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分析练习题第一题(一)资料:2001年11月1日审计人员决定在决算日前对A公司先实施某些审计程序,包括对截至2001年10月31日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复函中有6个客户分别提出了以下意见:(1)本公司资料处理系统无法复核贵公司的对账单。
(2)所欠余额10000元已于2001年10月25日付讫。
(3)大体一致。
(4)经查贵公司10月28日的第25050号发票(金额为7500元)系目的地交货,本公司收货日期为12月5日,因此询证函所称10月31日欠贵公司账款之事与事实不符。
(5)本公司曾于9月份预付货款2500元,足以抵付对账单中所列两张发票的金额1500元。
(6)所购货物从未收到。
(二)要求:针对客户复函中提出的这些意见,审计人员应当采取何种步骤进行处理?分析:(1)此种情况下应采取替代程序,主要是审查客户订货单、购销合同、发票存根、货运文件、收款凭证等文件、资料,验证构成应收账款的销货交易是否确实发生。
(2)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时间差异造成的,审计人员应审查收款凭证,看货款是否收到及收到的日期。
如果货款函证日之前已收到,则可能是记账错误,即收到货款时贷记另一客户的明细账户,审计人员应审查账户记录并对贷记的账户进行函证。
(3)该客户的回答很不清楚。
审计人员应重新函证,请具体、准确的答复。
(4)此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客户在货物所有权尚未转移前就认定为销售实现。
审计人员应审查销货发票存根和有关部门的购销合同、协议。
(5)审计人员应查明预收货款是否确实收到并已入账,如查明确能抵付,应提请客户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6)审核货运文件等资料以查明货物是否确已运出。
如确已运出,应将货运文件影印件送请顾客重新查证;如确未运出,应提请客户做调账处理。
第二题(一)资料:审计人员正在对A公司的应付账款项目进行审计。
根据需要,决定对下列四个明细账户中的两个进行函证,见表11-1:表11-1(二)要求:(1)审计人员应选择哪两个公司进行函证,为什么?(2)如果上述四个公司均为A公司的购货人(债务人),上表后两项分别是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和本年度销货总额。
审计人员应选择哪两家公司进行函证,为什么?分析:(1)函证应付账款的对象应为乙、丁公司。
因为应付账款的函证目的不是要验证金额较大的账户余额,而是寻找未入账的负债。
因此,函证应付账款时,应选择那些年度有大量交易金额的账户,而不是在结账日当天有较大的余额的账户。
(2)应选择丙、丁两家公司作为应收账款的函证对象。
因为应收账函证的目的在于正式账户余额的真实性,防止资产的高估,所以常常选择年末余额较大的账户。
第三题(一)资料:A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为300000元审计人员于2003年2月对该企业进行审计。
发现以下情况:(1)“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尚有贷方余额5000元;(2)以前年度亏损已连续弥补四年,尚有60000元没有弥补;(3)投资收益包括国库券利息收入25000元,投资其他企业分回利润30000元(税前利润)已在被投资企业按15%税率交纳所得税;(4)2002年度营业外支出中,包括滞纳增值税被处罚的滞纳金和罚款18800元;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
(二)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各种会计处理是否得当?(2)计算2002年度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分析:(1)分析各种会计处理:①“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方余额应结转到营业外收入中,结转后无余额。
所做的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贷:营业外收入5000企业未做此分录,虚减利润5000元;②因距五年的弥补期限还有一年,因此,应将60000元未弥补亏损从利润总额中扣减后,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③会计处理没问题。
由于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国库券利息收入扣除;由被投资企业分回的利润,由于两企业税率不同,需补交所得税:30000×(33%-15%)=5400;④会计处理正确。
但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会计收益的基础上增加18800元;(2)2002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300000+500-60000-25000-30000+18800=208800(元)应纳所得税额=208800×33%+5100=74304(元)第四题资料:注册会计师李明在2006年3月对甲公司进行审计中,发现该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开始建造一条生产线,并于2005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为建造该生产线甲公司于2004年10月1日从银行取得了3年期、年利率为5%、按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借款1000万元,同日支付工程款500万元,2005年1月1日支付工程款500万元,甲公司将该笔借款发生的利息均记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要求:(1)指出甲公司在利息费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2)计算该笔借款费用中可予以资本化的金额。
(3)写出调整分录。
分析:(1)根据借款费用准则规定,该部分利息费用应予以资本化,而不应记入财务费用。
(2)资本化金额计算如下:500×5%×1/4+1000×5%=506.25(万元)(3)建议调整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506.25贷:财务费用506.25第五题:资料:审计人员对A公司2001年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当年公司向银行借入一笔长期贷款贷款合同规定:(1)公司以固定资产和存货为贷款担保;(2)公司债务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不得高于2 :1;(3)非经银行同意,公司不得派发股利;(4)自2002年7月1日起分期归还贷款。
要求:审计人员对上述借款项目进行审计应采用哪些审计程序。
分析:应采取的审计程序:(1)查阅该公司有关部门会议记录,查明借款是否经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批准;(2)取得该长期借款合同,核实合同的所有限制性条件;(3)复核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4)计算公司债务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查明其是否低于 2 :1(5)计算并重新分类长期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查实资产负债表对负债反映的适当性;(6)审阅资产负债表附注,查实对借款限制条款的披露;(7)询证管理部门,了解存货与固定资产有无充当其他担保(重复担保)的情况。
第六题:资料:注册会计师刘刚已于2006年3月10日完成对红光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现正在起草审计报告,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审计报告应于2006年3月25日提交,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刘刚发现存在以下几种主要情况:(1)2006年3月5日,法院最终裁定2005年2月红光股份有限公司被控告侵权,应赔偿佳华公司损失125万元;(2)红光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由2004年度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提高到5‰;(3)在2005年12月31日对红光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进行监盘时,发现数量短缺1000件,该产品单位成本870元,但红光股份有限公司未作调整;(4)红光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购置一台价值50万元的设备,已入账,当月由管理部门使用,但当年未提折旧。
该公司会计政策规定,该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1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要求:就以上四种情况分别提出披露或调整建议。
分析:答:对于第一、二两种情况刘刚应要求红光股份有限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信息披露,并说明红光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提高计提比例的理由;对于第三种情况,建议红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账务调整,即一方面冲减存货870000元,另一方面冲减2005年度的利润870000元;对于第四种情况,也建议红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账务调整,即一方面补提2005年下半年折旧4.5万元(50×0.9/5/2),另一方面冲减2005年度的利润4.5万元。
第七题:资料:A公司在2000年10月份与乙企业签订售合同,在该合同中规定;由企业支付给A公司货款及增值税共计549900元。
其中,2000年11月份预付219960元,12月份补付274950元,2001年1月份补付51990元。
由A公司向乙企业提供机床10台,其中2000年12月份6台,2001年1月份4台。
A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
上述业务发生后,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0年11月份预收款项时:借:银行存款219960贷:产品销售收入188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1960(2)2000年12月份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274950贷:产品销售收入23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35950(3)2001年1月份收到款项时:借:银行存款54990贷:产品销售收入47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7990要求:(1)说明审计方法;(2)指出存在问题;(3)提出处理意见。
分析:(1)审计方法:审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的规定,审阅与该项业务有关的“银行存款”、“产品销售收入”及“应交税金”等明细账户,抽查有关部门会计凭证,验算有关部门的销售收入与增值税额。
1)10台机床的销售总额=549900/(1+17%)=470000(元)2)2000年12月份的销售收入=6×(470000÷10)=282000(元)增值税额=282000×17%=47940(元)3)2001年1月份的销售收入=4×(470000÷10)=188000(元)增值税额=188000×17%=31960(元)(2)存在问题:1)2000年11月份虽然预售款219960元,但该月份并未发货,因此预收款应记入“预收账款”账户,不应记入“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和“应交税金”账户。
2)2000年12月份发货6台,应结转销售收入282000元,增值税额47940元,实际少转产品销售收入47000元及增值税额7990元。
3)2001年1月份销售4台,应结转产品销售收入188000元,增值税额31960元,实际少转产品销售收入141000元及增值税额23970元。
(3)审计意见:1)应将2000年多记的产品销售收入141000元=(219960+274950)/(1+17%)-282000和增值税额23970元(141000×17%)予以调整,调账分录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1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额23970贷:预收账款164970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653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653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447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4470借:盈余公积14170.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4170.52)应将2001年1月份少记的产品销售收入141000元(=188000-47000)和增值税额23970元,予以补记,调账分路如下:借:预收账款164970贷:产品销售收入141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23970第八题:资料:(1)无形资产甲:账面余额10万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为零。