是语文技能训练,文章和文学作品是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技能训练的例证和凭借,整个教材的体系编排和体例设计也都以语文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在本质上规定了语文教材的语文性。
●语文性是语文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根本属性,它决定着语文教材的本质和方向。
幻灯片16●(二)欣赏性●编写语文教材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范文的选择要考虑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和学生的知能基础、心理特征的适应程度,还要通过阅读提示、思考练习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其作为范例和凭借的教学功能。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从文化宝库中遴选出来的名篇佳作,在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和恒久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明显的欣赏性。
●欣赏性是语文教材区别于其他学科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除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外,还能促进自身教学功能的实现。
语文教学要重视这一价值的利用和开发,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幻灯片17●(三)灵活性●在我国,所有学科的教材都是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的,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才能正式使用的,因此,教材有严肃的法定性。
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和语文教材的自身特点,又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可以选用不同的正式教材;二是各地学校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编制地方课程教材;三是对同一教材,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单元编排和基本课文和略读课文;四是可自编乡土教材作为补充;五是可将社会发展的信息及时地反映在教材中。
幻灯片18●三、初中语文教材的特殊属性●(一)过渡性与终端性统一●初中语文教材的过渡性,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要搞好与小学的衔接,又要为学生将来的学习铺平道路,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终端性,要求它必须具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围绕它形成一个自成终点、相对完整的自足体系。
这种过渡与终端、开放与自足的对立统一,是区别小学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属性之一。
幻灯片19●(二)基础性与实用性结合●在教材内容上,就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进一步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规则和标点符号知识,学习汉语、文体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掌握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培养基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智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这就是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性。
●密切联系生活,紧密结合实际,安排书信、电报(短信)、规则、计划、总结等应用文常识及写作练习,安排具有实用特点的读写听说训练,安排富含语文因素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意识,满足他们走上社会后工作、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要。
这就是初中语文教材的实用性。
幻灯片20●第三节语文教材的功能●一、开智功能●(一)开发智力●智力一般指与认识活动直接相关的心理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联想力等。
语文教材的范文系统、助学系统、训练系统和知识系统,都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都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
●(二)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材以读写能力培养为主,兼顾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各种能力既各有体系又相辅相成;它全面提供语文能力训练的材料、情境、要求和方法,凭借它就能有效达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标。
幻灯片21●(三)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教材传授语文知识有两条途径:一是明示,通过知识短文、附录、思考练习中的提示、范文的注释,或分散、或集中地向学生传授;二是暗示,利用典范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进行读写和口语交际的语文实践,使学生感悟语文知识、规律和方法。
●(四)积累语文材料●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可供学生积累的语文材料,如范文篇段、名言警句、常用词语等。
可通过背诵、抄写等练习督促学生积累,还可通过指导学生做卡片、摘记、写心得体会,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幻灯片22●二、德育功能●(一)爱国主义教育(二)理想情操教育●(三)进行道德伦理教育●三、审美功能●(一)丰富审美感性认识(二)构建审美意识(三)培养审美能力●四、习法功能●(一)指导语文活动的方法●语文活动的方法,即读写和口语交际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将语文技能进一步具体化为可以操作的方法,并编写了提示、练习和知识短文,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它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活动方法的作用。
幻灯片23●(二)指导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语文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方法、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语文学习窍门等等,也包括一般的各学科通用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人类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健康发展的基本素质。
语文学习的特殊性,使得掌握学习方法更为重要。
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学习的科学方法,就成为语文教材应该具备、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能。
幻灯片24●(三)指导语文思维的方法●语文思维方法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体系,它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想象和联想、求同和求异等心理方法,以及形式逻辑的方法,等等。
一切能帮助学生想象语文的思想方法,只要科学、实用,都应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予以指导。
但指导的重点应是和语文活动、语文想象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如整体感知、激疑质疑、联想想象、欣赏感受、观察思考、独立判断等方法。
●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语文方法多,学习方法少;暗含渗透多,明确标示少;随机穿插多,系统安排少幻灯片25●思考:●1.什么是语文教材?它与语文教科书有什么不同?●2.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语文教材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3.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功能?● 4. 举例说明语文教材的基本性质、特点和功能对语文教学的规定性。
幻灯片26●讨论参考题:●1、试论语文教材的多义性和导向性(目的性和中介性;语文性、欣赏性和灵活性;●过渡性与终端性;基础性与实用性)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为例●5、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对教材功能的发挥。
幻灯片27第二章语文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语文教材内容的的分类及其特点。
● 2.理解语文教材内容建构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语文教材内容的分类。
●教学时数:4学时幻灯片28第一节语文教材内容的分类●一、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包括课文、助学、作业和阅读知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