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以其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空间和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显得越来越紧迫。
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理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的是培养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所以,作为教师工作者,我们应该针对信息课的特点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确认,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主动利用所提供的学习时空,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性作用,科学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其本身的主体性得到不断的发展。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自由,可以参考的资料也逐渐增多,相对应的,对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他们在课外学习基础点,课堂上提出疑难点,课外再进行信息的整合,最后完全掌握知识。
可以说,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更加的自由,课堂不再是教师的天下,而是学生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