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探讨如何使机械、环境符合人的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特性,使人一机械一环境相互协调,以求达到人的能力与作业活动要求相适应,制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的学科。

A.生物
B.人
C.动物
D.植物
6、工会( )参加伤亡事故和其他严峻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行政领导人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A.必须
B.有权
C. 应该
D.能够
7、标准按照法律效力分类分为()和推举性标准两类。

A.参考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 .同意性标准 D.强迫性标准
8、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一
B.二
C. 三
D.四
9、劳动合同的订立遵循:( )原则、公平原则。

A.法律 B法规 C 立法 D合法
10、2005年()月1日起施行《辽宁省工伤保险实施方法》。

A.12
B.11
C. 10
D.9
11、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实施范围广泛,它适用于一切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是国家立法强制的社会保险制度。

A.推举性
B.强制性
C. 标准型
D.制度性
12、工伤保险费用全由()承担。

A.用人单位
B.个人
C. 社会
D.用人单位与个人
13、在工作时刻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视同)工伤。

A.认定
B.视同
C. 认为
D.参考
14、职工()了解上述空间范围内可能存在危险(如易燃易爆)、有害(有毒、辐射)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害。

A.有权
B.能够
C. 必须
D.掌握
15、职工有保障人身安全和()职业危害的权利。

A.幸免
B.预防
C. 防止
D.防治
16、外部事件,是指包括自然灾难在内的与本系统()关联的事件。

A.无直接
B.直接
C. 间接
D.本质
17、重伤是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日的失能损害。

A.100
B.105
C.110
D.115
18、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包括30人,下同)死亡,或者()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20人以上100人以下
B. 30人以上100人以下
C. 40人以上100人以下
D. 50人以上100人以下
19、事故是治理不佳的表现形式,而治理系统缺陷的存在也会直接阻碍到企业的()。

A.名誉
B.地位
C. 经济效益
D.声誉
20、事故调查内容:事故现场处理、搜集物证、()。

A.搜集事故材料
B.搜集事故证据
C. 搜集事故证明
D.搜集事故案例
21、利用()和(),记录事故现场全貌,既可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又可提供显示残骸和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

A.摄影、录像
B.照相、录像
C. 摄像、录像
D.临摹、摄影
22、“3E”对策指:()、治理和教育。

A.技术
B.技艺
C. 技能
D.科技
23、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操纵能量释放、防止能量积聚。

A.限制行为
B.限制能量
C. 释放能量
D.抑制能量
24、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体现,也是安全生产治理的最高境地。

A.基础
B.重要
C. 全然
D.差不多
25、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安全()、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

A. 本质教育
B. 措施教育
C.态度教育
D. 行为教育
26、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的人员。

A. 不易
B. 时常
C.经常
D. 容易
27、三级安全教育:厂级教育、()教育和班组教育
A.岗位
B. 工种
C.工段
D. 车间
28、“五新”作业安全教育是指凡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A. 新制品
B. 新科技C新技能 D. 新产品
29、离岗()年以上重新上岗的工人,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

A. 一
B. 半C两 D. 三
30、建设项目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A. 设计
B. 打算 C谋划 D. 规划
31、安全评价按照实施时期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A. 末期
B. 现状 C后期 D. 成果
32、按照卫生部2002年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类。

A. 十
B. 十五
C.二十
D. 三十
33、棉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A. 棉尘病
B. 职业性哮喘
C. 金属烟热
D.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34、保证尘肺患者能得到合适的安排,享受国家政策同意的应有待遇,对其应进行()能力鉴定,并妥善安置。

A. 生命
B. 恢复
C. 劳动
D. 生存
35、生产性毒物可经皮肤、呼吸道或()进入人体。

A. 眼睛
B. 食道
C. 呼吸器官
D. 消化道
36、对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A. 一年
B. 半年
C. 定期
D. 不定期
37、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A. 慢慢
B. 不能
C. 逐渐
D. 明显
38、急性听力损伤由射击、爆炸等造成,通常是()恢复的
A. 能够
B. 不能够
C. 不能
D. 可逆
39、听力爱护的器具要紧有两大类:一类是置放于耳道内的(),用于阻止声能进入;另一类是置于耳外的耳罩,限制声能通过外耳进入耳鼓、中耳和内耳。

A. 耳盖
B. 耳堵
C. 棉花
D. 耳塞
4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是确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符合()标准、()标准,准许生产经营单位配发和使用该劳动防护用品的凭证,由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

A. 国家、行业
B. 国家、地点
C. 行业、地点
D. 国家、专业
41、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除按期更换外,还应做到每次使用前做绝缘性能的检查和每()年做一次绝缘性能复测。

A. 三
B. 二
C. 一
D. 半
42、防毒面具面罩分()和(),应依照不同毒气环境选用相应型号、性能的滤毒罐(盒)。

A. 整风光罩、半面罩
B. 全面罩、半面罩
C. 整风光罩、部分面罩
D. 半面罩、部分面罩
43、呼吸也是生命的差不多体征,正常人每分钟呼吸()次。

A. 16~20
B. 10~20
C. 16~30
D. 10~30
44、()骨折指: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A. 开放性
B. 复合性
C. 不完全性
D. 闭合性
45、常用的搬运有()搬运和担架搬运两种。

A. 徒手
B. 支架
C. 机动车
D. 非机动车
46、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刺激的气体,是煤、天然气等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一种化学毒物。

A. 无色、无臭
B. 无色、有味
C. 有色、无味
D. 有色、有味
47、常用的天然气含甲烷()以上,常因火灾、事故中漏气、爆炸而中毒。

A. 90%
B. 95%
C. 85%
D. 80%
48、硫化氢为无色,具有臭鸡蛋味,属()级毒物,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A. 二
B. 三
C. 四
D.五
49、()以上地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 县级
B. 市级
C. 区级
D.省级
50、()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公共动员
B. 公众动员
C. 个体动员
D.群众动员
二、推断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